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有哪些機種可拍正片模式?

Bono0510 wrote:
各位大大.小弟是新手...(恕刪)


數位相機所謂的正片模式只是個晃子
以D200來說,它的鮮艷和更鮮艷模式就是所謂的正片模式.
而且這些都是可以用後製軟體做出來的.
另外,早期有玩過底片機的朋友,以前討論的話題不外乎是用哪一牌哪一型的底片拍出來的正片色如何之類的.
以我冰箱裡那盒Kodak E100 VS(Vivid Saturation)正片,這個型號的底片在當時就是以鮮艷著名的.
也就算是同一家公司出的底片,也有不同的鮮艷模式的片子.
我只能說,Fuji用比較白話(或唬人)一點的方式來詮釋他的這個模式.
今天數位相機方便在可以隨時依需求變換各種所謂廠商預設好的模式(有些機子也可以自訂)
差別也在於每家(預載)調出來的飽和度,銳利度...等等參數的不同.
最方便是還可以隨時變換ISO值.這讓數位相機可以應付的狀況越來越多,越輕鬆.
常常O家的用戶都說他們拍出來的照飽和度有多好多好,其實這些只要是高階一點可以自訂模式的相機都做得出來.
只是一個是廠商配好的,速食品,一種是你自己當廚師想怎麼加料就自己加.
後製軟體也是一樣的.
以上,謹供參考,歡迎指教.
謝謝~

ps:以上先排除掉鏡頭所造成的影響,純粹就相機本身來討論.
Welcom to my blog http://www.a-n.tw
感謝各位大大的指教.小弟因為沒有使用過DSLR.之前看過討論串曾討論D200與S5POR的比較.其中便有人認為
D200若要將色彩拉成正片般鮮豔的話.顏色會很假.不過因為我也未過用.再加上S5POR的價位又是那麼的高不可攀
所以想知道若用其他機種.在操作和畫質上也能有同樣水準的機子.盼各位大大多多教導.謝謝.
Bono0510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指教....(恕刪)


其實數位相機再怎麼做,色彩的寬容度始終無法超越底片機.
實在不必花太多錢在機身上,不如把預算花在鏡頭上.
功能只要夠自己用就好了.您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最後的PS2,裡面有專業攝影師的見解.
至於人家怎麼說那是人家,相機是自己要用的.
以D200來說,有鮮艷及更鮮艷模式,一般用到鮮艷模式就有我以前拍底片正片的那種效果了.
但是數位相機始終叫數位相機,數位的東西玩電腦的朋友應該知道,就只認得0與1
而0.5對數位來說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還有一點,其實不必一定要追到千萬畫素的機子,為什麼呢?
先想想自己拍完都會做什麼用途?會沖成A3size的海報嗎?大多都是在網路上流通比較多吧?
其實趁廠商都在推千萬畫素機時,入手六,八百萬的機子才是聰明之舉.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淺見,您可以參考一下.
至於D200假不假,其實我也可以用D200標準模式拍一拍,只要曝光準確,細節清楚,回家用後製軟體想怎麼橋就怎麼橋.
以下就是用D200鮮艷(正片)模式拍的:您可以參考一下假不假~我真的覺得鏡頭影響成相才是重點.
















您看得出假在哪裡嗎??
Welcom to my blog http://www.a-n.tw
Bono0510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指教....(恕刪)


當然,以後製至上論而言
再加上經濟成本考量
那其實買D70甚至D100就夠了
流浪貓的攝影日記 http://www.wretch.cc/blog/gsmboy 踢爆常業攝影詐騙犯行累積7起
正片掃數位檔後都不一定比數位機直接拍來得好
要正片效果就拍正片,配合燈箱和loupe更好

www.flickr.com/photos/jk251
jk251 wrote:
正片掃數位檔後都不一...(恕刪)


jk251兄所言甚是
因為正片掃成數位檔後,同樣又變成數位檔的01010101010了
中間的細節自然也就沒了.
各有優缺,但我想現在還會用正片拍的朋友,只要用專業掃片機掃出來,放在網路上也多是觀摩用的.
真正的用途大多沖成大照片或是商業用途吧~
Welcom to my blog http://www.a-n.tw
nikonsky wrote:
jk251兄所言甚是...(恕刪)


正片掃出來不見得就會比數位拍的來得好,主要是看用途,現在多數人以為拍拍照片放上網路看很漂亮就好,但拍傳統正片的大多是商業攝影比較多,比如他要拿去當雜誌印刷或大尺寸海報印刷,拍正片再拿去分色CMYK,還是有他用處。
nikonsky wrote:
而0.5對數位來說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哪會不存在,
浮點運算聽過吧?
0.05 都存在.
nikonsky wrote:
其實數位相機再怎麼做...(恕刪)

你拍的照片很漂亮.尤其是第3及第5張.請問是用什麼鏡頭.另外若不是D200.其他機子也能有這麼鮮豔的表現
Cudacke Dees wrote:
哪會不存在,浮點運算...(恕刪)

0.5的確不存在
儲存位元只有0跟1
所以才會有類比轉數位的失真啊

而且浮點數的0.5本來就不是真正的0.5
IEEE 754裡面的定義有寫的很清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