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色調外...
底片機還有許多數位機無法替代的東西


尤其~ 是照片拿去沖洗的期待與驚喜~!!
沒拍過底片的朋友可能比較無法體會了!我想...
夏次聊 wrote:
尤其~ 是照片拿去沖洗的期待與驚喜~!!
沒拍過底片的朋友可能比較無法體會了!我想...


這種任店家宰割的驚喜沒什麼好的...
你想要的話完全可以數位機了不要 Review,
拍完記憶卡拿出來放幾天在傳入電腦看就好,
或者你想也可以不要看直接記憶卡就給店家去任人宰割,
完全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這麼做.
GHJAVA wrote:
拍照一陣子了,每個參...(恕刪)


感謝樓主分享,
有幾張猛看真的很像底片拍出來的,

不過個人認為
數位機就是要那個乾淨的畫面
底片機就是要那種不確定的驚喜
兩種有兩種特點所以兩種都不偏廢
如果樓主喜歡底片的味道,不妨多去拍拍底片
現在底片機很便宜呢

Cudacke Dees wrote:
這種任店家宰割的驚喜...(恕刪)

如果您有在拍底片
可以固定幾家台灣比較優質的沖掃店家
其實品質跟變因都可以預測的
更遑論部分專業的玩家都自備底掃了

Cudacke Dees wrote:
這種任店家宰割的驚喜...(恕刪)


CD兄很久沒邊大號邊分享照片了呢!!

很期待您的大作耶!!
GHJAVA wrote:
我發表的文章,在於我...(恕刪)


個人看法,底片的味道會讓觀看的人感覺到一種“溫度“和“溼度“

溫度是色澤,溼度是細節

以色澤來說,數位比較平,調高飽和會覺得顏色重,但底片會是濃郁,即使色偏也很均勻的分佈
底片的銳利也不像數位那樣直接,它是因為細節和層次的豐富而讓整張照片感覺起來清淅

其實色調不完全是底片的重點,只是它比較快讓人看到與數位的不同
尤其在LOMO風流行以後這個誤會就更大了
但10多年前我有朋友拍寫真用底片機拍的,顏色非常的飽和濃郁,細節層次也好
即使底掃成jpg放在電腦螢幕上看仍然明顯感覺得出來

DSLR拍出來的還是可以儘量的去模擬這個感覺
隨使用軟體與技巧的不同而有接近程度的深淺差別
希望後製摸擬底片的感覺,其實我建議你可以改用Photoshop來調整

LR可以分割色調或其它的調整,但它處理出來的色澤會比較乾
色偏也很難像PS用圖層可以控制的那麼均勻,細節和層次感也都比較平
大部份軟體公司for PS/LR用的底片濾鏡也都是這樣,你會看到色調很重
但那種“溫度“與“溼度“的感覺和底片明顯的不同

PS透過各種不同的屬性調整圖層,在色偏的控制和細節層次的豐富性上面
是比較能去接近那種味道的,有機會可以試試^^
asdfglin wrote:
如果您有在拍底片
可以固定幾家台灣比較優質的沖掃店家
其實品質跟變因都可以預測的
更遑論部分專業的玩家都自備底掃了


偶拍底片的時候是玩自己沖洗放像的,
拍數位只要想完全可以自己掌控,
可以自己控制品質,
也不用去拿去預測別人.

真這麼喜歡去給預測,
數位一樣可以拿去給別人亂搞.

GHJAVA wrote:
拍照一陣子了,每個參...(恕刪)


最後一張貓咪頭上光還蠻喜歡的, 居然是小DC拍的啊!時機抓的很好

Cudacke Dees wrote:
這種任店家宰割的驚喜沒什麼好的...
你想要的話完全可以數位機了不要 Review,
拍完記憶卡拿出來放幾天在傳入電腦看就好,
或者你想也可以不要看直接記憶卡就給店家去任人宰割,
完全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這麼做.


大大這段很好笑又有道理有些人拿底片機總是會有非常"特別"的理由

之前看到有人說"拿了底片機才會珍惜按快門的機會"或"拿了底片機才會訓練自己好好構圖"(因為底片要沖洗費or底片數量越來越少...balabala)

心裡就忍不住OS:這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相機的問題? 國家地理攝影師們難道會因為手裡拿數位就隨便按快門嗎?難道拿了數位就不會想去仔細構圖嗎?

等到哪天世界上都不存在底片了,這些需要靠底片才會好好拍照的人要怎麼辦?
Cudacke Dees wrote:
這種任店家宰割的驚喜沒什麼好的...
你想要的話完全可以數位機了不要 Review,
拍完記憶卡拿出來放幾天在傳入電腦看就好,
或者你想也可以不要看直接記憶卡就給店家去任人宰割,
完全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這麼做.


或許吧~
反正各說各有理由
這裡是01,一直辯白也不是好方法


總之~
對我來說不同相機不同個性不同玩法~我僅只是熱愛拍照霸了

DU 雙魚的海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