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xphoto wrote:這些的作品.假如說在...(恕刪) 我覺得可能會很慘甚麼光線不均甚麼後製等等........總之就是又被一堆嘴巴照相的所占領我覺得這位也不錯http://www.flickr.com/photos/rebba/sets/
首先,謝謝羅傑兄大方分享.....如果有去現場看展的朋友一定會了解,大衛‧拉夏培爾的作品後製肯定比前製少很多很多他的作品前製之強,甚至讓你搞不清楚是前製還是後製(全是花大錢砸出來的)還有他的作品想表達的含意...更是深不可測無意筆戰,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你也可以不認同我覺得很多老前輩之所以反後製,是因為很多攝影玩家把設計跟攝影分不清楚台灣有些業餘攝影師的問題出在,後製玩得太過火了,使得作品顯得浮誇....就像寫文章詞溢乎情一樣多看作品,多多思考,多多充實自己,會比多拍照有用些.......
不繫之舟 wrote:首先,謝謝羅傑兄大方...(恕刪) 有他創作過程的資料嗎?聽你這樣說應該很了解他的創作過程期待分享很想了解何謂設計何謂攝影舉對岸當紅攝影師陳蔓他的後製是出了名甚至是用ps幫模特兒上妝他的作品是設計還是攝影期待的解答不繫之舟可以幫我問問一下你所認識的老師或攝影前輩有沒有辦法拍出來的人像不用華麗的後製作品放在網站上就吸引女生拿者鈔票請你幫她拍照的方法如果有一定要告訴我我也不想這麼辛苦感恩
selexphoto wrote:有他創作過程的資料嗎...(恕刪) 現場就有他的創作過程紀錄影片, 很完整的, 整個場景都收錄進來那段影片看完, 真的要佩服他的能耐了....他在前製作業時間, 相信要比後製時間來的更多單看他拍攝期間的佈光, 安排人員, 就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很用心於前置作業的人前置作業的投入, 跟後製是有點關連的, 後製沒有不好, 後製要多少也是沒有絕對只是現在年輕人一投入數位世界, 把前置作業跟後製作業混為一談了前置作業是要去構思自己要拍的作品要怎麼呈現,要怎樣的資源,怎樣的環境,要怎樣的佈光,怎樣的內容表達現在我們看到的, 都是沒有內容深度的風景人像照片然後只見到一張一張猛後製的圖片,卻少了那分精神把前置跟後製分開來看...前置作業就像是要寫一本書, 要先想出大綱還有內容, 然後要怎麼安排排版後製就是內容完成後的修飾如果不把前置做好, 就好像寫了一本沒人看的懂的書了...
這種作品表達的是攝影師的創作、想法、或更多涵意、或著他自己沒發現的地方等待他人來發現現在在創作上電腦上的後制能讓攝影師更容易表達心中想表達的..或許也根本沒想表達什麼,單純是很美的畫面,那就是一幅好的作品了。我之前也看一位攝影大師(台灣人還是大陸人我忘了),他是底片時期的大師..而他的作品也會利用暗房做影像合成只是現在科技進步了,暗房變電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