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island wrote:請問一張照片的立體感是取決於鏡頭? 構圖? 景深? 影像細緻度(JPG or RAW)? 還是其他因素呢...(恕刪) 立體感是取決於光線的漸層變化所產生的立體效果,而非一般人所認知的淺景深就代表立體感,淺景深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距離與空間的感覺,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最近很流行一種3D立體的畫作,3D立體畫作讓人們一眼就覺得很立體仿佛身歷其境,這類的畫作就是利用線條及顏色來表現出光線的漸層效果而營造出視覺上立體的感覺,但是仔細觀察這些畫作都沒有利用到淺景深的效果,再來就是我們以前在學炭筆素描的時候,老師教我們的是如何利用顏色的濃淡深淺變化來畫出靜物的立體感,而不是畫出淺景深的效果來表現出靜物的立體感,所以立體感的表現並不是來自淺景深的效果、而是光與線條所產生的明暗漸層變化。
lonelyisland wrote:請問一張照片的立體感...(恕刪) 立題感..物體本身~亮暗面的立體感物體跟背景差異的立體感背景差異分為~彩度~色相~明度差異~或是景深效果差異很多組合原素..可稱為立體感..
lonelyisland wrote:請問一張照片的立體感...(恕刪) 立體感是因為兩眼相對於遠近物體視角的不同而產生, 2D影像的立體感也不一定和鏡頭或光圈有關, 主要是來自一些我們通常會自動感知的視覺線索:1. Relative size (相對大小) - 近大遠小, 如下圖的狗和花;2. Linear perspective (線條透視) - 如下圖的馬路白線;3. Texture gradient (漸層) - 如犁田的線條, 越遠感覺間隔越近;4. Color (顏色) - 暖色近, 冷色遠;5. Shadow - 有影子的物體感覺較有深度 (區隔);6. Interposition / Overlap (重疊) - 前面的近, 後面的遠.還有一個和攝影有關的:aerial perspective (空氣透視) - 受到薄霧/陰霾的影響, 遠處較不清楚. 立體感是一種"整體"的感覺, 有立體感不保證就是好圖, 有時也可以打破視覺習慣, 故意遠近大小錯置, 反而產生幻覺而耐看.以上現學現賣,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參考 Perception and Imaging - 第四章(pdf檔) (p.102 - p.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