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9999 wrote:散光..和星芒..有一個共通點..光學繞射原理散光..經過散光鏡片..修正光線弧度使光線聚焦在同一點(恕刪) 由散光的解釋清楚的說明散光沒有繞射,僅是改變聚焦路徑而已. 這...有點.....
但是有個小問題,看不到是很難證實它是繞射對吧.單孔繞射強度跟孔徑大小,有絕對的相關性,高中教過了.繞射可以沒有孔徑,但一定需要邊界(像不透光的任意形狀平板),否則路徑積分的貢獻會為零.所以只要有 eage , 就可繞射...剛好跟Diffraction-limited最後的結論互補.(這裡我想順便機智問答一下....請問,在什麼情況之下 lens or pupil 繞射無極限?)這裡我想引出的是, 瞳孔是有 edge 的.因為針孔在古典光線直行的原理下,通過針孔的被唯一的對應,所以成像時沒有其他路徑光源疊加,可成清晰影像.(針孔需小到大過Diffraction-limited時成立)這裡我想引出的是"相位疊加"的觀念. 因只要有eage 存在, 繞射必存在. 但由於相位疊加(嚴謹一點還要加上振輻)平均掉了.導致看不到.Laser兩大優點,單頻和高同相位光源 ,極小的beam有極高的亮度.正解~!我想引出其中一個優點, 相位同步...因為波長短一些,繞射限制小一些.鑑別率自然高.這裡是幫助思考light source的特性.因為鈉燈是線光譜的光源,單色性高,繞射時亮暗紋會較清晰.汞燈的光譜較寬,較接近白光繞射,繞射亮暗紋較不明顯.(不是指星芒多長這現象喔)這裡我想引出光譜 peak 的特性, 汞燈雖存在的光譜 peak 沒有鈉燈那麼尖銳, 但至少比一般light source尖銳.相對比一般light source較容易看到繞射.要證明咪眼看到是不是星芒,必須先觀察繞射紋,有嗎? 其實scattering也可以看到一絲一絲放射發散的線.瞳孔的尺度其實難滿足繞射條件,所以真相是??? 會不會跟Fraunhofer diffraction和Fresnel diffraction有關呢?看閣下的回答, 感覺也是光學背景的人...是不是同領域呢?閣下要的應該是比較精確的證明...如果是,可以去問...他....曾經我在修傅光的時候他有證明過這件事.如不需要精確證明,不妨參考我的粗淺解釋.....首先,不一定要把重點都放在 scatter , edge.如果 light source 相位同步距離夠長, 比較寬的 raster 一樣會繞射. 一樣可以看到干涉條紋.例如前幾年, Laser TV 在實驗室生的時候, 就一直無法解決干涉條紋的問題.因為light source 太適合干涉, 所以打到一般的物體上,隨便一反射就有干涉條紋了.對於構成影像是很大的阻礙.或者閣下也可以做個實驗, 在暗房拿雷射筆打水泥牆,拿張紙看反射. 那一點一點的反射光就是干涉極大.所以說, 鈉燈的peak 剛好在瞳孔與睫毛眼皮這個複雜系統的couple 之下, 恰恰好會有繞射...那我們都學過, 會繞射表示也可以干涉....印像中,只要把鼻頭的油抹在車窗上,經過路燈都可以看到一絲一絲放射發散的光線,但這繞射嗎? 感覺有點瞎.這應該是單純的折射, 所以我一開始有說"看到的很像的現象, 成因不一定是同一個."或者細部推論, 油膜厚度如果跟1/2波長相近, 應該也會干涉...或者塗過去的油拉出類似光柵的結構, 也是有可能....參考參考...
那我也來鬼扯一下....肉眼有關機嗎~或是停止曝光嗎?或許有人會說有~因為我們會眼皮會不由自主的一開一關...OK~那所謂的肉眼長曝存在嗎? 不存在.....=.=但我們有另一個像機沒有的"視覺暫留"功能這算是多重曝光嗎? 有點像~又不太像......因為這跟腦袋有關係~這又要扯到大腦了......相機有大腦嗎? 或許有人會說有OK~那相機大腦強? 還是人的大腦強?勝負出來了......扯完~下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