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攝影師說:我們的等級不同

dormcat wrote:
…音讀就有很多相當接近的例子,還有很多直接把中文的四字成語搬去用的...(恕刪)
日語本來是沒有文字的,在唐朝的時候才從中國借了一堆去用。發音會相近應該不是因為二種語言有什麼共通處,一個可能是巧合,另一個可能是故意按照原來中文的發音去唸。就像英文裡有些外來語,雖然字母用得跟英文一樣,發音卻不按英文的發音規則。

直接把中文的四字成語搬去用的,發音也都跟中文一樣嗎?我日文沒那樣強。請高手說明。

倒是現代的中文引進了不少日文的詞彙,但發音都是用中文的方式,完全不考慮日文怎麼唸。
Dave5136 wrote:
日語本來是沒有文字的,在唐朝的時候才從中國借了一堆去用。發音會相近應該不是因為二種語言有什麼共通處,一個可能是巧合,另一個可能是故意按照原來中文的發音去唸。就像英文裡有些外來語,雖然字母用得跟英文一樣,發音卻不按英文的發音規則。

我想維基的音讀訓讀解釋得很詳細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dormcat wrote:
我想維基的音讀和訓讀解釋得很詳細
原來維基就有這麼清楚的解釋。謝謝提供資訊。

dormcat wrote:
…音讀就有很多相當接近的例子...(恕刪)
既然音讀本來就是照著中文讀,接近就是理所當然的了。這跟外來語照原文發音是一樣的意思。

etck3912 wrote:
所以對這個話題有興趣,
那英文跟其它歐系語言只是文字相同囉?
...(恕刪)


有一點我們要先搞清楚. 有語言, 不一定要有文字. 文字只是用來書寫的系統. 很一些少數民族有獨立的語言系統, 但是沒有發展出文字系統. 也有些古老的語言已經消失了沒人講了, 但是卻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紀錄.

英文跟其它歐系語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邊就不做解釋.

哈哈, 扯遠了. 知道的越多, 才知道不知道的更多.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歐系? 比較沒有這種說法 (是說 Leica + Hass + Alpa.....嗎)
----> 粗略來講 語言 才是主體 文字 借來借去的機會大很多 因為歐洲的文字多是希臘價過來轉型的
所以會有比較像一家人的錯覺
(請不要太挑剔 在這裡只能用簡略的說明講個大概 有興趣的人 專業的書籍多的是 相信我 有趣到你會廢寢忘食)
最粗略的分法 英語德與比較是一家人 南歐+法國比較是一家人(很大一部分宗教的關係)

我們現在通用的英文 與德文同根源 但真正定下來卻是英王詹姆士欽定本聖經 與莎士比亞(當然還有同時代其他作者)的劇作 因之定型的 想想那個時代 多少人一輩子可能只有這一本聖經[教科書] 與社會上只流行這種(通俗)的文藝
那拉丁系統的義大利語呢 但丁的神曲把當時眾多語言當中的某種方言 頂到了[義大利諸多國 國語]的位置
西班牙文哩 沒錯 很大一部分就是那個寫[堂吉柯德]的賽萬提斯的功勞
中文哩 你讀三國演義與西遊記 是不是反而比看後來明清那些文章容易親切多了 加上後來五四的提倡 ...... [國語]就這麼來了..............................

有幾點根大家分享(算是勘誤吧)
A. 我們的[國語]與[普通話]比較像 基本上是清政府的官方話揉入一些北京用語 然後五四的大加工
與真正的北京話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在北京待了幾年 中國很多普通話說的標準的 會笑北京當地人的腔調 就跟笑湖南腔一般.......一如當年國語腔正的笑話台灣國語或客家腔 實在不應該)

B. 無論稱台語或閩南語 大家都知道是指什麼 也都OK吧 不必動氣吧 那反而是中了那些下三濫政客的毒
[閩南語]一詞固然是當年國民政府[恐台]硬凹出來的新名詞 (閩南多山語言只怕幾十種都不只)
然而有些人說[台語]時 自以為是的看不起其他少數 又高明到哪裡

C. 台語(or [閩南語])的文字 才是真正古時候中原北方的雅正文字 決不是時下你會看到那些咿咿啊啊狀聲詞
充其量那些是口語話的東西(好似港漫那些用語) 真正的台語用語 典雅到你無法想像 (參考一下布袋戲吧)
隨便舉例 台語說本事 會用[才調] (李商隱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台語說歌星 會用[俳優] (駢文俳句的演藝人員.....像日文吧 因為日文採的是唐朝的外來語)
台語說悲哀 會用[了然] (佛教外來語漢化而成)...........
台語說事件 [待誌](值得一書)...... 台語罵人缺德 用[僥倖] (小人行險以僥倖)
......................幾乎所有的用語都是最最雅正的.............

D. 台灣原住語言 傳統的研究(日治時期鳥居伊能等人開啟的民族誌學一直到近代中研院民族所)傾向南亞語系(達悟之外)與大洋洲語系 加上 漢藏語系 日語的影響 在時代與地域的大鎔爐下 也流向現在的風貌
很可惜的是文字的缺乏 否則那些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 果敢堅毅的勇氣 開朗壑達的詩歌 將會使我們這片土地增加多少豐富的色彩

E. 語言某方面來說是工具 個人懂越多越好 世界上卻是種類越少溝通越方便(一如秦皇的書同文)
然而 如果世界上只剩人還有可以吃的鷄鴨豬牛魚等少數幾種生物 (即使世界不會因之滅亡)
那個世界將是多麼的悲哀


應該回他說我師承陳華順,專長一個打十個,我們等級當然不同

etck3912 wrote:
純討論文字這件事~ ...(恕刪)


很抱歉,我就是看不爽甚麼叫不會台語就是不認同臺灣這塊土地這種鬼話

認不認同這塊土地是看替這塊土地做了甚麼奉獻,不是看會不會講台語!!

