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

攝影,除了多看,多拍,多想之外。

個人覺得在你拍照的同時會因你當時的心情

而拍出來的感覺也會不一樣。

當然還是得多累積些基本功,多培養攝影眼

用鏡頭表達出不一樣的角度。
一早起床就看到好文章真是太棒了
好文章!!
這應該是攝影最初的本質: 把內心感受透過相片表達出來..............

可惜的是, 隨著時間的流逝, 自己的心被矇蔽了..........
以為更好的器材才能拍出令人感動的畫面......
於是, 到處找好的鏡頭 12-24mm F4, 24-70mm 2.8, 85mm 1.4................
以為沒有這些才會讓畫面遜色.........

謝謝樓主的提醒, 我應該回歸攝影的基本面......................
我個人對於「攝影眼」的看法跟樓主不大相同
攝影眼的確是可以看到拍出來的景象,但是那是硬體的。也就是你熟悉了空間壓縮成平面,以及你的器材製造的效果,在拍照前的一剎那,自己就能把效果在腦海裡呈現。
而這時候,有沒有達到你想到的深意,你必須用攝影語言去檢視,功力好的,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可以檢證過關,功力不好的,只好到檢討大會時才發現問題。

老實說,不要看作者寫的文字,你看到那張嬰兒的小腳,你想到什麼?
我是個感情不豐厚的人,我只看得出這是嬰兒的腳,皮膚很好,而且掂著。但是,因為無法從影像上感受到力道,以至於有沒有出力「站」,我不一定很能確認。
這張照片是不是好照片,答案很明顯,是的。對焦精準,曝光正確,主題明顯,構圖無瑕疵。
有沒有傳達出力的感覺,我覺得沒有很成功。
有沒有傳達「里程碑」這個意念?老實說,我覺得沒有。

有一個東西,樓主講了很多,但是他沒有明白指出來那是什麼。這個東西就是「抽象」,樓主說了很多東西,其實最重要的觀念是「攝影也可以進行抽象藝術的表現」。攝影者在技術巨幅提升之後,會遇到瓶頸,因為必須面對「攝影創作的內容」,其中一個突破方式就是朝向這裡去前進。但是,台灣的教育在這裡沒有針對一般學子提供這類的美學觀念,只在台灣看恐怕不夠,要到國外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參觀,看了一流的作品之後,才會明白那是什麼。

至於有些想法,可能不是一張照片就能解釋完畢的,你需要利用一個中心思想去拍連作。
好文章喔
攝影眼可以是天生的
也可以後天培養
多拍多看多觀察
技術只是根本
培養攝影眼才是攝影的目的
共勉之




PS:幫樓主加了五分
austin1973 wrote:
很多人在學習拍照的過...(恕刪)


看了大大拍的這幾張....突然覺得在下拍的好作品真是少

特別是那種有故事和會說話的照片更少...

希望看了大大的發文下次拍照可以更上一層樓^^!
我認為「攝影眼」的養成,不只從攝影,需要多方體驗及累積,從音樂、文學、生活…等等。

以版大的嬰兒腳照片為例,我不曾為人父母,因此一開始,比較難感受到那種「站」的力道,當然一下要我拍,我就拍不出來;但如果一位新手媽媽來看,可能就很有感受,這時候如果給這位母親一台相機拍類似的題材,角度就會比我多元與深刻。

有些人也許才剛始拿相機(不管相機的形式),也許只用auto、P,卻能得到不錯的影像,有美感、或有觀點、或有感情…簡而言之:這影像會說話。

我想這全拜現在相機科技的進步,讓越多人不需要經過攝影技術的鑽研與磨練,就能透過相機輕易完成這種「表達」。

但我不是說技術、器材無用,比如機器可以幫忙80%場景,剩下20%應該就是有技術、熟器材的高手才能表達那種「卓越」。
奉上五分
小朋友學步那張很感動

文章慢慢細讀中
這真是難得一見的好文章...非常的受用
感謝您的分享

攝影就是藝術.發現.創意.現實與幻想的呈現
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從中獲得快樂
被大家認同是快樂...能自得其樂也是快樂
當攝影大師自是快樂...成為一個拍拍生活照的小菜鳥也是快樂
好文章 實在不用太多言語來稱讚 看了之後會有所領悟!!
uhan wa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