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07] 輸出/裱褙心得第二版

我看過好鏡頭加上好底片135仍然可以放到40吋OK.
樓主!您有沒有聽到Canon EOS 1Ds Mark III 在呼喚您的聲音..... 2100萬像素...
不過我想您現在可能在等A900的2490萬吧.....

我個人比較懶,都乾脆拿去給人輸出,自己公司有百萬級雷射打樣機,不過那是for 印刷機設定,且色彩我還是覺得相片噴墨印表機比較漂亮....
自己再搞個輸出端設備實在很佔空間與金錢,不過樂趣不一樣啦!
厲害...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過程又詳細,伍分奉上
我以前自己買紙回來裱褙,才搞六張就放棄了
相片還不是自己輸出的

文包兄真是用心啊...什麼時候再開展啊?
我是Hiroyuki
ferrari3602 wrote:
你好 請問你一個原廠墨水一個多少?你那台好像是9色分離 ,一個80CC你的以用多久啊!輸出品質與照相館有何差別.


剛裝上去的時候. 導入管道時墨水大約耗去1/5左右. (究竟是本來就沒滿還是怎樣的我不確定)
用到目前. LK淺灰這一色用最多. 約還剩一半.
似乎比想像的耐用

雖然說是九色分離. 但如果要把亮光黑切換到消光黑.
機器會跑很久的動作
我懷疑似乎是把亮光黑墨水傾倒到海綿裡.....再填充消光黑墨水進管線
這樣誰敢沒事切換來用阿!!!

至於價錢....問EPSON經銷商說一隻墨水夾1600 那要八支全換的話不就
還是先不要想那麼多好了
至於輸出品質. ultrachrome K3墨水的威力已廣獲世界各地專業影像工作者的肯定
跟相館相比的話. 畫質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在成本. 相館會比自己輸出便宜

iamina wrote:
我是pp相紙,在下是從事大圖輸出的,所以才有這麼便宜的價格,不然a2大小的,市價約一百二到二百一都有,
如果是普通的紙拿來印相片那會滿慘的,不過文包兄以個人輸出來講設備真齊全,切割墊,冷表機,冷表膜都有了,不知下次會不會出現二十二吋的e牌繪圖機


喔喔. 原來您是職業的.
我這土法煉鋼的兩把刷子算是獻醜了.

事實上. 我對痛車....或是痛電腦機殼
很有興趣
有想來試試看
如果以後有大圖輸出方面的問題, 不知方便請教否?
感謝

phuang3 wrote:
我看過好鏡頭加上好底...(恕刪)


這個標準可能因人而異.
就我見過的攝影展作品. 135放到8x10還可以接受. (這邊要推一下達蓋爾. 他們手放的水準真的很好)
135放到12*16還能維持清晰度而沒有顆粒的. 我個人是沒有見過
所以如果沒有其他特別要求的話. 135我就放到8x12. 要更大的尺寸我會用120拍

一點個人想法.

好野狼 wrote:
樓主!您有沒有聽到Canon EOS 1Ds Mark III 在呼喚您的聲音.....冒汗 2100萬像素...
不過我想您現在可能在等A900的2490萬吧.....很樂

我個人比較懶,都乾脆拿去給人輸出,自己公司有百萬級雷射打樣機,不過那是for 印刷機設定,且色彩我還是覺得相片噴墨印表機比較漂亮....
自己再搞個輸出端設備實在很佔空間與金錢,不過樂趣不一樣啦!


1Ds, A900那種東西已經遠超出我目前可以負擔的程度了 ~~
人窮就不能想太多. 把自己手上的器材盡力發揮才是正道

hiroyuki2243 wrote:
厲害...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過程又詳細,伍分奉上歡呼
我以前自己買紙回來裱褙,才搞六張就放棄了
相片還不是自己輸出的orz

文包兄真是用心啊...什麼時候再開展啊?


感謝回應

之前跟朋友辦聯展. 其實算是花錢買一個經驗.
從拍攝. 到輸出. 到表框. 到展示. 場地佈置. ...一個完整流程的經驗.

很多事情. 沒有自己實際嘗試過一次. 不會知道裡面的細節和差異在哪裡.
像大尺寸和小尺寸的影像. 觀賞方式. 視覺重點都不同. 影像內容必須有相對應的改變.
影像與影像間的順序. 閱讀節奏也是個重點.
裱框. 場地燈光. 作品標題和解說....有很多東西不去做就不會知道. 只要作了經驗就是你的

會決定自己做輸出和裱褙. 也是因為那次展覽的緣故.
因為那次展覽. 我才知道那家藝廊其實不會裱照片
這種事情除非自己親手處理過. 否則也不會知道該去要求. 以及該怎麼去要求.

後來我也發現. 有些攝影展. 甚至可能是頗具知名度和規模的攝影展. 有些其實裱褙也沒有做好.

那如果作的很好的. 就趁機會觀摩筆記起來
一般而言. TIVAC和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攝影作品. 大多都是無酸裱褙. 並加鋁框和玻璃
水準很穩定
頂級的大概就要做到那種程度吧. 我想

所以....等作品掛大張也可以上的了台面. 以及有錢可以辦展的時候. 再來考慮吧
我覺得 .......

還是送去洗比較便宜
有快又好

噴墨最怕噴一半突然一條沒噴到
文太說,沒輸過就不用改
文包 wrote:
剛裝上去的時候. 導...(恕刪)

不過自已輸出的話,色差比較好掌控,公司的lcd有用輸出校正器校正過 色彩幾呼非常接近噴出來的色彩,不過一套設備跟校正lcd的校正器貴上不少,最近因為常去送洗的那家相館,色差對比問題差太多了,所以就在幾家相館輸出同一張相片,果真色差非常的大,比較的相館有采風,小七、跟爵士,出來一看,真的對采風的色彩感到失望,
專門路過 [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08/2267155222_fb9c3bbc84_m.jpghttp:
我用的是r2400,9色分離,改填充試墨水,總共花4萬多,a3+大概可以印100張加上三鈴相片紙成本大概100元,墨水含紙的錢,我一開始剛裝填充試墨水時,才了解色彩管理的重要性K3的墨水我還有一組未開封,文包兄如果
你需要便宜賣給你,其實我自己輸出經驗,好相片,即使600萬畫數的300d印a3+,還是很漂亮
joseph tseng wrote:
我用的是r2400,...(恕刪)

跟據我的經驗,六百萬畫素的D50加小黑三,輸出到A1也很漂亮,基本上好的成相,有時比高畫素但成相差的還有辦法輸出更大的照片
專門路過 [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08/2267155222_fb9c3bbc84_m.jpghttp:
ferrari3602 wrote:
你好 請問你是用原廠...(恕刪)


如果在意保存時間的長短,當然原廠墨水會比較適合,成本也較高。

如墨水覆蓋率較高,可以用每才0.8~1cc的墨量計算,比較準確一點。
joseph tseng wrote:
我用的是r2400,...(恕刪)


R2400與Pro 3850的墨水是不相容的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