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ll wrote:
就像前景深 也是可以靠後製來搞定 但我想沒人會喜歡後製那種糊的美



我還是偏愛 用大光圈去展現出來的前景深




所以小弟才覺得
不管後不後製
攝影的基礎技能 及知識
倒是蠻重要的.....

peirreflame wrote:
原圖 中性 銳利+7 飽和+1 其他歸0 raw轉jpg 縮圖 無任何後製...(恕刪)

顯然大家對有沒有後製,心裡也是各有一把尺的...
如果我是用 中性 銳利+0 飽和+0 去拍 raw,
回家後覺得不夠好,再用軟體調整成 中性 銳利+7 飽和+1 ,那,是後製還不是後製?

也許有人說,這不算,其它調色階什麼什麼的才算...
這也許只是你的相機功能不夠多,
像 Sony 有 HDR 的,人家也是 "直出"啊,
什麼叫後製?

有的功能就去用,不需要太排斥。
後製的定義都眾說紛紜了
還可以一直各說各話二十幾頁

"前提"都是問號了 "結論"怎麼會有邏輯性可言
小弟建議要發表高見的
先把自己對後製的定義說清楚
再闡述自己的看法

不然一直雞同鴨講
看了真是覺得...

沙漠之鷹 wrote:
從買來到現在都是JPG直出

一開始都使用M模式拍照~後來出國旅遊為了方便

有使用光圈先決&快門先決~因為跟團沒時間慢慢調...(恕刪)



基本上,JPG直出,你就已經使用了D700的影像處理功能了,有後製過,是D700幫你後製了!
調控檔,相機預設一定有套用的!
test
這個討論到100頁也不會有結論
會後製的繼續後製, 不會的也不會...

不管如何
拍的開心最重要.....
到頭來你會發現 因為拍攝 而產生的 朋友 旅遊 家人反而比較重要...
不要相互看不起就好,反正各玩各的車..

另外關於後製, 雖然底片我不太懂
不過如果大家看過
感應器產出的raw檔的原始資料,會發現應該是整個徧綠色的, 好像是鬧鬼一樣
大家看到的顏色都是被處理過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那是因為人類對綠色比較敏感,如果RGB三色的sensor 用1:1:1去排列, 人類反而覺的怪
而三色要如何混又是一個問題

因此..後製指什麼,就很難了解了

不過
我覺的如果是指攝影,當然不能填加東西違反實事
人工調教圖檔是很正常的事

其實事實很簡單,只有" 攝影" 和 "創作" 二種
而台灣人習慣把事情複雜化之後,才叫厲害
會後製的,會繼續後至沒錯

不會後製的,多多少少會在某一天開竅,開始學後製

身邊很多朋友一開始抗拒後製、抗拒拍RAW

後來經過我的開導之後,紛紛都會開始後製了



「堅持不後製」 還是 「堅持不學後製」

這兩者差很大

小彭新城 wrote:
所以小弟才覺得不管後...(恕刪)


您的觀念很正確
後製是必做的
數位化就要搭配軟體使用
不然沒意義啦
修片表現出來效果也較佳
smewmao wrote:
顯然大家對有沒有後製...(恕刪)


原圖 中性 銳利+7 飽和+1 其他歸0 raw轉jpg 縮圖 -- 這是"前製"

若相片出來改變係數 拉飽和 色調 對比 銳利 等等 都算"後製"

尤其 上傳01會減少 當掉畫質銳利 使用光影 或任何軟體再次"添加銳利" 都屬於後製


後製不是洪水猛獸 不後製也非不會軟體

依照個人習慣以及個性而定 就好比牛肉麵 紅燒 清燉 不盡相同 各有美味

後製也如此 常使用85 24 35 拍人像的

與 小白兔 328 428 540 等等 拍精細的物 如鳥

一種營造夢幻詩篇意境 另一種求精準寫實逼真

兩種對後製需求 不盡相同 大異其趣

BUT ...

拍鳥當然也可以豐富背景 不透過後製 以拍攝手法達成較為有趣的感覺

並非如大家常看到一成不變的稍嫌枯燥 只是 1)景不好找 2)鳥沒啥耐心





其實 後製否 你別專牛角尖 你喜歡就使用 需要就盡量使用

反之 如我 不後製 就是不後製 個性使然

並非不會 而是 我要達到的目標 通常只是很單純的精準再精準而已



感覺後製很low
jpg直初才是王道啊
吃飽太閒整天修來修去喔
哀哀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