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底片拍出來的效果會是這樣

AllenTang兄:
小弟擅自些了一下您提供的圖,請見諒
拉了曲線之後發現效果還不錯
所以我覺得可能店家掃的問題比較大

順序和您貼的一樣
第一張應該真的是曝光不足,店家拉過頭了


第二張,不錯啊


第三張


拿著您的底片去其他店家掃掃看吧
我是Hiroyuki
可能你對底片的表現期待太高了,才會失望,底片是沒有感光原件在高ISO時所產生的熱雜訊,但是它有色粒子的問題,ISO越高,粒子越粗,還有跟DSLR一樣,在曝光不足時,硬拉曲線,在DSLR上是雜訊更明顯,在底片上是色粒子變粗及明顯,其實以純淨度來說,DSLR在某些狀況下是比較好,所以不是用底片就沒有粗點點,也是會有的!曝光不好會比DSLR更嚴重!
既然要長時間曝光
有架腳架
那就不要用400度的負片
這種場合要有好畫質應該至少用100度甚至是50度的正片
(負片的寬容度比較好,不過畫質個人覺得so so)
曝光時間再拉長~
至於曝光時間,弄個曝光表來再參考一下吧
不過事先還是應該先在家裡面試試看~
畢竟底片不比數位~
一般看底片的成果, 只要是出現粒子很粗大多是曝光不足, 前幾樓的大大都說過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 自動沖洗的藥水沒有常換, 當然一般都會設定沖洗多少數量才換, 你可能遇到沖洗的最後幾卷...另外有些人會做正片負沖等.... 這也會照成機器裡的藥水品質變化, 所以不是所有的相片行都會幫人這樣沖洗底片...但你可能會遇到, 可是老闆不會說....

我不是很懂, 不過我的老外室友在大學是學這一方面的, 他都是自己洗, 可以確保底片不被洗壞, 再來是掃瞄的問題, 他自己也是受不了相片行的不良掃瞄, 自己花了幾萬元去買掃瞄器.

現在數位攝影當道, 很多人去洗底片, 照片都是噴墨的不是顯影的, 我想照片的粒子也可能因此比較明顯....

外行人的看法, 有錯請指正...
我是送到台北八德路爵士沖洗的
這間是我從網路上查到
大家認為還不錯的店

還有其他店家推薦嗎
我想送給其他家底掃看看

感謝!hiroyuki2243
你調整過後
真的好很多耶
AllenTang3434 wrote:
今年2月底去了一趟阿...(恕刪)


化學感光材在長時間曝光下
所產生的影像濃度(片基厚薄)是非正比的
你可以參考紙盒內的說明,應該有寫名其可用曝光時間(例如1秒~1/10000秒)
如果超出範圍,需取得技術資料重新計算
樓主的確是曝光不足,原因是對所使用的感光材不了解。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樓上正解
附上PRO 400H的官方資料
他其實連曝光超過十六秒都不在原廠建議中
如果樓主照D40的測光表拍的話應該至少曝光少一格以上

拍攝的時候有把相反則不軌考慮進去嗎??明顯的曝光不足
看來底片的學問,真是遠大於數位時代的DSLR
要考慮的真是很多
難怪會抵擋不住數位的潮流
雖然DSLR也有許多學問
但相對於SLR,感覺友善多了

想要進入底片的世界
可能要不花少學費及精神
16樓與17樓的回答都已經點出問題所在了,底片在高速快門以及B快門下會有所謂的「倒易律失效」或稱為「倒易率不對稱」的問題,這是底片曝光程度與時間不成線性比例的特性。
以B快門而言,通常超過2秒以上,就必須做曝光補償,感光度越高之底片,時間可能更短,也就是說樓主原使用400度底片,未必更換800度就可以解決問題,可能會更差。因為在超過2秒鐘之後的時間裡,800度底片將比400度底片的感光度更低,亦即800度底片衰減的比400度底片更快。但某些標榜「倒易率失效」低的專業底片不在此限。
數位相機使用CCD或是CMOS,感光度幾乎是恆定的,撇除「暗電流」及「讀出」兩大雜訊,可以確定的是等比例的曝越久得越多,而且是成線性的,不過不是很直。
對於「天文攝影」及「極光攝影」皆需要很長時間的曝光,以目前的數位單眼相機而言,已經些微超過傳統底片了,但是在大面積底片廣角攝影上,CCD和CMOS還是有進步空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