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鏡頭焦段換算後的問題請益~~~~


seiko0920 wrote:
那換算的用意在哪裡呢...(恕刪)

選購相機用......

seiko0920 wrote:
各位網友: 小弟...(恕刪)

這個部分
不需要太琢磨

簡單講
換算之後的結果不是焦距變了
而是視角變了
舉個例子
APS-C上標示18-55

FF片幅的18-55
差別在於哪裡
算給你看~~~用廣角端來看就很清楚
18MM焦段在FF片幅上視角約110~120度左右
如果前面有一整排人
你可以拍20個人
那現在把這顆鏡頭裝在APS-C片幅的機身上
視角大概90~100度左右
拍攝位置不變
你大概只能拍到15-16個人左右

很多人都被商人的話術給迷惑了
70-200裝在APS-C片幅上變成100-350
好像莫名其妙變成大砲管
其實焦段並沒有改變
只是視角變更窄而已
如果要講實際效果
那應該比較像是~
裁切之後的畫面
小葉叔叔 wrote:
那應該比較像是~裁切之後的畫面

望遠端基本上就可視為裁切畫面,
小片幅望遠呈像,和大片幅直接裁切,意義上還是不同,
除非兩者畫素密度相同.
cckm wrote:

選購相機用......


這個也是種迷思

如果你入門買了台APSC機跟一顆18-55kit,你覺得這個焦段不夠用了,那當然是基於你的使用體驗來買新的鏡頭,幹嘛非得換算在FF上的焦段再去買?

再說個更實在的問題,廠家的鏡群規劃是很摳的,你在FF用28/1.8、35/1.8、 50/1.8、85/1.8很滿意想說APSC備機也來一套。很想要吧?門都沒有。這樣知道了又如何?
其實小弟也是被這種數字換算搞的謎謎糊糊的,

舉個例,其實小弟一直認為:

APS-C 裝 EF-S 17-55 mm 中的 17-40mm 段 = FF機 裝 EF 17-40L mm


但又從下的產品說明給搞糊了,
以下是小弟從canon網站所copy的EF-S 17-55mm這支的產品說明:

EF-S 17-55mm f/2.8 IS USM

專為使用APS-C呎吋EOS 數位單眼相機而設計的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提供了相等於全片幅相機27.2-88mm的實用焦距。鏡頭採用了2片UD 鏡片、3 片非球面鏡片和為數位相機優化的塗膜,令它在f/2.8光圈和全焦距下都能達到L鏡頭的影像品質。鏡頭亦內置影像穩定器,提供了約3 級快門的穩定效果,配合f/2.8大光圈在弱光環境中使用,效果更加顯著。



小弟不瞭解的是,
既然這支是針對APS-C鏡頭所設計的,
不就是沒有所謂換算的問題???

那為什麼連專用的鏡頭都要特別去說明同等FF機焦段的多少多少???


我也很想知道這專業的常識~~




seiko0920 wrote:
3. 如果要去買書回來看的話要買哪種類型的書呢?



有空上網找這類的 不同焦距的比較照片 來看..


用 135膠卷 為準, 因為那是 底片時代的 市場最大量, 最多人用..

kaku.kaku wrote:
其實小弟也是被這種數...(恕刪)


把問題放大來看 小DC 監視器 望遠鏡 ……等,都是標示焦距mm!

牛角尖要鑽很久……
我覺得只擁有一台機身就不用理換算

會用到換算通常就是
有用到2台機身以上,而且片幅不同
比如說全幅機鏡頭通常較貴
自己常用的鏡頭買好一點的,假設是24-70mm

其他焦段你不想花大錢,也不想在外面換鏡頭
所以買一台m43來補焦段,就要換算一下
像是補一顆40-150mm,相當於35mm相機80-300mm大範圍

應該是這樣,我也是非專業...kit鏡就夠用的。
完全沒有必要去換算。

在台灣的人,買東西用台幣,你用得很習慣,不必換算成美金,再來看價格。

出國去美國,看到的標價,你可能會需要換算成台幣,去感受一下價格的高低。

不管手上有幾台相機,都不用管這個問題。


相機的片幅很多種,120,4x5,135,aps-c,沒有什麼誰是誰裁切這種說法。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tingtin wrote:
有用到2台機身以上,而且片幅不同...(恕刪)

我就有兩種.....
但我從來不去換算這東西
鏡頭也共用,只要知道裝上去焦段不同就OK
算這麼仔細,除非學術專用....還真不知道一般人知道要算這麼清楚幹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