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相同焦距及相同攝影距離下,為什麼放大倍率會不一樣?

deflash wrote:
了解我當初一直看不...(恕刪)

什麼怪設計都有

老蛙 LAOWA 24mm f/14 Replay 2x 微距鏡頭



deflash wrote:
了解我當初一直看不...(恕刪)


跟鏡身長度沒關係,原因就是前面有人講到的呼吸效應

鏡頭之所以要標示放大倍率也就是因為只看焦距跟最近對焦距離無法直接得到放大率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跟鏡身長度沒關係,原...(恕刪)

了解,感恩回覆
這個呼吸效應真是令人覺得頭大啊...
有些鏡頭明明該放大率更高就是偏偏很低...搞得跟焦段縮水的感覺一樣XD
ttttt0049 wrote:
新鏡皇的放大倍率只有0.21,比一代的0.29要低許多,
但一代鏡與二代鏡的最短對焦距離都是38公分,焦距也都是70mm,
為什麼放大倍率會差那麼多呢?
最短對焦距離
是從「被攝物」算到「感光元件」(就是 #4 樓提的做記號處)
等於『物距加像距』
放大倍率則是『像距/物距』
雖然『物距加像距』都相同
但是不同的『物距+像距』組合
就會有不同的放大倍率出現

跟鏡頭長短無關!

跟呼吸效應似乎關係不大?

呼吸效應是指「同一支鏡頭」在對焦(轉動對焦環)時
產生的輕微改變焦距(焦點偏移)的現象
導致相對的 物距 & 像距 的些微改變,
連定焦鏡都有這種現象

既然都已經轉到最短對焦距離的位置(對焦環位置固定)了
鏡頭內部還會呼吸(視角改變)嗎?

沒研究不清楚......有請樓上大師開釋。
roachc wrote:
最短對焦距離
是從「被攝物」算到「感光元件」(就是 #4 樓提的做記號處)
等於『物距加像距』
放大倍率則是『像距/物距』
雖然『物距加像距』都相同
但是不同的『物距+像距』組合
就會有不同的放大倍率出現茶

跟鏡頭長短無關!

跟呼吸效應似乎關係不大?

呼吸效應是指「同一支鏡頭」在對焦(轉動對焦環)時
產生的輕微改變焦距(焦點偏移)的現象
導致相對的 物距 & 像距 的些微改變,
連定焦鏡都有這種現象

既然都已經轉到最短對焦距離的位置(對焦環位置固定)了
鏡頭內部還會呼吸(視角改變)嗎?

沒研究不清楚......有請樓上大師開釋。

r大真是小弟肚裡的蛔蟲
小弟想問的r大一次都問完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roachc wrote:
最短對焦距離是從「...(恕刪)


呼吸效應是指在不同對焦距離下的視角產生改變
而鏡頭的焦距標示是無限遠的數據,若有呼吸效應,則在最近對焦距離下的焦距就不一樣
拿最近對焦距離和無限遠的焦距來推算放大率當然會有誤差

簡單舉例,A鏡頭的焦距在無限遠是50mm,但在最近對焦距離的焦距是60mm
而B鏡頭則分別是50mm跟45mm
就算兩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一樣,放大率也會有明顯差別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不用想的太複雜

鏡頭是一群鏡片的組合, 假設在對焦無限遠時"組合"的效果是等於 24mm

當我們轉動對焦環對焦近處, 當中一定有一些鏡片前後移動了, 那整個鏡頭"組合"的效果就不會是 24mm

成相大小(視角)也會變化,

Horology wrote:
呼吸效應是指在不同對...(恕刪)

effo wrote:
不用想的太複雜
鏡頭...(恕刪)

了解~這下看的比較清楚了
不過這樣真的儼然有最近對焦時焦段縮水或是擴張的效應了XD
就如我所說的

你把鏡頭設成手動

對著你前面的東西, 然後轉動焦環 (不要管清不清晰), 東西是會變大變小的啊! 一目了然沒甚麼好說的啊!

.......................................
還有, 例如我們知道18-200 這種高倍率變焦(鏡片多)最近對焦距離又短的, [縮水]就超明顯
說縮水也不盡公允, 因為標的 200mm,他就是定義在無限遠時啊

roachc wrote:
最短對焦距離
是從「...(恕刪)


感謝各位大大的討論與說明,目前看起來應該是物距+像距的問題!?
有多學到一些東西,感激不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