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光元件尺寸,ISO值,快門,光圈的觀念錯了嗎?

以前用底片的時候,
感光度會有一些標準,
但評量方式可能有些不同,
比如德制,美制,日制那些,

這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底片生產出來跟制式標準不準,
這種底片測光不準,
可能不會有人買,

數位產品誰還在乎別人訂定的標準?
ISO國際標準組織訂定A是國際標準,
但F廠商覺得A+才是他們的專業所認定的最佳值,
誰還鳥什麼國際標準?

有聽過誰在講他們的相機是通過ISO亂七八糟號國際標準認證的嗎?
nonmen wrote:
曝光級數值(在T-stops中的T指transmission,...(恕刪)


Dxomark的評測就有transmission
鏡頭的透光性指數

所以不同鏡頭的透光度就差很多
不同相機亮度差異,不能全算在機身的帳上

聽說電影業很重視所用的鏡頭的T-stops
換鏡頭時好像不能用差太多的
否則要維持相同畫面亮度
iso快門不能變
若腦筋動到光圈,就會造成景深明顯的變化
若導演要求景深不能變
那就無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