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覺得搖黑卡算是落後的技術嗎?

你不知道有些人攝影比賽都會善用機身內建功能吧?

hohoalien wrote:
還記得10年前在緬...(恕刪)

漸層鏡只能對應較單純的地形
還是有其限制
在那個年代裡
搖黑卡不只用在拍照上
某些情況下洗照放像也一樣會晃幾下
只是
現在hdr的出現
搖黑卡已經漸漸較少人用了
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玩耶…
著名景點一堆人牆…


現在的數位相機太自動,
hdr、動態範圍、拍raw回去修圖都方便,

但是如果光是在那邊對著太陽猛按快門,
其他都相機處理的話,
那不是很無聊的一件事嗎…?
而且拍出來的影像幾乎都很死板沒有什麼變化,
不太好玩…

搖搖黑卡就有趣許多了,
因為每按一次快門都是一種挑戰,
有時成功有時失算有時手殘壞事…
不確定因素比較多,
這樣人就會比較專注一點,
腦子也會活動和思考,
這樣把他當成是一種樂趣不是也很好玩嗎,


可是我個人是不喜歡在那邊曬太陽,
所以…
既然都會後製,那何必鏡頭一直換?
chienky wrote: 搖黑卡好像是台灣人獨創的,只有台灣人在玩!!以前還自豪是台灣之光!!...(恕刪)
那是某記者硬掰日本的有一群攝影愛好者不懂這技巧的片面報導, 還台灣之光咧..XD~

"搖黑卡".. 我查過也請教過國外論壇的拍照老手(他也拍過電影)。 經由我解釋, 那位爺爺級的拍照愛好者恍然大悟回應我, 那叫作: Dodge and Burn (Google 蒐找一大沱)。若有誤, 請指正..

話說回來, 搖黑卡數位後製GND濾鏡, 各有各的成功率 / 便利 / 靈活 / 彈性, 誰也無法取而代之。 善用就好, 哪來落伍 ?!

for e.g. 日出大景時, 太陽光源與暗黑地景的 EV反差值那麼大, 現有的數位感光元件能耐, 單張拍照僅只用數位後製能含括那麼寬的亮度範圍 ?? 如果可以~ 亮出幾張成相讓大伙瞧瞧也挺好的..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有時候我都笑稱,黑卡在台灣的攝影界算是一門傳統技藝吧XD

有些族群照片成果不是重點,而是在體驗這門技藝帶來的成就感....

過時嗎? 是吧,現在中階的相機DR都很高,即使單張不行,包圍三張RAW檔,9成的場景免搖黑卡都能吃下來。

但如果從技藝角度來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玩的開心就好。
splendors wrote:
那是某記者硬掰日本的有一群攝影愛好者不懂這技巧的片面報導, 還台灣之光咧..XD~...(恕刪)

同意你
別再以訛傳訛

lights0910 wrote:
既然都會後製,那何...(恕刪)


後製跟換鏡頭有直接關係......?
摇黑卡是前期技术
Dodging and burning是胶片时代暗房里的后期技术,胶片放大到相纸的时候分区曝光
对应到现代就是lightroom里的径向滤镜、渐变滤镜、调整画笔



至于“禁止后期的摄影比赛",连玛格南大师们都是没资格参与的,不知是为谁而办?
以前也是狂搖

現在幾乎是靠相機寬容度跟後製

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作品

但黑卡的原理還是值得學習

不過不要亂搖

看過順光在搖黑卡的

這就是有點在鬧笑話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