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oomi wrote:
而且光會運用大光圈淺景深的手法 其實sense很低

淺景深的展現 自然柔合即可 不論ff apsc 43 都辦的到 不需刻意追求...(恕刪)


好吧~我跳火坑來幫你按個讚一下 :)

因為我大概能理解您這句話的意思
意思就是並非指大光圈淺景深拍就是"低sense",而是指甚麼時候該用甚麼光圈拍才是正確的取鏡方法
如同我所說的"開光圈拍是直覺~懂得縮光圈拍是藝術"


不過看樣子被圍剿是難免的了~~~ 您可要撐著:P
愈拍愈多後,自己感覺,景深不是愈深愈好,也不是愈淺愈好,"剛剛好"才是最好的.

樓上有位先進說得很好,只是太直接,以致被其他網友吐槽,但是我要說:您說得一針見血!

淺景深,花錢就買得到,但是構圖呢?光線呢?色彩呢?MD的姿勢引導呢?還有那顆真誠喜愛攝影的心呢?

不用錢的,才是最貴的部份.

jotaro133 wrote:
在DCVIEW看到某...(恕刪)
剛好奇的點進去看了一下....竟然是認識的....哈
jotaro133 wrote:
在DCVIEW看到某...(恕刪)



這種景深要APS應該長焦可以壓的出來吧

小白或小小白之類的 哈哈
首先我想先謝謝各位大大願意分享知識給小弟,真的是萬分感謝

我使用的機身是最近才購入的NIKON D7000+N16-85,目前是想購入NIKON 50mm F1.4D這顆鏡頭

我喜歡的淺景深並不是那種背景糊到看不出來在拍什麼的那種(奶油散景?),而是像連結中那樣利用適當的

景深來營造出人物在整個畫面中的深度,我的想法和tracer1000及taiwan23175大大很像~

目前爬文看來APS-C並不容易有寬廣且綿密漸層感的淺景深,像brexchen和麥爾斯桑兩位大大拍的都很棒

但是就像taiwan23175大大形容的那樣,全幅特有的"散景層次感"和APS-C利用長焦大光圈拍出的來感覺

還是不一樣,淺景深當然並不是好照片絕對必要的因素,但卻是每個人玩單眼都會想要去嚐試的一種特色吧^^

畢竟能讓不懂相機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用單眼拍的照片,或多或少也滿足了一些成就感吧

P.S 後來才看到scm0011大大的範例解說,真是簡單易懂,拍的也超立體的~讚喔^^
請問樓主,

這是你要的”立體感”嗎?? 我沒用過FF所以我不了解APS-C與FF的立體感差異...
不過400D + 舊百微的表現讓我很滿意...


pitty wrote:
請問樓主,這是你要的...(恕刪)


您好~我指的是有前中後景的淺景深,而不是利用近距離對焦造成的淺景深喔

不過還是感謝分享,我也沒用過FF機身只是看過許多前輩分享的美圖而已


有時FF 你不想拍奶油都還不行呢....好比拿著85mm 室內拍用大光圈..ISO已開到3200了

景深真的不是越淺越好或越深越好,真的是要剛剛好

最近用微距鏡拍小東西...FF的"淺景深"真的給我很大的困擾..縮光圈快門又慢得要命,非得要用閃燈呢,但人家水族館不允許你在那邊裝腳架開閃燈呀..

此外老實說,人像散景照看多了...真的有一種"膩"的感受...
不知道這是不是你要的感覺.... 光圈我忘了 應該是f4 or 5.6....


FM3a +ZF 25, 50, 85 +Voigtlander 125/ Marantz SA11S2 -TubeFan 2A3 -Stella Melody
我不確定拿FF會不會比較厲害
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電腦前爬再多文都不會讓你技術進步
多出去拍吧
相機是拿來玩的
考慮這麼多有意義嗎?
預算多少就買多少的東西
反正機身出很快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