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攝影比賽,倒不如說是攝影作品的徵選,
主辦單位要的是他們覺得最適合的圖片…最多人認可的照片。
有參與過評選過程的人一定都知道,
作品都是評審們一張張大家投票投出來的,
愈多人認同,它的分數就愈高~ 就這樣而已…
我不認識主辦單位,但他們會挑選多達10位的評審,
為的,應該就是怕僅有兩、三個評審獨裁,多人評審較能符合大眾眼光,
而挑選出的這10位應該都有一定程度的實力與公信力,
10個人中最多人認可的,應該是最多人覺得最佳最驚訝作品~
承辦單位,無論是什麼攝影協會或社群,其實都只是在做程序上的工作,
選擇哪10位評審、評審投票給哪張作品,應該都不是承辦單位可以介入或參與的。
若要有微言,除非有人可以提出哪位得獎者與哪些位評審有私下交易授受的具體事證,
不然,就不應該用些口語化的文字,讓後續看文章人會誤以為真有其事。
我覺得這個壓縮檔的圖文,有些針對作品質疑的地方,我覺得並無完全正確,實際拍攝時真會這樣結果。
還有,個人認為,這些照片都有一定程度的創意與功力,
我不認識蔡志雄,但他的「跳躍」用這方式曝光,就不是我所想像得到的~
我自己也有投稿,但並無入選,分享上來給大家看一下~
仔細看看自己的作品,認真想想,果然少了入選者的那些創意很多…

emergence wrote:
大家不要太用放大鏡看...(恕刪)
其實也不是說要用放大鏡來看帶這件事
也並非說得獎的作品拍得不好
主要是如果可以接受後製的作品
那就請修改辦法
如果說怕修改太多不算攝影作品那也ok
可以明定可後製微調(如明亮、對比、彩度等等....)
但不可合成等等....(雖然目前引起爭議的,大多是後製大修過的)
其實日本早有攝影大賽是可接受後製的了
先說明我個人並非絕對的反對後製主義
只是辦法怎麼定主辦單位就該遵守啊
不是嗎?
此外這件事多多少少早有耳聞
也看過攝影比賽被人檢舉吵過
但令人覺得難看的是
竟然還好意思公開收費開課教人無視規定鑽漏洞
然後自己當主辦單位時會公開圓謊
天啊!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敢的團體說
還虧是台灣主要的攝影網站
以上言論是這個教學簡報如果是真的
不是有人惡搞惡意栽贓的話
那吃相還真的很難看啊
以後攝影比賽的公信力在哪啊?
【流浪日記】攝影網站 http://htu1117.idv.st
【流浪日記】部落格 http://htu1117.pixnet.net
疑問一、
這個下載的檔案裡的ppt是這個網站收費教學的投影片嗎? 確定嗎?
但我並沒有看到這個投影片在上面有註上該公司網站的相關版權聲明。
網路上單方面未經證實的資料太多了,可信度未知。應小心求證不該隨之起舞。
疑問二、
我自己在拍照時,是拍成raw檔,再轉存出來的,軟體一定會寫入exif檔,
就算是用photoshop,也是有可能參賽者只是用它來縮圖或裁切比例,不一定是合成~
exif出現photshop cs就一定代表該圖是合成的嗎? 那對用ps的人太不公平了。
疑問三、
這個壓縮檔裡所指出照片有疑問的地方,其實不都是正確的,
有幾張指出的幾個部分我也覺得怪,但也有些我並不覺得怪,
我覺得怪的、我覺得我拍不出來的,不一定就是別人拍不出來…
(最近有大師級的許姓前輩分享幾張叫脫焦慢速重複曝光法的照片…我就不知能這樣拍)
思考四、
我拍完raw檔載入軟體後,其實還是會很直覺地調一點點的亮度、對比等,
我常常稱自己這樣叫「微後製」,因為有透過軟體做微調…(其實我不太會做風格後製)
但有的機身功能很厲害,有很多種彩色模式,
黑麵大還會叫人直接在機身降彩度提高銳化,這就就不是後製了?
其實,要是常去聽一些國外攝影學院的博碩士老師們的課,他們會告訴你,後製這名詞,
是個統稱,它應該是有類型、以及程度上的差別,更何況機身功能愈來愈強,後製如何介定愈來愈模糊。
有除非主辦單位是收raw檔,那這樣的話就一點爭議也沒有。
我比較期待有主辦單位能夠主動在簡章上大膽地直說可以微微拉曲線、調點亮度或對比,
但實際這個調整的程度很難介定,所以一般比賽活動都只敢寫「不能後製合成」的字樣…
但如何辨別,還是取自於評審們的自由心證…但至少有一對是可以放心也有共識的,
大家都不能接受類似用合成的方法,將不該是曝光時間所存在的影像給貼上去,
但若真的只是微後製,讓整張照片更美更亮,那麼多位評審也看不出有任何不妥,
那又何必鑽研在"後製"這個未定義完整的字眼上呢 ?
分享五、
雖然我摃龜了,不過我從入選作品中,也看到了一些我沒想到的拍法…
部分作品表現的技法與呈現的方式,也讓我學到不少…有新的思維
以上,分享給大家…
emergence wrote:
小弟有幾點看法,沒有...(恕刪)
數位相機拍攝者,請將所有參賽作品之原始檔全部儲存於一張光碟片繳交。(如拍攝相機原始檔為RAW檔者,須繳交參賽作品之原始RAW檔及轉存TIFF檔兩種檔案形式;若拍攝相機原始檔為JPEG檔者,則只須繳交原始之JPEG檔,惟上述原始檔案皆須保留原始EXIF檔資訊。)
如果有拍RAW 為何還要進PS轉檔微後製..不就讓人在看EXIF 有把柄閒話嗎??
如果當初就拍JPG 直接給原檔就不會讓人去質疑?? EXIF 也完整
當初就規定要收原檔RAW跟JPG 為何出現PS的字樣...才會被人挖出來討論..
我也有投一張作品去參賽 也跟著槓龜了 直接給RAW檔
只是看到得獎作品..畫面的好壞 我不於評論評審的眼光
不過看到公正性 卻看不到主辦單位的鐵手腕去證實
從高雄燈會攝影比賽看下來..哀..
用情(攝)的角度去窺視光(影)的世界http://album.blog.yam.com/realsky28
emergence wrote:
疑問一、
這個下載的檔案裡的ppt是這個網站收費教學的投影片嗎? 確定嗎?
但我並沒有看到這個投影片在上面有註上該公司網站的相關版權聲明。
網路上單方面未經證實的資料太多了,可信度未知。應小心求證不該隨之起舞。
那個簡報檔是為了嘲諷那個網站攝影比賽公正性而做出來的,用另一個角度重新看一遍,你就會恍然大悟了...

emergence wrote:
思考四、
我拍完raw檔載入軟體後,其實還是會很直覺地調一點點的亮度、對比等,
我常常稱自己這樣叫「微後製」,因為有透過軟體做微調…(其實我不太會做風格後製)...
稍微調整曲線、對比、飽和度等,應該是可以被攝影比賽接受的照片修飾方式,因為所有參賽者都有辦法去微調修飾自己的作品;但若是利用軟體來增減照片部份內容(例如偷偷加入煙火),這就有點投機取巧,違反比賽公平性了,畢竟其他老實的參賽者即使技術再怎麼好,大概也拍不出如此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