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類的話秦愷老師有一本藍色封皮的廣告攝影實戰手冊對初入門的人來講很實用,可供參考。
如果是拍給餐廳或是美食雜誌的食物,其實需要準備的東東還蠻簡單的,入門級的兩盞燈加上控光幕(如自製的描圖紙牆)及白色反光板(可自製摺疊式的)就成了,像壹刊的美食就拍的不錯,可以去參考它的光法跟構圖,有45的話要極盡景深燈可能要出力大一點的,至少要600W以上,拍食物的話燈的色溫很重要,太黃容易看起來很不好吃, 太藍了沒食慾,所以選擇燈的色溫很重要。
-------------------
http://ngarux.pixnet.net/
噗浪:http://www.plurk.com/ivanduk
不過,照片拍不好, 哪裡人會贛搞,貼照片出來要先做心理建設 ^^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msglist.asp?searchitem=%B0%D3%AB%7E&id=B04&go=GO
貧民級 攝影棚
http://www.wretch.cc/blog/ms63/16033545
大家用的都是描圖紙 或珍珠版 幾十元紙
節能省碳 太陽光是最好光源來源
yoks88 wrote:
yansson看過你...(恕刪)
哇~才一天就這麼多熱心的前輩提供非常受用的資訊
正慢慢消化中,甘溫阿~
其實我中年失業後工作一直不穩定,雖然以前也想過從事商攝,但那時還是底片為主,門檻更高
生意也沒有門路,就怕血本無歸而作罷....
最近遇到一位原本開咖啡廳,轉職一年商業設計而且生意不錯的朋友告訴我,
本地只有一位專業商攝,case多到拍不完,朋友的案子目前也都丟給他拍,
如果我想從事商攝,朋友就把全部的case都給我做...
我想...現在都數位了,拍照幾乎不用成本,又有現成的客戶在等,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一開始的商品應該是蜜餞、名產、麵包、蔴糬....之類的,應該不會很難吧

請問拍這些商品的話,哪一組棚燈適合??
色溫很重要
所以棚拍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那幾盞貴死人不償命的燈
嚴謹一點的攝影師還要不定時拿色溫表去測量燈的色溫有沒有跑
保持每盞燈的出色一致
拍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適用燈種
以前稍為專業點的至少要備妥tungsten和monolight兩整套
拍攝細小東西的還要具備一堆點光源
專業不專業差在哪?
就是燈光的控制能力
哪盞燈照到哪~不能照到哪~哪邊該遮掉些
哪邊該多點光~哪邊該硬~哪邊該軟
出力該是多少~角度應該是怎樣
每個細節都是考驗攝影師的能力
黑棚軌道布幕背景
一張照片前前後後花個幾個小時甚至幾天設棚都算是正常
---
照片校色方面
數位相機不管做的怎麼好
就是會有色差
去拍看看桃紅~桃紫就知道
所以螢幕的校色要精準
只要是"號稱"專業
麥金塔通常就是不二選擇
像我這樣不專業
PC加減用至少也要用上EIZO或是其他色彩比較準確的螢幕
商品拍攝後用標準色溫燈照著
在螢幕上仔細調整影像成要求的色彩
看的懂得人自然知道光是這一小段落就是多少時間和金錢
那些沒關係只差一點不用管的人
拍一輩子一百兩百的照片還是不會理解什麼叫專業
---
輸出對色方面
我自己買的那套Spyder3 studio
勉強只能稱的上堪用
真的要說專業校色~這套還是差很遠
那種說"跟印刷廠螢幕校成一樣顏色"的笑話一點也不好笑
因為這種人肯定沒去過印刷廠
印刷師傅是看打樣對色~不是看螢幕
這個問題牽扯到的是演色性
螢幕上看的跟印出來的色澤絕對不可能完全相符
師傅沒空也沒時間在那跟你對著螢幕慢慢看
所以要"印樣"
專業打樣機一台動輒幾百萬~有沒有必要?
一樣是看"專不專業"
以前要印刷時都得如臨大敵
在印刷廠一站就是一天兩天
每隔三五百張就要抽張出來對色對網紋
這個叫"負責"
不過這也不是攝影師的工作
(這段其實是設計公司的工作)
---
所謂專家
就是在每個環節都有其專業
那種看人行醫三天~就自稱華陀再世的人
當笑話看就好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ankochiu wrote:
ivanduke說到...(恕刪)
+1
商攝只有在氣氛的表達能是主觀的, 其它的商品材質, 商品外觀, 商品顏色等等, 都是要盡量忠實於原物的.
不然人家廠商花幾個月設計研發, 花動輒幾百萬千萬的生產線來量產, 最後銷售端卻毀在一個以為有蔡司有窗口有自然光源有腳架有描圖紙的人手中, 那之前一切的一切豈不白做了?
因為老闆要賣出他的優良產品, 因此拍攝者也因收了錢要把產品的優良傳達出去.
拍好玩的? 腳架描圖紙蔡司都不用啦, 反正自爽怎樣拍都自己強說好就可以了~
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深, 隨便講講真以為點破什麼行業祕技, 真是貽笑大方了.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