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jehau wrote:我提供的這個方法,
增加推算的不方便~~...(恕刪)
不必計算機
只要記住光圈值的級數變化(A-1.),
以及會扳手指頭就行!
----------------------------------
長曝測光的簡易換算方法:
A.基本常識:
1.
光圈:1.0, 1.4, 2.0, 2.8, 4.0, 5.6, 8.0, 11, 16, 22, 32...etc
由左往右,光圈縮小,每右移一格 -1,左移則 +1
PS:
這個光圈值的級數變化表不必強記,
只要記得相鄰的兩個差 1.4倍(往右)or 0.7倍(往左),
中間隔一個的則恰好是 2.0倍(往右)or 0.5倍(往左),
數值的小誤差(5.6 的兩倍為 11.0)為自古以來的習慣性用法。
2.
ISO: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etc
由左往右,感光度增加,每右移一格 +1,左移則 -1
3.
快門:1/8000,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4, 1/32, 1/16, 1/8, 1/4, 1/2,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etc
由左往右,曝光時間增加,每右移一格 +1,左移則 -1
B.先用相機測光作參考值:
1.
相機先設定為光圈先決模式
2.
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
3.
使用相機的最高 ISO
4.
用以上方法先對現場環境測光,
測得初始快門值
可以試拍一兩張並修正之。
C.換算:
1.
用B.步驟相機測光測得的光圈、ISO、快門為初始值(參考值)
2.
使用者想要使用的光圈及 ISO 值決定好
3.
先比較『相機測光測得的光圈』及『使用者想要用的光圈』,
應加減幾格?(通常是減,右移,光圈縮小求景深及畫質)
4.
再比較『相機測光時使用的 ISO』及『使用者想要用的 ISO』,
應加減幾格?(通常是減,左移,ISO 降低求畫質)
5.
換算『相機測光測得的快門』及『使用者需要調整的快門』,
應加減幾格?(通常是加,右移,增加曝光時間)
6.
讓 3. 4. 5. 三者的格數加減到最後變成 0 即可,
這個步驟可以用扳手指頭的方式求得。
7.
視現場情況及自己需要,作快門值(秒數)的曝光補償。
舉例:
相機先用 ISO 1600 及 F2.8 測光,測得快門為 4秒......測光初始值
實際拍照時的,想要設定成 光圈 F8.0,ISO 100,
根據 A.1.
光圈 2.8→4.0→5.6→8.0
右移三個箭號 = 右移 3格 = -3,
根據 A.2.
ISO 100←200←400←800←1600
左移四個箭號 = 左移 4格 = -4,
根據 A.3. 及 C.6.
快門必須右移 7格 +7 才能抵銷光圈(-3)及 ISO(-4)的總格數加減值,
原始快門從 4秒右移7個箭號 = 右移 7格 = +7
4→8→16→32→64→128→256→512
則快門應調整為 512秒 or 8分32秒,
自己再酌量加減快門秒數(等同於曝光補償)即可。
roachc wrote:
我提供的這個方法,
...(恕刪)
Kingjehau 前輩!
請教不敢當, 我只是一個喜歡拍照又拍得普普的晚輩,只是我想您似乎看別人打的回覆文似乎是看一半,就回覆了,會這麼說....抱歉 冒犯了! 但 我相信 也不認為會有人拍風景用 ISO25600 又縮小光圈來測光,除非是極端特殊地點或是需求才會這麼做,雖然是這麼說,但我還想不到哪種環境和題材會這麼用。
還請您看清楚~我有說:
有時要做低ISO的長曝! 此時就需要高ISO 的試拍,不過“只是為了先構圖”好,再正式拍!!
我重頭到尾可沒說我要用 高ISO 來測光。 我只是提醒樓主 高ISO 可以怎麼用,可能您會錯意了,我想表達的說法跟您的經驗,似乎有點不同,如有錯誤,也請多多指正與指教。
如果您在摸黑沒光源的環境下是邊測光邊構圖,那真的好厲害! 我反要跟您請教,您是怎麼做的呢?!
kingjehau wrote:
好奇請教一下
您摸黑...(恕刪)
宅男乙 wrote:
長曝的測光拍, 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