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marryphoto&category_id=2056894和樓主是同一人嗎?是的話,那部落格間的連結還真是神奇啊文章之前有拜讀了,但是好幾篇封起來了,呵呵之前考慮是否要入C家時,您的文也是強力勸敗之一啊
在下因為只拍過3場,實在不敢言心得.小威大當時的部落格,我也有鼓勵您出書,只是對於每個禮拜至少逛一次書店的我,真的沒看到您的大作...(高雄).不過我比較少逛金石堂或誠品,都是明儀比較多.煩請您PM給在下...出版社與書名,我好去訂書.
感謝小威& 乍見北極光 & AK 不吝的分享心得和經驗看了之後受用不少我自己不以這為業幫忙拍婚照僅是為了友情二字看完之後的確增長不少小威說到的了解婚禮流程非常重要光是每一家文定結婚流程規矩都有不同這點是需要事前詢問知悉的地方自己以業餘立場看除了每個環節的人事物發生什麼事要紀錄起來還有就是盡量每個人的表情抓拍在構圖上整個畫面感動點這是攝影的人給看照片的人一種交代吧?在每個流程上拍攝點都能夠走在前面掌握時間空間我自己覺得還蠻重要的抱歉~說不出什麼技術經驗我會上書店會拜讀小威的大作再次感謝你和各位朋友的分享
首先, 我必須先承認這本書對我回文有很大誘因,因為自己學照相以來,總覺得還有很多是自己不成熟的地方,照相, 純粹只是一個興趣.拍攝結婚紀錄的次數也不是非常的多,不過因為自己也結過婚,對於婚禮的程序也還算了解,所以分享一下這個月月初幫朋友拍攝的結婚紀錄.拍攝前:1. 當然最重要的是跟新人溝通1.1 當天是否有雙方家長認為一定要留下紀錄的1.2 當天整個行程時間, 包含幾點化妝?幾點迎娶?幾點進房?2. 裝備檢查2.1 電池, 記憶卡(或隨身硬碟), 閃光燈電池是否足夠?2.2 準備的鏡頭, 一般以標準變焦鏡頭應該足以應付所有場景.3. 拍攝當天, 幾個重點 milestone 如下3.1 新娘化妝: 這部份就看個人的功力發揮, 能留多少鏡頭就是儘量幫新娘留下.3.2 迎娶前新娘準備的情形: 這是在新郎來到前準備工作狀況, 甚至可以幫新娘一家人跟朋友留下出嫁前的最後紀念3.3 請新郎下車: 拍攝前必須先卡好位置, 不然當時只能用兵荒馬亂來形容, 很容易就錯失鏡頭.3.4 拜別父母: 如果新郎來到是兵荒馬亂, 那拜別父母可能是世界末日, 因為地方狹小, 一撮人全部擠在一起, 只能用連拍的方式取得鏡頭後再回來篩選.3.5 父親幫女兒蓋頭紗, 媽媽不捨的把女兒交到新郎手上3.6 新娘上轎3.7 起轎擲扇: 這部份必須跟新娘司機講好, 才能抓到重要的一瞬間.3.8 到新郎家, 新娘下車3.9 入門, 過火破瓦3.10 拜神祭祖3.11 入新房3.12 喜宴: 這邊就很多可以發揮, 選了一張覺得不錯的, 當然, 這張可能看不出是喜宴的場景, 不過覺得感覺不錯就分享一下.3.13 送客整場拍攝下來, 真的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要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真的不太敢接.超肖想這本書來培養拍攝功力!! email: alvincheng8288鼠gamil點com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分享先和幾位想買書的大大提一下由於我的書籍是自費出版的因此並沒有在實體通路(如金石堂與誠品等)書籍販售唷 目前贈書的名單與狀態如下1. Khufu - 已在1/15上午寄出2. (水星) Ethan_akira - 已在1/15上午寄出3. sohoming - 已在1/15上午寄出4. jackyliu2000 - 已在1/15上午寄出5. Ethan_akira - 準備在1/16上午寄出6. pantrol - 準備在1/16上午寄出7. gianthal - 準備在1/16上午寄出8. sky0851 - 準備在1/16上午寄出9. chunchiehlai - 已寫信詢問資料10. godspeed - PM詢問資料11. jswcheng - 已寫信詢問資料有漏掉的嗎??還有19個名額請大家把握機會囉 順便一提今天小弟公司尾牙托大家的福今天不小心中了小小的二獎 其實也沒多少錢但也不錯哩
