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玩lomo就是比較個人自我意識的拍法,想到什麼就拍什麼,比較沒去想到基本構圖,表達出年輕活力,或許這也是一種風格,以輕鬆的方式看待圖片,或許..這也另一種不同的成長紀錄方式吧用後製改了一下Lomo風(抱歉學得不太像!!但是想要的是感覺~就是口中的fu)*1*2*3*4但是自己慢慢的感覺這種手法會越來越多人使用,所以想拍一些目前比較少人拍的(超級過曝?背景佔的比例超多,人小小的一點?呵呵..大家有別種想法嗎?)
Topman99 wrote:這個是我們學基礎攝影...(恕刪) 這樣來說好了,以往大家都知道飛機起飛前,除了直升機能垂直起降外,其他的噴射機都要助跑幾時公尺才能飛的起來...因為大家都尊循地心引力和當時現有的規則,所以大家都覺的飛機起飛時,一定要助跑(就像學攝影得要學會黃金取景....)(黃金取景的印象,只在於以往大家拍攝相片時,看了最能讓人接受的視角,所以叫黃金取景視角,大部份的攝影學會也會依法此法來延續攝影知識...)回到剛剛的例子...直到有一天,為了方便在航艦上起降的時效性,有一種東西叫...AV-8B垂起降的玩意兒......(阿諾的電影"真實的謊言"曾經出現過)打破以往要助跑幾十公尺才能飛的起來的神話...現在已經有人在研發F-35B的垂降戰鬥機了,外型看起來極像YF-22...攝影不斷的創新,有些東西要清楚,是因不同的場所,你要婚攝或廣攝拍成手震,失焦,模糊,取景視角不是正規的角度...除非客戶需求指定...不然鐵定要賠錢..你拍意識型態的攝影,手震,失焦,模糊,取景視角不是正規的角度,顏色對比調整到慘不忍睹...也許能增加另一種感覺...也就是俗稱的"Fu"...Fu這種東西,又很主觀,沒有一定的規範,就像LOMO攝影,對正規的攝影學會來說,LOMO跟本是來亂的一個攝影亂象吧...^^"有沒有注意到電影得獎的大部分是讓人看不懂的內容...要是以正規的說法,李安以前拍的意識型態的電影,通通不及格,因為沒幾個人看的懂....攝影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進步...遵循古代固然是對的,創新不一定就是錯的...這是我的看法,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我寫的比較粗略,希望能表達出我想解釋的感覺^^
目前只有ms63大大有大概瞭解到我要說的意思就最常見的DM廣告,像微風,SOGO都有定期的DM, 這類的DM照片, 如果是失焦晃動, 絕對是算失敗的那就不可能被用來印到DM上面,因為收到的人根本不知道這是賣什麼東西時, 就是不好的但是,又不是絕對的不可,可以是偏軟色調, 可以是LOMO風格這是因為要把商品推給觀眾,所以得有它一定的表現在早期的司迪麥口香糖的電視廣告,用的就是所謂意識型態形態....但是幾乎那時沒人看的懂他要表達的如果搬到現在這個年代再來播放,說不定還是一樣在ms63大大的中間這句話要是以正規的說法,李安以前拍的意識型態的電影,通通不及格,因為沒幾個人看的懂....不只是李安導演,蔡明亮導演的作品,更是令人摸不著頭蓄.....還有很多的導演,也是如此的拍攝既然我們看不懂了,又如何去說這個好,這個不好??是因為大導演我們都聽過了名字,還是為了什麼?同樣用來引申到所有這類的作品,又要如何去評論?從攝影,畫作,詩詞......都是一樣是跟著去鼓掌叫好,還是勇於說出自己的感覺?我沒有慧根,所以這樣的照片,一百張裡面,我可能連一張都看不懂看不懂的東西,我就沒辦法去說好不好這就得透過看的懂的人來幫我解說了...............
unny wrote:絕對是基礎但是不能說...(恕刪) 是的,就以藝術來說,我贊同您說的,這是不能用這種標準來評斷那麼,藝術又是什麼?往往大家嘴巴裡把看不懂的東西,就說是藝術,就是好作品,反正也沒人看的懂那是不是就會成了一種現象只要是這樣的方式去拍,就是好作品??只要說是意識形態,看不懂的人就是低人一等,因為看不懂只要是說我拍的就是意識形態,所以我就是高人一等,因為你們大家看不懂所以,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是好,為何好,既然不是用標準的基礎規則來看,那又是用怎樣的標準來看的?
插個話,李安的作品我從《推手》一路看下來,每一部都結構清楚、溫馨易懂,並不「意識型態」(如果你們指的是晦澀)。順便推薦大家去看李安早期的作品,好導演就是好導演,他在中影時期拍的電影就非常棒了。大家喜歡的美學類型原本就不同,王家衛拍的《阿非正傳》、《東邪西毒》夠晦澀了吧,影像風格也不符合傳統對美學的期待,但他與張叔平、杜可風確實拍出自成一家的風格。王家衛的出道作品可是很「正常」的電影《熱血男兒》(港片名稱:旺角卡門),這是一部劇情很普通的黑道電影,但是王家衛就是有辦法拍出不同的風貌。你可以說他對美學的詮釋不符合你的期待,但你不能說他的電影不美,因為確實有人欣賞這種風格。你看不懂,不代表沒人看得懂。基礎的美學規則當然重要,每一位大師都是從基礎開始學起,才能從紮實的基礎中破繭而出,自成一家。
Topman99 wrote:是的,就以藝術來說,...(恕刪) 奇怪的構圖, 可怕的躁點, 怪異的色調, 失焦, 完全的亂拍生活照....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說明這張圖的來由, 這些觀點是否是大家心中僅存的想法攝影不是唸法條, 要如何明確的來去作定義?觉大多數的人評價照片的第一要點是感覺吧如果照片都要經過層層關卡來檢視是否符合所有攝影規範....這樣拍出來的照片還會有什麼可看性?把微風扛棒的layout和文字都拿掉, 再把一年份廣告照片的全部放在一起除了比較MM美醜和表情動作外, 有人會觉得那是"好照片"嗎?但寫真攝影不代表攝影的全部, 為什麼偏偏要拿寫真照片來和新聞照片相比呢?黃金分割是一個構圖的安全作法, 但不太表所有照片都一定要做到黃金分割這就好像拿三噸半貨車來和跑車相比一樣, 根本沒有比較的意義嘛開法拉利的一天到晚說自己跑得比得利卡快.....大家應該會觉得他是白癡吧建議兄台不要用狹隘的攝影定義來看待所有照片, 讓攝影活起來, 而不是被一堆教條綁死
這裡有一篇很棒的文章LOMO:虛假的美學與好玩的機器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9223/2005/11/09/109@773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