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仔 wrote:夜市人生 VM 35/1.7 夜市/菜市場 也是觀察人的好地方...(恕刪) 這張平凡的照片,雖不是什麼"國外大師"的作品他只是一個社會角落裡,微小平凡的小人物,認真的在過生活,沒有牢騷,沒有抱怨,只有為了生活而努力...只要你用心去觀查...卑微人物身上所發出的光芒,也是可以撼動人心的~!
locuscc wrote:雖然評審這種東西主觀的影響很大,不過這幾位在街頭攝影方面的資歷應該是相當夠的...(恕刪) 這些評審我一個都不認識,倒是大大的作品我覺得也不輸給這些得獎者。想聽聽大大評論一下這些照片之所以可以拿到前幾名的原因。 並非要戰,只是覺得透過討論,甚至是爭論,可以了解一下到底這些照片是少數人的孤芳自賞,抑或能激起普羅大眾的共鳴。我曾偶遇一個業餘攝影師,加他微信後,常看到他發表一些讓我驚為天人的作品,有街頭的,有意象的,大都是很簡單的接頭拾景。他讓我了解到天賦跟庸才,差距有多遠。但是別人是否有跟我一樣的感覺,我就不知道了。
death0101 wrote:這張平凡的照片,雖...(恕刪) 這張我還滿喜歡的。場景是大家所熟悉台灣特有的夜市生活樣貌,而照片的焦點自然是落在做功課的小女孩身上。有點意思的是,前方一位成年女子一樣綁著馬尾,連側身的角度也類似,隱隱帶出兩代之間的連結(雖然事實未必是如此,但這並不重要。)如果要我提建議的話,我會認為前方的三個交疊的人物稍可惜了點,最好能只有綁馬尾的女子入鏡。就構圖而言,最左邊的背影以及馬尾女子後方的人物無法為這個畫面加分,反倒有點干擾了視覺上的主題。如果沒有這些干擾,這張照片會更有力量。另外一個小問題是,我可能也會試著往左移一點再拍,讓女孩的臉孔與燈泡可以錯開。當然,這純粹只是我自己個人的看法。
打鐵匠 wrote:這些評審我一個都不...(恕刪) 謝謝打鐵匠兄,真的不敢當。我接觸街頭攝影的時間才一年多一些,自知拍的質與量都還不足,也沒投過這些街頭攝影比賽。這些入選的照片我也並非張張都認同,不過我認為評審的品質大致上是不錯的。要仔細評論照片要花一些時間打字,或許打鐵匠兄挑出一張照片,我試著說說我的看法如何?我有試著去上台灣攝影學會的網站看照片,真的覺得調性上有相當的不同。舉一點來說,許多人在台灣拍人文紀實,常常掉入一些既定的主題窠臼中,例如廟會民俗等,而且大多只著重在畫面的美感。倒不是說不能拍,只是雷同性過高的話,就不是那麼有意思了。至於那些擺拍而得的照片,就更不值得評論了。不過網站上我也有發現少數幾張我認為拍得很好的照片,只是數量不多就是了。
locuscc wrote:這張我還滿喜歡的。...(恕刪) >前方一位成年女子一樣綁著馬尾,連側身的角度也類似,隱隱帶出兩代之間的連結(雖然事實未必是如此,但這並不重要。) +1這就叫構圖, 要稱節奏, 韻律也行. 也覺得這張是好圖.>常常掉入一些既定的主題窠臼中 +1此點大概很難改變了, 也叫樣板, 英文稱做 cliche, stereotype.第三名美國 Aaron Berger 那張是有構圖的, 而且構很大, 但有點勉強, (圖小也看不清楚), 所以效果就差了一點. Aaron Berger 連結中部分街拍照片同樣的也滿牽強的, 刻意想拍到好照片, 有時適得其反.只是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