請教...閃燈使用的概念!!!


roachc wrote:
不是概念,是公式:G...(恕刪)


你說的公式我知道......

問題是.....

即使了解公式....

實際使用時....

在M手動出力值.....

1/4、1/8......所代表的EV? GN?

小弟認為....

所謂"會了" 是要每張都有把握打光自然.....

並不是張張試、張張亂槍打鳥...

雖然數位很方便可以這樣玩....

但對會真正了解.....

還有很大一節是茫茫然的!
effo wrote:
如果我沒搞錯樓主的問題("級"的定義), EV差值會是固定的喔
例如 閃燈 [1/2 出力] 跟 [1/4 出力] EV 就是差 1

謝謝指正 我看錯了...



秋水小弟 wrote:
對~小弟想弄懂的就是...(恕刪)

這沒有絕對的公式 是要補多還是補少 會因拍照的人 搞光影 藝術創作 bababa等
建議是先拍 也許就不會有這些衍生出來的問題
秋水兄, mine406 兄

我說錯了!!!對不起希望沒誤導您們, 請參考我家的紅字

(還好秋水兄有回信, 否則我還真沒發現我亂回....我把GN跟EV弄混囉)
秋水小弟 wrote:
你說的公式我知道
問題是.....
即使了解公式....
實際使用時....
在M手動出力值.....
1/4、1/8......所代表的EV? GN?

光看最後一句......真的知道嗎?
EV 要 討論快門因素,
GN 通常 不考慮快門,
除非 FP,
其實 FP 僅是以頻閃來解決快門太快的問題,
基本上也是 不考慮快門。
這些您都知道嗎?

秋水小弟 wrote:
小弟認為....
所謂"會了" 是要每張都有把握打光自然..........(恕刪)

那您最需要的,
不是來這邊問這些零碎的經驗談,
而是紮紮實實的看書、試驗、搞懂 EV & GN

『每張都有把握打光自然』......咳~咳~頂尖攝影師都沒這種把握

秋水小弟 wrote:
並不是張張試、張張亂槍打鳥.......(恕刪)

亂槍打鳥』這個用詞有待商榷

根本不懂基本原理而亂拍才叫『亂槍打鳥
一面學原理一面實地測試則叫「實驗求證」

大師級的攝影師,
沒人是單靠看書及問人就能成為大師的
秋水小弟 wrote:
1/4、1/8......所代表的EV? GN?

因為我也是新手,所以我大概知道你的意思

你是想M模式下,背景跟主體的曝光差距,想用閃燈補光,卻不知道要怎麼調出力才能照度不足的缺口,而相機本身是用EV在算補償,而閃燈出力卻是用GN,所以想問一下到底有沒有什麼換算的方式,讓你順利去計算大概需要的出力

其實兩個單位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加上變數也不同,基本上很難做得到所謂的換算

EV=光圈+快門速度
GN=光圈X閃燈與主體距離(ISO/100下)

而討論到測光後的曝光差距,其EV又跟傳統EV值的定義不同,只是一個一級光圈的數值,但看法仍可從光圈或快門互為補償的方式來看待

一般閃燈的最高出力各有不同,而這出力會不會剛好符合EV就是兩說

以主體來說,一般用GN值來算是這樣看的
比如使用GN36的閃燈,若主體離閃燈4公尺,使用ISO/100感光度下能打到主體的適合光圈就是f/8~f/9.5,當然如果ISO調為400,GN36的閃燈發出的效果跟GN72差不多,這時同樣距離的閃燈適合的光圈就可以縮到F/16~F/19之間

加上閃燈可以調焦,不同焦段聚光照射的出力值也會不同,這已經複雜化了,省略不談

而你想像的幾格補償的問題,只能說閃燈M模式的出力1/4、1/8......剛好符合均方根的數列(2的開根號),跟加減EV的效果差不多,但那閃燈出力就真的跟EV補償等值嗎,前面說過每一台相機最高出力不一樣,60GN的1/2變成1/4,跟36GN的1/2變成1/4,打出來的光是絕對不一樣的,所以沒法如此換算

因為還是新手,了解也只到目前這樣,正在繼續努力深入中,若有錯誤,望各位前輩也給小弟提點


有多位前輩提點,紅字部分維修正處
重機喜好者

就是那個光 wrote:
因為我也是新手,所以...(恕刪)


不是不是, 您相信我, 是您把東西混在一起, 把它搞複雜了

[複雜]應該是用在構圖佈光思考新的拍攝可能上, 不是在原理上打傳

真的需要懂原理只有一個, (國中物理)---->
光源強度(ex閃燈出力, 單位流明或簡化地理解成GN也OK)固定下, 物體被照亮的程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

不要想的太複雜, 目前只有四個因素您需要知道
(a)閃燈出力
(b)光圈
(c)快門
(d)ISO
建議 ISO 先固定, (a)(b)(c)三變數, 先任意固定兩個, 另一個以1/2, 1/2 ....(一級一級)調整

