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的問題!觀於M43片幅狀況。


orioccidental wrote:
反過來想吧若m4/3...(恕刪)


的確 像當時GF1 GF2 台灣沒有代理卻一堆人瘋狂的買水貨 而且價錢超昂貴

那時候01板幾乎被GF系列淹沒阿.....

拿APS-C的人 比較不會考慮回M43

但是拿DC的人 升級M43卻是有很大的升級感呢! (那時候)
台南攝影論壇 http://www.youtobe.tw/index.php
我覺得真一篇有很多前輩很多高手
也回答很多我相同的疑問
這應該才是01真正的價值
解答大家的疑問
雖然很多人會問一些可以GOOGLE到就可以達到的答案
然後會被很多酸民酸到爆
我覺得在這一篇找到很多以前沒發現的知識
難得看到篇不錯的討論串

4/3 的設計 及 M4/3的轉變 其實是很有趣的
姑且不看結果 其實是有其獨到的見解
上面大大皆有點明了

就以EVIL 而論 鏡後距的短會導致片幅越大得鏡頭越難設計

就我而言 DSLR為FF 隨身機目前用GF2
要我現在再從選一次隨身機 我還是會被M4/3的鏡頭群給吸引

但哪天 NEX 的鏡頭群克服了設計上的問題而大放異彩,也許我就選用片幅較大NEX了

不過除了大小外 外型美感我就覺得跟片幅無關了 跟廠牌STYLE比較有關
這就比較因人而異了

目前 M4/3的部分外型上 還是比較能吸引我就是了

不止福倫達,信乃達(蔡斯也有表態,乳摸那邊的傳聞,似乎是電影鏡頭for M43)要從新設計M43可自動對焦的鏡頭,M43自從GH2可以破解錄影流量後,M43這邊在錄影跟電影這方面大放異彩
APS-c和M43的感光元件面積. 並不會造成明顯的性能差距
APS-c和43感光元件在DSLR上面已經比拼多年
O家的DSLR畫質和雜訊表現. 並沒有比他廠APS-c差

而且目前兩者狀況相較
m43這邊高素質的鏡頭選擇很多
NEX這邊鏡頭素質和選擇則還有待加強

綜合起來個人覺得m43現在要略勝一籌

攝影小蔡 wrote:
M4/3 O P兩家...(恕刪)


我的第一個想法跟小蔡一樣
M3/4讓我想到當年的m42
那麼多廠的機身都用一樣的接環
那鏡頭廠就也很樂意出鏡頭
畢竟消費者多嘛
(點著頭)原來兩個系統的淵源是醬子啊

小弟也是覺得
APS-C片幅雖大些
但也因此鏡頭也大了
機身再怎麼薄、怎麼輕便
裝上鏡頭後卻跟M43系統佔一樣的體積、焦段與效果卻沒M43來得優...
在體積與效果的平衡點上略微不平衡...

不過如果$家繼續堅持下去... hmm.... who knows
一句話,就是SIZE
片幅越小,鏡頭越好造小

同等效焦段去看、同光圈去看
M4/3的鏡頭可以做的比APS-C小

鏡頭體積,才是整個系統輕不輕便的關鍵
但很可惜的,小的代價就是貴
這與買筆電與買桌機一樣,追求輕薄就要付出代價
M4/3單論性價比,確實不如APS-C單眼

但不是把機身造的超薄超小
然後塞顆大感光、大鏡頭,就叫做輕便好嗎...

M4/3會設計成這樣,就是輕便的平衡點
就像富士X-PRO1採用APS-C而不用FF,就是為了體機平衡點

M4/3在這片幅的架構下,福倫達才得以造出0.95的大光圈鏡頭
APS-C與FF要達到此等級光圈,技術難度就高很多了

若你去看更小片幅的CCTV鏡頭,便宜的大光圈鏡頭比比皆是

但無奈的是,淺景深、高ISO,這還是需要較大的片幅比較吃香
M4/3走到E-M5,高ISO才有符合期待的表現
對多數人來說,這樣的畫質也稱的上是“夠用”了

若你是不計較體積,喜愛追求極致影像的人
同技術下,APS-C、FF,當然表現會更好囉
只是,鏡頭會比較大顆,研發難度也比較高(這會反映在出鏡的速度與鏡頭價格上)

M4/3 大概是目前可以做到比較輕量化的機種。

看看 O 家的 14-150mm 這支鏡頭好了,NEX 同樣焦段不太可能做到這麼輕又小吧?

光是 Kit 鏡比較起來,M4/3 的鏡頭也輕多了。

我想這是 M4/3 的優勢吧,就是輕量化。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