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拍久了,根本不會想這麼多,
什麼時候會用什麼工具,甚至用後製把過曝或過暗的地方拉回「正常值」,
在拍的時候腦海就已經浮現出最適合解了。
黑卡是真的很好用,演變出來的雙黑卡、花式黑卡、縫卡,也都好用,
但其實就一個工具而已咩。

會想這麼多的人,根據我的觀察,
都是某一學會、某一團體,言論無法跳出他們的「團體窠臼」,
想法會近似於信仰這樣的深信不疑,
才會去想那麼多,或者下意識看別人用了不符合「自己常識」的做法,
就覺得對方「變鬼變怪」。

另外一種就是直接攻頂的人,由於從沒玩過中低階機種,
不知道別人的問題點所在,
或者別人為什麼那麼努力用各種工具跟工序去處理問題點,
造成他們自認為他們的作法才是對的,
而忽略了中低階機種的人的難處。
(例如拍人像散不夠散,或者要退好幾步去營造散景;或者寬容度比不上,高ISO比不上之類的問題)

其實不管有沒有黑卡,有一天要是拿出作品讓你盲猜,也不一定猜的到;
就像絕不後製的人,只要看到別人的作品超好就罵一定是後製,結果只是人家功力比他高(或者機器比他好);
因此國外的言論說台灣的黑卡不好?你不說他能知道嗎?
台灣說國外很多作品都是後製出來的,難道國外的技術就比較差嗎?
(何況沒後製過的人,根本就看不懂人家哪邊有後製或沒後製)
其實真的就是其實.......想太多了,或者就是拍太少了。

不過有時候我覺得,針對這些話題多下點工夫也不錯,
因為有時候攝友們大家一起等景真的無聊,大家一起LDS一下倒也不錯,
而且這種議題大家永遠講不完獎不膩

and512 wrote:
但是並不是鼓吹一開始拍景就從刷搖卡及玩顏色著手,先拍出如眼睛所見的真,再知道相機與人眼對明暗共存的寬容度的不同(高動態範圍),再玩,會更有樂趣的。
...(恕刪)


這句話怪怪的
就因為相機與人眼對高反差的演繹不同
為了讓拍出來的結果較接近人眼看到的
才會出現黑卡來彌補不是嗎?
那在高反差的狀態下
"並不是鼓吹一開始拍景就從刷搖卡及玩顏色著手"怎麼達到"先拍出如眼睛所見的真"呢
其實晚輩覺得常常看到很多爭論搖不搖卡
後不後製的辯論文
都覺得好累
作為一個專業攝影師
呈現給客戶最美的影像
不就是最後合理的結果嗎?客戶會要求你不准後製或非得後製不可嗎?
再說到業餘攝影師或攝影狂熱者
無論用何種方式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影像結果
快樂與成就感才是我們追逐的不是嗎?
因於外界的眼光而限制了自己得到快樂的方法與途徑
不是很痛苦嗎?
無論是透過何種方式
終究是要給予我們在攝影的路途上能夠盡情的享受鏡頭背後帶來的快樂
這樣就好
要顧慮搖不搖卡或旁人怎麼看壓力也太大了吧=.="
小弟個人的黑卡縫卡只有學習攝影初期用過
後來幾乎都不用了
因為慢慢地找到能讓自己在攝影中得到快樂的方法
搖卡於是就變成看心情了
而搖得好不好~WHO CARE?
好好欣賞攝影沿途的美景並留下紀錄
就好了,不是嗎?

淺見,冒犯前輩勿怪
"黑卡"和"閃燈"是一體兩面.閃燈是補足光源,黑卡是減量光源,基本上都是人為前製手段去改變光源.手段高的,處理到不著痕跡;手段拙劣的,就是看起來很不自然.

要不要用黑卡,其實就是看您想怎麼去用相機而已,根本不用去管別人怎麼想.有的人就只想用手機拍照,連黑卡都不想知道.

我倒是覺得台灣人如果去設計個"自動搖黑卡機"結合減光鏡,設定調好後快門一按就好,搞不好就變成和閃燈一樣普遍.
要控光的方法有很多,黑卡是一種,現在流行的縫卡也是一種,
3,4格以內的漸層鏡當然是好選擇,以前的暗房技巧和現在的電腦後製,
只要能達到目的的都是好方法,沒什麼叫旁門左道...

再者,凡是以JPG呈現的都是後製,別在自誇什麼直出了
and512 wrote:
黑卡是台灣人發明的...(恕刪)

你想太多了...

想玩什麼, 就好好去玩, 好好體驗其中的樂趣..

個人的樂趣, 沒必要在乎別人說什麼.


要看, 嘛愛看一些 有助於 解決作業 上的問題 的 技巧, 理論, 工具 什麼

至於 那些 東家長、西家短, 斥各派的是非 的 評論, 少看, 因為沒意義.. 徒增瞋恨心, 樹立更多的敵人 而已. 真正係 潦時、潦工、 又擱未賺錢!
and512 wrote:
外國人說刷黑卡是旁門左道,所以國際大賽討厭刷卡作品。

目前還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

小弟去國外拍照時
其他國家的攝影師都會對 搖黑卡這件事 感到讚嘆 (刻意玩給他們看的,現在都用HDR了)
覺得台灣攝影師怎麼有這麼聰明的想法
甚至會現場就邊學邊玩起來的

黑卡不是不好,對業餘玩家而言 ~
好玩又可以得到作品,成就感很大
但對職業攝影師而言,黑卡是不穩定、不成熟的東西
畢竟你無法搖出第二張一模一樣的黑卡作品
職業的拍照,很在乎可重現性

除此之外,黑卡沒有什麼不好啊

我的FB頁面 : https://www.facebook.com/vaderchen

PeterKung wrote:

再者,凡是以JPG呈現的都是後製,別在自誇什麼直出了



相機調控直出算前製吧!就跟黑卡 濾鏡 閃燈...一樣是前製作業,前製弄好是真的比後製難一些
最近看到這篇文章
覺得他的觀點很有趣
分享給各位...

搖黑卡即擺拍的一種合成照,沒有可驕傲的


不過我不贊同這種說法
像樓上有大大說的
搖黑卡就是控光的技術
因為攝影就是在玩光影的變化不是嗎?

而所謂合成係指拍好照片經過機身或電腦以疊圖等方式去增加或減少原始畫面的元素
小弟認為~

攝影上各種的技法,不論是黑卡、濾鏡、後製...等等,都是為了能拍出自己心中想要的畫面~

並沒有對錯或是正不正統的分別~

每個人學習攝影目的本來就不一樣,像我個人拍照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記錄真實的世界~

除非你不是為了自己而拍照,譬如要參加比賽,就必須照著比賽規則走;商業攝影,就必須照著客戶的喜好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