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說法小弟難以認同
在量產商品裡頭軟體幾乎不可能是重心, 反而是最可能被抓來 cost-down 的部份
原因很簡單, 您看過哪家大廠以相機內建什麼軟體, 什麼演算法來廣告行銷?
頂多宣傳用多強大的處理器而已

為什麼廣告裡不提到軟體? 因為沒什麼人 care
產品的預算編成會分配多少給沒什麼人 care 的項目...?

小杰1607 wrote:
d90 跟 d700 的處理速度差不多
可用的iso為什麼就只到800 再上次就不太行了

ISO 限制源自硬體, 跟軟體關係不大
因為軟體拿到的輸入還沒開始處理時就帶有嚴重誤差了
簡單說很多時候輸入的值本身就已經是錯的, 又怎麼能指望對的輸出?

好像小弟想知道 249 x 736 是多少, 可是周圍太吵您聽到的是 29 x 136
那您不管數學再好, 又怎麼可能會答出小弟想要的答案呢...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小杰1607 wrote:
相機幾十萬的真相...
鬼島名言: 嫌貴就不要買!!
嫌屎臭卻又愛吃屎的人真怪....

小杰1607 wrote:
前幾天看了新聞,報導...(恕刪)


你以為"爽"這東西值多少錢?


抱歉,
有錢人會跟你說 無價!




說白一點就是研發成本嘛,幹嘛搞得這麼複雜啊,研發本來就是需要錢的這不是新鮮事啊
知識經濟向來就是高價值的產業啊~
動動腦就會賺錢了


小杰1607 wrote:
前幾天看了新聞,報導著Iphone的成本1隻5千多元

最後市價2萬多,然後說蘋果真的是賺爆了~~~...(恕刪)


蘋果的 App Market , 上架要年費(2000吧. 忘了)
上到別的地區, 要另外再一筆.
付費的. 使用者安裝, 他們還抽成 (3成吧. 忘了)

只需要提供平台. 好賺吧!
硬體賺的根本不算啥.

對了. 你這篇文的意義是 ?
我常在月光下出沒, 而且,我每個月錢都花光, 故名-月光光騎士
小杰1607 wrote:
前幾天看了新聞,報導...(恕刪)


處理單元用在運算很耗電…
最好的還是buildin在Hardware裡…



舉個例子…

同樣賣你sener…
一個普通的晶片、一個貴0.2美元…但內含前端【去噪處理】單元的晶片…
拿後者來賣可標榜高ISO效果…多賣國人NT1000…你如何選擇?

再來display…
一個普通的晶片、一個貴0.2美元…但內含前端【增豔效果】單元的晶片…
拿後者來賣可標榜較討喜的顯示效果…多賣國人NT1000…你如何選擇?


一來一往…貴別家3000元…大眾也能接受…


台灣人賺的是0.2美元後的毛利…約0.05美元…
國外品牌業者賺3000-0.4美元…之後的毛利…約…20美元…

知道為什麼要搞品牌、通路了嗎?



最後…新聞說的不一定全真…可以參考…不可全信…那一國都一樣…水準高低的問題…
要價格合理...

有啊!就是那些低價位的機種啊 ..

但,你會買嗎?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nsgt wrote:
說白一點就是研發成本...(恕刪)
]
營利事業組織本來就是以賺錢為目的..
重點就買自己能力範圍內的相機
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很多搶拍的瞬間不是錢可以彌補的...

小杰1607 wrote:
前幾天看了新聞,報導...(恕刪)

沒錯,
蘋果手機的確有很大的蘋果黑洞,
照相機也有很大的相機黑洞。

順便提一下,
進口汽車也存在很大的汽車黑洞,
連夜市的臭豆腐都有豆腐黑洞。

呼籲政府應該正視這方面的問題,
比照藥價黑洞的處理方式,壓低所有產品的價格,
規定各行各業售價不可超過成本,
這樣台灣必定會成為世界第一的理想國。
http://tiersen.pixnet.net/blo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