拍拍看, 您一個小時就搞懂了

(先把EV/GN 逐出腦海, 然後全部手動, 因為一但有任何因素自動, 你很難知道相機閃燈做了什麼判斷與決定, 徒增麻煩)


不對不對!!!GN vs. EV連換算的念頭都是錯的
好比[重量]跟[加速度]........本質是八竿子打不在一起的

或許 同樣[馬力][阻力][路況][操控]的車子, 重量越重加速度越差..但那不是本質
是加入更多更多因素條件才能成立的式子...




effo wrote:
不是不是, 您相信我, 是您把東西混在一起, 把它搞複雜了

[複雜]應該是用在構圖佈光思考新的拍攝可能上, 不是在原理上打傳

真的需要懂原理只有一個, (國中物理)---->
光源強度(ex閃燈出力, 單位流明或簡化地理解成GN也OK)固定下, 物體被照亮的程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

不要想的太複雜, 目前只有四個因素您需要知道
(a)閃燈出力
(b)光圈
(c)快門
(d)ISO
建議 ISO 先固定, (a)(b)(c)三變數, 先任意固定兩個, 另一個以1/2, 1/2 ....(一級一級)調整

拍拍看, 您一個小時就搞懂了

(先把EV/GN 逐出腦海, 然後全部手動, 因為一但有任何因素自動, 你很難知道相機閃燈做了什麼判斷與決定, 徒增麻煩)


我懂您的意思,我在上面的全文沒有任何提到可以換算的可能

就算一級一級改變,GN的逐級調整跟EV的+-,都是依照均方根(2的開根號)(這也是物體被照亮的程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變化幅度雷同,但依然沒法換算

樓主已經深化了EV的概念,光圈快門跟ISO之類的知識,自然會把閃燈也照相機的模式推論,我只是提供不管怎樣想類同,原理上也還是無法換算的,本身GN跟EV講的就是不同的東西

還是說這樣的原理解釋仍有根本上的問題???
重機喜好者
我常常打燈....幾乎最後都是用經驗再校正

這些我根本都看不懂啊~~

更何況打光自然,不是用距離跟出力就可以營造的出來

在戶外打燈,隨時都要面對大自然的變化

不是用這樣公式這麼一版一眼的

當然拉 有這樣基礎是很好啦

不過不是絕對
http://whenwhere.pixnet.net/blog 歡迎來我的部落格參觀喔

就是那個光 wrote:
我懂您的意思,我在上...(恕刪)


純討論 (非常可能小弟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大謬) 希望大家集思指正
我之所以不建議鑽在其中, 因為很容易造成您現在的情形, 從您上一篇的發文來看, 您是有時做比對, 得到您認為對的結論(因為符合結果,對吧?) 但是禁不起用原始定義與數理換算推敲, 問題在哪裡哪?就是因為有些[物理量]的定義搞混了. 我說明如下 (藍色是小弟加註)

比如使用GN36的閃燈,若主體離閃燈4公尺,使用ISO/100感光度下能打到主體的適合光圈就是f/8~f/9.5,當然如果ISO調為400,GN36的閃燈發出的效果跟GN72差不多,這時同樣距離的閃燈適合的光圈就可以縮到F/16~F/19之間
思路,實際結果都對, 但[GN36的閃燈發出的效果跟GN72差不多]這句話是錯的,因為當ISO調到400, "GN"就是變成72, 因為"GN"的單位定義就已經包含ISO因素, GN的意義就是讓任何人只要知道GN多少, 除以距離,就得到您該用的光圈值------有點像我們說[國民所得]已經是總值除以人口, 不會因為大國人多就要變多


而你想像的幾格補償的問題,只能說閃燈M模式的出力1/4、1/8......剛好符合均方根的數列(2的開根號),跟加減EV的效果差不多,但那閃燈出力就真的跟EV補償等值嗎,前面說過每一台相機最高出力不一樣,60GN的1/2變成1/4,跟36GN的1/2變成1/4,打出來的光是絕對不一樣的,所以沒法如此換算

的確每台閃燈(內接外閃都好),最大出力GN不同, 但是每手調高一格+搭配上EV(曝光組合值)調低一格--->其結果應該要完全一樣
一個小內閃GN12, 它的全出力跟1/4出力(GN12 vs. 3),差是兩格; 一個大閃燈GN60, 它的全出力跟1/4出力(GN60 vs. 15),也差是兩格, 您說的敘述[60GN的1/2變成1/4,跟36GN的1/2變成1/4,打出來的光是絕對不一樣的,所以沒法如此換算]沒錯, 但問者是想知道這裡出力調1/2, 曝光組合是否也要增一格 --->答案是YES, 您的說法容易讓問者更混淆失去標準


.........................................................
我承認我有點咬文嚼字,像在挑語病, 那是因為本文一開始就是以希望釐清名詞與應用來開啟的問答
其實我是又懶又馬虎的人....只是對不懂得事物都有好奇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