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要多藍? 兼論後製

prolineyenli wrote:
看了一下dslr拍的天空+白雲 那個白雲的白中細節都不見了... 可能是數位特性與鏡頭造成的! or後製造成...(恕刪)


仔細看看29樓的第一張照片,
白雲細節不見,但石獅口內的黑色陰影卻並非一片黑,
這是測光和反差設定的問題,
無關數位或底片…

r121 wrote:
世風日下真真假假有些...(恕刪)


用 RVP 跟 E100VS也是可以拍出你說的那種爆掉的顏色...

楓葉紅的不輸 DSLR後製出來的 天空藍到有點發黑一樣....

就算底片也是有人靠沖片或增感在調....後製要怎借定...真的很難

你玩蔡司應該知道CONTAX +AGFA也是拍出來會爆掉吧...所以說你說這種很難借定呀.

拍的人高興就好.如果每個人拍出來都一樣. 那有什樂趣可言

dino1234 wrote:
個人有點不解,只要從螢幕上看到的一切影像,必然是數位影像,是數位就是0與1的排列,就能夠用軟體來處理到想要的那種風格,那有數位藍這種名詞? 難道O記數位相機,不是用數位的方式在演譯色彩?
我發表這篇文的目的,只是想闡明,沒有O記藍這種事情,數位時代的顏色,端看軟體的功能及個人數位影像功力的大小而定....(恕刪)

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看
Olympus的管理階層人士曾經表示其數位相機有針對藍色的色彩表現作了特別強調的處理
因此可以理解Olympus的使用者確實比較容易透過機身設定的方式直接拍出濃豔的藍色
理論上數位這種0與1的組合只要肯花心力和時間都可以調整成完全一致的排列方式
但現實生活裏人類的心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
在此條件之下
感覺上Olympus相機的使用者拍出濃郁天空藍的照片當然就比較多
久而久之可能就形成一種印象
口耳相傳之下也許就演變出「O記藍」這個名詞了
它所代表的也許不僅是一種色彩詮譯方式
同時也是一種拍照的風格或習慣了
prolineyenli wrote:其實底片中 使用e100vs與rvp50 它們的藍真的很棒!(個人是很喜歡啦!)
看正片更是好看! 掃描後就差了點.......(恕刪)

rvp50的藍真的很漂亮

小弟再把以下這套圖拿出來獻醜一次好了
這是之前為了想瞭解O記藍與底片藍之間的差異性所作不甚嚴謹地試拍
取近似的構圖同時以E-510及RVP50底片各拍一張
由於等效24mm的視角下E-510的4比3畫面和底片的3比2畫面涵蓋範圍略有差異
故光圈及快門雖為近似的設定但小有差別

以下皆僅縮圖銳化

1、RVP50 in OM-1N with Olympus ZUIKO 24mm F2.8


1、E-510 with Olympus Digital Zuiko 12-60mm F2.8-4


2、RVP50 in OM-1N with Olympus ZUIKO 24mm F2.8


2、E-510 with Olympus Digital Zuiko 12-60mm F2.8-4


3、RVP50 in OM-1N with Olympus ZUIKO 24mm F2.8


3、E-510 with Olympus Digital Zuiko 12-60mm F2.8-4


4、RVP50 in OM-1N with Olympus ZUIKO 24mm F2.8


4、E-510 with Olympus Digital Zuiko 12-60mm F2.8-4


5、RVP50 in OM-1N with Olympus ZUIKO 24mm F2.8


5、E-510 with Olympus Digital Zuiko 12-60mm F2.8-4


6、RVP50 in OM-1N with Olympus ZUIKO 24mm F2.8


6、E-510 with Olympus Digital Zuiko 12-60mm F2.8-4



dino1234 wrote:願吾輩愛好攝影者,即使知道數位的無情,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內心還是藏有豐富的情感的....(恕刪)

dino1234兄說的很好
攝影從心不從物
不論是以熟悉機身的優缺點和限制並善用它來拍出想要的照片
或是透過軟體調整來達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要被方式所限制了
表達出所想要表達的內容才是重要的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elf0724 wrote:
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看...(恕刪)


