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 淺景深、大光圈、長焦、壓縮感 的迷思 (轉自-影遊樂園)

鏡頭帶出門我就五體投地了。網格變焦版參考
GPS死嫩B wrote:
你看看你用135mm(恕刪)

这样理解:
135mm:树叶在画面里大小是a,景深导致树叶大小x2,看起来效果是2a
300mm:树叶在画面里大小是2a,景深导致树叶大小x2,看起来效果是4a

景深导致的模糊效果是一样的,看起来300mm树叶更大,其实是因为焦段的压缩效果
jenhoxen wrote:
景深只和兩件事有關係(恕刪)

你的意思是外在因素都一樣的話,不同焦段同一光圈會有不同的曝光度?
麻煩好好看一下我請問樓主的問題,我在講模糊嗎?你要不要看看樓主用135mm跟300mm拍的那一張比照圖地面確定一下景深?

wingc0810 wrote:
如果改變焦段,光圈不變,同時改變距離,以使得目前物在畫面中大小一樣的話,其實景深近乎不變
綠蟾蜍,綠蟾蜍,塔綠般最愛綠蟾蜍
wingc0810 wrote:
前言:這篇會說明 淺(恕刪)

300mm的浅景深光是看就醉了~愛死惹~~~
生死只是件閒事
GPS死嫩B wrote:
你的意思是外在因素都(恕刪)


同样位置300mm稍微浅一点,如果还有区别,那是拍摄角度的问题了





保持主体构图的话景深范围差不多是一样的
理論上好像是對, 最近也有人提出 Nikon 的 58 F0.95 可比 200 F2 更能拍出淺景深

但實際上卻有限制與偏差, 因為不同鏡頭, 焦距在近距離放大率並不一樣, Nikon 小黑6 與 小黑 7 同在 200mm 拍出來實物大小已不一樣

以樓主 135mm vs 300 mm 為例, 以135 mm 拉近拍攝距離到主體人像大小與 300mm 一樣大時, 景深範圍不一定剛剛是完全相同. 可能需要走得更近 (或更遠) 才能令景深範圍完全相同, 但那時候主體人像的大小又變得不一樣 , 視乎兩者 300 / 135 所使用的光圈. 那最後還是受限制於鏡頭可用的光圈的相對比較, 如果300mm 所使用的不是 AFS 300 2.8 而是傳奇 AI 300 F2, 又或最平宜的 AFS 70-300G F3.5- 5.6, 結果又會不會一樣 ?
crossmatch wrote:
理論上好像是對, (恕刪)


如果想了解 焦段/對焦距離/光圈 對於景深的影響,可以找個景深計算器來玩一下(樓上那個好像就不錯),試幾次之後就會很清楚了。關於這個部分,背後有明確的物理規範,雖然鏡頭本身可能存在差異,但具體還是離不開本身的物理現像。

關於那個鏡頭的景深可以達到多淺,對於實際攝影而言意義不大。因為對於真正拍攝的人而言,往往受限於主體及構圖。而所謂的極淺景深表現,經常被商家及推銷媒體炒作,但實戰的時候,通常並不是太重要,但只要認清拍攝的用途,其實並不容易被誤導。

我們先不討論300mm f2.8 或 300mm f2.0 也不討論 58mm f0.95等鏡頭,反正真正用過來拍攝的群眾不多。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就討論常見的50mm f1.8 和105mm f2.8,假設分別是Nikon 50mm f1.8 G 及 Nikon 105mm f2.8 G macro,兩者最近焦距離分別為 0.45m 及 0.31m,那麼理論上Nikon 50mm f1.8 G 可以達到的最淺景深(合焦的區域)是3mm,而 Nikon 105mm f2.8 G 則是 1mm。盡管 Nikon 105mm f2.8 G 可以達到更淺景深,但不一定就是較好的選擇,因為那是指拍攝1:1的微距情況下,可能並不附合實際拍攝需求。簡而言之,景深極淺,對於真正在拍攝的人而言,並不是太有意義,倒反是那些沒在攝影的商家喜歡拿來炒作討論,千萬千萬要認清。

而對於較長焦段的部分,例如300mm,由於壓縮感較強,所以就算光圈不是很大也好,也可以達到相當的主體背景分離效果。
wingc0810 wrote:
如果想了解 焦段/對(恕刪)


樓主我用你說的景深計算器來舉例

左邊是35mm F5.6拍出100%所需距離是2.479m, 此時景深範圍是1.79m
右邊是180mm F5.6拍出100%所需距離為12.75m, 此時景深範圍是1.61m

綠蟾蜍,綠蟾蜍,塔綠般最愛綠蟾蜍
樓主似乎忘了把夜拍、低光源環境的需求考慮進去...
還有...以人像觀點出發的話,
長焦鏡頭真的不太適合拿來拍人像(對一般人而言),
攝影師距離model太遠了,互相對話可能需要使用到對講機了...
發文自帶酸性體質的人還真多
樓主對原理的解說我完全認同,但對於商家陰謀論我是覺得沒那麼誇張。

當在室內近拍時,很多時候環境並不容許你拿長焦鏡拍。要某個程度把背景虛化就要靠光圈,總不能拿個135mm在餐廳拍菜吧...景深變太淺的問題就得要靠拍攝手法去彌補,光圈在這邊就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焦段/光圈都是拍攝時的輔助方法之一,兩者相輔相成也各有利弊。我是有f/1.8的定焦、拍街景時也常開到1.8。很多時候景深並不是大問題(有些都在泛焦距離外),光線不足反而常見。對我而言,光線不足下光圈會優先於ISO。

要不要追求大光圈是見仁見智,雖然我不會買但也不認為買到1.4甚至1.2有什麼商家陰謀、多數是基於自己需求的取捨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