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光圈雖然不是最大的光圈值,但也不小囉,(再說1.8也不是最大的)。
而且對方的鏡頭應該是長焦段的鏡頭吧?通常在活動現場看到的會比較多是長鏡頭。2.8的光圈算是超高級囉!(沒看過更大的了)
在光源不足的情況之下,一般都會把ISO提高,為的是拉高快門速度,以免拍出的影像晃動。至於雜訊,進到電腦之後還是可以去掉的嘛,別告訴我你拍完之後不會存到電腦不會進行至少最基本的修圖。國際攝影大師賴吉欽老師說過:只要是數位攝影,都一定要經過後製。
看了你的設備,想要問一下,既然光線都不足了,閃光燈上為什麼還要加柔光?為什麼要打跳燈?是怕主體光線太硬嗎?舞台上都有燈光,應該是利用現場的光線拍攝,閃光燈出力小一點補光就夠了,不要去破壞到現場的光線。
URD wrote:
其實啊...靜下心來...(恕刪)
噗, 遮光罩跟垂直手把跟專不專業有關係嗎?
現在鏡頭,特別是非原廠的,遮光罩幾乎都會附送,
以我自己來說, 其實想法也很單純,
如果能幫助獲得更好的影像,情況又許可,通常都還是會裝上
至於垂直手把,我兩台機身一台有加,一台沒加
除了可以延長使用時間跟方便垂直構圖,
還真想不出她跟專不專業有何關聯呢!
ev值幾格幾格這個好像一直是個灰色地帶
雖然自己沒接觸過傳統底片機,但大約知道一些底片機的測光表跟調整上
都是一個級次, 一個級次增加, 譬如 光圈 就 F1, F1.2,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等等
並沒有中間 如 F6.3, F4.5 之類級次的設定
長久以來的習慣,大家溝通語言自然也就習慣認定一格 = 1級 =1 stop
後來電子測光表的出現, 才慢慢有了 1/2, 1/3級次級次的出現
也因為dslr的"流行",也有些人習慣用測光表上的一格(其實是1/2級或1/3級)來溝通
其實, 個人是比較建議不要用幾格幾格來作溝通表達的語言,
特別是在網路這種公開的場合上, 覺得造成誤解的機會好像還挺高的
(我是比較建議用 幾級幾級, 1/2級, 1/3級來表達啦)
峰玲 wrote:
那是為了防止耀光.....可是他拍的照片還是有人不喜歡(恕刪)
拍照的目的百百款,但是應該沒有哪一個是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的照片吧?
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攝影是一種藝術,既然是藝術,就是給看得種的人看的,因為藝術沒有所謂對與錯,好與壞,只有依照個人的成長經驗、教育、個性......等等主觀到不能再主觀的因素而會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分別。
就算是攝影大師拍出來的照片,也不見得每一張都有人喜歡,更不要說讓每個人都喜歡了。可能一群同樣功力的攝影師中,因為他的作品的內容能夠打動大多數人的心,能夠吸引大多數人的目光,所以他成了大師。
拍照還得拍到讓人人都喜歡?太累了。我拍照是為了紀錄走過的路,遇過的人,看過的景色,為了讓身邊的人看到我的照片後能夠會心微笑,就這麼簡單。
MTHsu wrote:
我的不專業測試......(恕刪)
應該唯有在異常光線會影響拍攝的情況下, 遮光罩的有無才會影響測光值
因為遮光罩的主要用途正是遮擋其他方向,非視野畫面內的異常光線影響
在無明顯的干擾光線時,遮光罩對測光的影響非常小
如果遮光罩的有無已經會影響測光值,那除非想要營造特殊光線效果 否則應當使用遮光罩來除去干擾光
恩 來猜想一下樓主的情況
大概是 他左右或上方有非常強的光源
光------ 像機 --------光
大約是平行 或是在前方一點點的位置
特強光源已經影響到計算 實際上拍出來的畫面已經有耀光或是過暴傾向
裝上遮光罩以後 檔去旁邊超強光 所以測光結果降回來了
但是差到1-2格很誇張~~這旁邊的強燈出力一定很高 是大型探照燈嗎
另外 好像有人對級數或格數好像不太了解
光圈 1.0 1.4 2.0 2.8 4.0 5.6 8.0 11 16 22 32
快門 30" 15" 8" 4" 2"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ISO 50 100 200 400 800 1600
這些數字 若是有上正統攝影課程 或是 玩傳統攝影 是一定要背起來的
這樣的差距才是一格或一級
如看到 1.8光圈 那是中間以1/3級距 去切出來的 1.4 1.6 1.8 2.0
若是機身設定1/2級距 應該是 出現這一的快門 1.4 1.7 2.0
為什麼光圈都是差1.4倍 恩 找找文件應該就找得到
快門 ISO 調整數字亦是如此
介於 1/60 1/125中間的 1/80 1/100 便是1/3級
ISO400 ISO500 ISO600 ISO800
PO玩才發現上面已經有大哥先說過囉~~~~~~~~~~~ :)
URD wrote:
其實啊...靜下心來...(恕刪)
我認為大家都沒錯.樓主是概念錯了的.只有你完全錯了.
1.所謂電池手把除了可增加電源的續航力外.還可以方便垂直構圖的方便性.至於是否突顯專業.那是心態問題.跟拍照無關.
2.遮光罩當然是有一定的作用.他的作用就如同帽子的帽緣一樣.在強光或逆光下可阻擋四測的擾亂的炫光.反而可以增加測光的準確性.可能你不知道有很多鏡頭遮光罩可是內建的.而蓮花型的遮光罩過去是用在廣角鏡上.主要是防止邊角失光而做的缺口.變成蓮花形狀卻無意中產生了美化作用.而後才出現長鏡頭也將遮光罩做成蓮花型.是否一定要裝遮光罩.是依環境而定.不是專不專業的問題.有人喜歡無論何時何地都裝.那是習慣或心態問題吧!
3.至於曝光補償EV值得步進數值也沒有絕對的.那是因應需求而可以自行設定的.可以是1/3也可以是1/2也可以是1.可能你沒完全去了解吧!或許你也是受到書本的誤導了.
網路就是袂博假博一大堆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