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一稿兩投 官辦攝影賽再傳爭議/新北美展首獎爆加工

這樣的問題牽涉到數位與底片的不同
我也反對用合成的方式
但是如果是像底片的重覆曝光 其實也是合成的一種
所以比賽是否直接言明 可不可以裁切 合成(重疊)
不可以拍攝RAW檔後輸出 只可以拍JPG(相機也可以後製)
我想大家最CARE的應該是A+B=C的照片
甚至HDR等等都先說明吧
最後 我想現在許多拍攝的朋友沒有太多涉獵以前底片的作品
我以前也很單純的認為底片除了黑卡啦重覆曝光等技巧
沒有其他在暗房的技巧
後來慢慢知道在暗房中也是有許多技巧 許多大師也是有後製就是
目前我覺得像上次苗栗的事件是比較離譜
如果新北市這次的事件只是裁切的話 應該是還好
如果一稿兩投不行 也要言明
所以事先的比賽規則要能說明清楚就好
個人看法

對參賽者沒什麼好爭論

要爭論的是 主辦單位 遊戲的限制條件不夠明朗 灰色地帶太多

評審素質與態度 是認真公正評核 還是心有所屬........

開局就的已經歪七扭八 入局當然是亂打一通........

簡單想一下 都已經得獎 還能回收獎項 誰有問題???

誰又能行使最大權力???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hahawa2 wrote:
官方辦的攝影比賽也不...(恕刪)

只能說台灣落後國際太多

阿阿多 wrote:
只能說台灣落後國際太...(恕刪)


應該是學會那個圈子實在太小了
各樓有人回說不加工才是攝影的真諦,聽了都快昏倒,如果要這樣比賽,我覺得乾脆連器材都規定,拍完就把記憶卡繳出去參賽就好了。數位時代請問內建hdr的算不算多張照片合成?

shunza1008 wrote:
個人看法對參賽者沒什...(恕刪)

我的問題是、現在是否有主辦單位對這件事的評論?
在規則中如果明定不得後製合成
那應該就是參展者與評審的問題
應該主辦要就此事在做說明、詳細界定規則才是

前面也有網友說了
這些攝影展、美展、或是沙龍應該要對攝影參展作品的規定更明確詳細
畢竟是召募於各界,如果是真的屬於"自由度"高的創作性作品
就講明白說清楚:本獎項一向允許影像上的"藝術創作"

就像電影少年Pi那樣大量影像後製仍然能拿到奧斯卡最佳攝影
奧斯卡的規定是鼓勵藝術性創意但不限後製的
這樣才能服人

所以我認為主辦要對此事清楚的在做說明才行
我對前面各位網友言論不管正反
其實感覺都很贊同

其實我希望有更寬廣思維的攝影比賽方式
也許可以用分組的方式進行
更追求攝影基本技巧,禁止各種加工形式的技巧組
還有不限後製方式,強調各人藝術創造性的藝術組
這樣會不會比較沒有爭議?
當沒看到就好,攝影人喔,可以被罵三字經還對你微笑,但要是污辱到他的作品,他會跟你拼命.... 攝影人是批評不得的。
tomica wrote:
這樣的問題牽涉到數位與底片的不同
我也反對用合成的方式
但是如果是像底片的重覆曝光 其實也是合成的一種
所以比賽是否直接言明 可不可以裁切 合成(重疊)
不可以拍攝RAW檔後輸出 只可以拍JPG(相機也可以後製)
我想大家最CARE的應該是A+B=C的照片
甚至HDR等等都先說明吧
最後 我想現在許多拍攝的朋友沒有太多涉獵以前底片的作品
我以前也很單純的認為底片除了黑卡啦重覆曝光等技巧
沒有其他在暗房的技巧
後來慢慢知道在暗房中也是有許多技巧 許多大師也是有後製就是


1.底片重覆曝光,加上拍底片無法隨拍隨看,技術、難度更高。數位後制相對簡單太多了


2.拍正片,用幻燈機來check。爽度更高!

平安、健康最重要
我個人意見:

影像本來就不必窠臼,譬如堅持要銀鹽創作,這話說到後來,如果用zone system來放像的黑白銀鹽到底算不算後製呢?

其實,後製本就是影像創作的一部分,只是大部分評審搞不懂而已,這也強人所難,
你要叫一個拍照拍了50年然後只知道人像、風景就是這樣這種拍法的老杯杯來理解,真的有點困難。

只是,那個攝影的美感問題,這種攝影比賽到底是便宜到誰?又認證了哪一種影像創作方式呢?

影像說了什麼故事?
還是很浮濫膚淺的只想讓顏色很美(雖然我覺得很噁)
還是很濫情而無腦的說這叫做『漁夫在早晨捕魚』,展現漁民的生命之美?人家漁民可能很幹這麼早就要出來
捕魚而且都補不到呢。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可以去搜尋一篇文章:『告別不了的濫情主義』文章批評的是阮義忠的影像,我拿這篇文章出來講,阮杯杯一定很不爽,因為這些地方美展的『作品』,深度連阮杯杯的千分之一都不到。總之,理盲又濫情、粗製濫造的影像生產,配上上個世紀60年代的評審,就有了不倫不類的規則跟不倫不類的作品。

影像背後的敘事根本看不到,是一個深度極淺的作品,
如果是我我甚至不會說它是作品,這種東西掛在客廳看三秒就會不忍粹賭。
我寧願花大錢買齊柏林的台灣地景空拍照掛在客廳,人家用心的花很長時間自己租直升機,買專業器材拍了很多一流的風景。

總之,美展這種東西在過去,是政府統治文藝使之必然政治正確的手段,這些威權政治的畸形遺留,就趕快被掃進歷史塵埃裡面去吧!那種『XX之美』攝影展拜託不要再辦了,不要再用納稅人的錢來告訴納稅人什麼是美什麼不是美,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壓迫呀!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有如日本『風景寫真』雜誌,一樣有匠心、又願意真實掌握環境,讓環境與風景自己說話的風景攝影作品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