因為那只是為了政治鬥爭拿來愚民的一種讓社會倒退的作法...人人都該唾棄

過去臺灣也曾一律只准講國語,不准講台語,這大家現在都不能接受,可怎換了時空就換了腦袋呢?

不會講一種語言在溝通上是會有吃虧的地方,但那不是其它人就夠資格去批評認不認同這塊土地的標籤

這一點要弄清楚才是....會不會哪種語言,是人家的權利跟自由..誰也沒資格去論斷他人對土地的認同

因為大家都生長在臺灣,憑甚麼會某特定一種語言才有"土地認同"的定義權? 十分可笑!

effo wrote:
[閩南語]一詞固然是當年國民政府[恐台]硬凹出來的新名詞...(恕刪)


錯了

[台語]才是所謂的國民政府,所謂硬凹出來的新名詞
因為實質二戰後,客家人早已經被.....和諧成也說閩南語,所以台語一詞,就是指閩南語,做為和北京話的區分的簡稱
不過以前也沒人稱為閩南語,都叫做"河洛話"
閩南語一詞,則是學術上的定名,如北京話,廣東話等

以前上聲韻學時,有提到類似你說的"閩南語+少數日文讀音的名詞=台語"的所謂理論
而這種理論不被主流所接受的原因
在於任何語言都可能擦雜著他國語言。或者在他地使用時,有著當地的特有語法和使用習慣。

前者就如你所說的拉丁語系以及英國和德國語系
而這種情況對本語的影響較大

後者就較為人所知了
中南美洲的西語和葡語,以及北美的英語和法語
巴西的葡語,以及加勒比和中南美各國的西語,其和歐洲本土的差異程度,遠遠超過加了些日文讀音的閩南語
但是這世界上也沒有出現什麼以葡西語為本體的巴西語還是智利話
另外,英美兩國的口音及部分語法,甚至少數單字,都有異同
但是強大如美國,也沒有搶英語過來變成美語,頂多稱為美式英語

若這世界上,一種語言加上幾個外語的讀音(還不是定式的,僅是部分人士"喜用"),就變成一種新語言
那可能沒人要唸語言學了,大一或許就要修200萬種語言

3065 wrote:
錯了
...(恕刪)


純聊天 當然我所知道的一定是很淺薄到 也一定多有謬誤 謝謝大家的指證與補充
不過我有一些想法(很可能是錯誤或一知半解的偏誤) 倒想跟大家再多聊聊

我一直相信聽說的(閩南語一詞是國民政府的發明) 倒也沒真正仔細考究過 (有前輩能更細的指教嗎)
但似乎很有些道理(當然 這世界上看起來很有道理 但是卻是歪理的也非常多)
從地理上來看 福建南部幾乎都是客語系的變體
再翻了翻湯錦台先生所著有關台灣移民與客家源流的著作中對民系的流動,
似乎也找不到把福建南方沿海的用語定為[閩南]一詞的源來 或許有機會到南港的民族所再找找資料

此外
我還是認為所謂[閩南語]已是[學術]用語 ---- 必須從兩方面來看
一是已成事實 就如生物的專有學名大家必須認同 否則交流無從
第二方面 命名者的[初發點] 不只解釋權連命名權都在當權者手中不是嗎
我想表達的是有厭惡權力者專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而必為之詞]的事(白話就是 [別有用心還硬凹] 就是[河蟹])
就跟把[化及蠻漠]立在那裡 從現在的眼光(相比古時候應該是進步了)來看 多半是說人家野蠻的人才是野蠻

語言--說什麼話都嘛沒關係 只要能溝通不誤會就好 一個官方[國語]也是快速進步的必須
我始終認為歷史的錯誤 可以也應當寬容 但不可以是找合理化的藉口 結果就會像現在一樣 沒有是非
..................一如當年為政者造成的分化 現在反彈者始終還認定公義仍未彰顯的怨懟

旁觀而論 台語至上者的論調當年的時空是為了反抗執政的語言政策 從來也未見他們鄙低客語或原住民語
但我可以感覺到(我是客家人)如果在全民正式的場合(如總統文告)硬要用我聽不懂得的語言 既不恰當 我也很受傷
另一方面我在花蓮待了五年 每次在原民聚會時 他們說的母語我往往除了他們為我取的名字之外 一整個不懂
但我總會驚嘆於那份優美(當然或許氣氛影響更大)甚至莫名的感動 (所以是看場合與用途吧)

希望多數人要懂的是謙卑尊重 少數人要懂得是理性包容......................
如一些朋友提到的 在台灣還是盡量多學會台語 無論工作方便或是比較不易吃虧甚至緊急時才能幫人或助己
說的很對呀 也是很好的建議 不必硬扣人帽子吧
但如果是抱著指責人家不會的態度 那大可不必 [認同台灣] 省省吧
-----本來好好的一個詞已被政客(無論藍綠)扭曲到可笑低俗可鄙的地位 (跟中國的和諧社會 或 北韓的效忠領袖差不多)

什麼叫認同台灣 去看看那些捐出畢生棺材本幫助失學兒童的老榮民 別說台語 連國語都說不清哩

BY THE WAY.
我覺得很喜歡菲律賓的主流語言 TAGALOG ---原有語言加上許多西班牙語和少一點的英語甚至日語
(雖然我在那兒只短短住了個把月..聽不懂幾句...但或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很喜歡他們的人開朗陽光)

樓主不只在現實生活遇到怪人.......

連上01PO文也遇到一堆怪咖
旅行、潛水、攝影、趴趴走 www.wedding58.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