elf0724兄
你很有實驗精神 這一系列的比較測試圖(如有原圖大小比較那更好了!) 讓大家更加了解差異....
1.數位與底片對於藍的表現 個人還是覺得底片表現得更好 感覺O記藍有點像nikon dslr一般 偏青!
2.我的底掃是nikon 掃天空時也會稍稍偏青 事後調整RGB就是調不回原本正片的那種藍 很困擾!
3.白雲的細節... elf0724兄的rvp照片 看到如此的白雲細節 想必原片一定更加有層次...
在我的映像裡(網路看過的照片與自己dslr的經驗).. dslr對於高亮部的細節表現一直不佳 例如白雲的細節常糊掉
4.鏡頭的影響... 高光部的細節呈現 zeiss鏡頭比起nikon鏡頭(以前使用nikon)表現要佳

我還是認為對於攝影很有興趣的同好 不訪多去各地區有名氣的相館走走... 看看別人大尺寸的作品輸出
我常去台中''金霏林'' 那裡有很好的放大機鏡頭 放出來的照片 和螢幕小小的照片差異很大的!
那些放相的前輩都是'''傳統派的啦''... 但傳統好在哪裡... 你就親眼去瞧瞧了!

前天打烊後去''金霏林'' 老闆拿2張洗出來的作品給我看--人像照 一張負片拍的 一張是數位拍的
拍攝條件類似 但在高光部(白色衣服紋路)的細節呈現 數位照的就是較糊了點!

ps.數位趨勢擋不住 哪裡利潤高 廠商就往哪裡發展 所以在還可以使用底片的時代真的很幸福!

獻上一張''晴空白雲の玉山杜鵑'' (點圖才會變成原圖大小)



prolineyenli wrote:
很有實驗精神...(恕刪)

prolineyenli兄您好
這一系列照片小弟也是比較喜歡底片拍的
手邊原圖還是比不上直接將正片放在燈箱上觀看的感覺
細節部份經過掃描多少有所丟失
但正片上白雲是更有層次的沒錯

小弟是從DSLR入門再回頭玩底片
使用過幾款底片總帶給我不同的驚喜
所以很認同prolineyenli兄所說「還可以使用底片的時代真的很幸福!」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elf0724 wrote:
小弟是從DSLR入門再回頭玩底片...(恕刪)


那你真的有體會到傳統與數位的差異...
好多年前學攝影從底片開始 一段時間後也玩DC 後來2003年吧! 買了canon 300D
發覺還是比不上正片的感覺.... 一直到現在就很少在使用dslr了!(有台nikon D40 拿來拍拍生活照或給家人使用)

數位發展很快... 如可以達到自己的需求 當然也會改數位... 因為方便多了!
evobrianchen wrote:
用 RVP 跟 E100VS也是可以拍出你說的那種爆掉的顏色...
楓葉紅的不輸 DSLR後製出來的 天空藍到有點發黑一樣....
就算底片也是有人靠沖片或增感在調....後製要怎借定...真的很難
你玩蔡司應該知道CONTAX +AGFA也是拍出來會爆掉吧...所以說你說這種很難借定呀.
拍的人高興就好.如果每個人拍出來都一樣. 那有什樂趣可言


底片沖掃印出來看起來"爆掉"... 這都是調過的 或所謂討喜化 風格化 或是數位化不當所致!

所以我說真真假假 很多人都分不出來

AGFA會爆掉
我想你說的是該廠底片嚴重的色偏問題吧 (color balance)

"拍的人高興就好"
是的
不過 切忌捨本逐末
elwynn wrote:
白雲細節不見,但石獅口內的黑色陰影卻並非一片黑,
這是測光和反差設定的問題,
無關數位或底片…...(恕刪)


這是目前 Olympus 入門機的寬容度問題.
好吧

有一好沒兩好
既是限制了就只好接受

咱就乖乖的練基本功
他日晉級傳統開眼界



感謝分享
[color=blue]滑翔就是擦掠之後 再迴旋[/colo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