看到開版大大的網誌...我就回想起早期還沒有那麼多人分享婚禮如何拍攝的時候...大大這一系列的網誌教會了我不少的婚攝觀念...讓我受益良多...現在又發起了贈書活動...真的是佛心來的...而為了想拜讀大大的著作...就讓我關公面前耍一下大刀吧...之前為了幫朋友婚禮紀錄...就找了很多資料...然後整理成我想要的格式...當時我的主要想法就是...只要我要出去幫人家婚禮記錄...前一天我就把這個WORD檔複習一遍...這樣我就可以很快的瞭解隔天要注意的各種事項...當然這只是一個基本的方法...很多還是要當天作一些微調...不過我想這倒是可以幫助我節省很多複習的時間...也歡迎各位指出需要增減的地方...讓這個重點提示能更完整...以下分成相機設定...可以拍的東西儀式...婚禮的過程...----------------------------------------------------------------------------------------------------------相機設定:當你想要利用閃燈打光,顧好新人的曝光正確,又希望吃現場光保留氣氛的時候,最簡單的作法就是使 用 M 模式以及 TTL 閃燈、視情況加減EV、ISO400或ISO800先找到可以用的最小光圈 (免得景深太淺糊掉),就用 M 模式固定在這個值。然後就依賴閃燈來幫你打光,可能的話先找個人試試閃燈需不需要補償。接下來用M模式光圈控制閃燈距離和亮度,快門控制背景的明亮與否,或是搭配光圈的變化加減一下白平衡AUTO,回來後再處理或是當場自訂白平衡。閃燈跳閃(反光版拉出來補眼神光) ,能跳閃就跳閃不能就直打加柔光罩(有拍到才是重點)基本設定ISO400 F5.6 1/60s (當場再去微調)可以拍的:注意前後景的運用,利用50MM可以拍些小東西,像是聘禮、喜餅,飯店的迴廊,婚禮布置的喜糖、花、氣球,飯店餐桌擺設,桌上的喜帖及菜單,婚紗照的地方,某某府喜宴,簽名的地方,台上的佈置等等, 也可拍拍收禮金的人,到訪賓客簽名,閒話家常,以及喜宴上個人的特寫,尤其是一些小孩子,他們的表情都很可愛。新娘房幫忙拍一些親人與新娘的合照, 沒化妝之前,儘量不要拍正面, 所以可以拍背影、手、側臉。訂婚儀式新郎幫新娘戴戒指、新娘幫新郎戴戒指,戴完戒指後手部特寫, 新娘新郎戴一些飾品,收聘禮的過程、收完聘禮後的合照。結婚儀式迎娶車隊,新郎過五關,拜別父母步出家門女生依依不捨的表情,竹篩,丟扇子,潑水,過火,踩瓦,掀頭紗,吃湯圓桂圓,滾床,拜祖先,奉茶等儀式。婚禮過程:(通常新娘會換三套衣服)第一套衣服1.拍客人進餐廳的過程(像是包禮金的畫面,餐廳景觀)2.眾人等候新郎新娘的親朋好友特寫3.新郎新娘穿第一套禮服進來的過程4.新郎新娘上台切蛋糕或是倒香檳酒的過程5.開飯(可以請新人互餵食物或是喝交杯酒炒熱一點氣氛)第二套衣服 (第二套衣服是用來敬酒的)1.可以去換衣現場門口等新娘換好衣服以後第一時間紀錄,亦可趁此空檔幫新人多照一些合照2.換衣後進場的過程(通常會有,有時候為了炒現場氣氛會播放一些紀錄影片,也可以拍一下)3.敬酒過程(這裡非常需要卡位,無法LCD翻轉的機種就只能盲拍加連拍了,相機舉高以俯視畫面拍, 我覺得這樣的效果挺不錯)第三套衣服 (用來送客的)這裡通常很輕鬆,但要特別注意新人的好朋友們,因為他們跟新人的互動有時候會很好笑,其餘的因為新郎新娘都站定位了,只要幫他們跟親朋好友拍合照就好了。-----------------------------------------------------------------------------------------------------------若大大覺得我分享的資訊還可以的話...呵呵...還希望能免費讀到您的大作... s863008@yahoo.com.tw 感恩囉..
潛水許久,本來不善言詞的小弟,實在很想拜讀小威大大的大作,因此也不得不上來發表一下拍攝婚禮的心得。由於小弟個性比較內向一點,所以平常都是處於偷偷拍攝捉鏡頭,因此我所拍攝的婚禮幾乎都是親朋好友之類的,因為這樣我比較容易放的開,而且拍的不好的話還可以被包容。因為技術上不是很好,所以拍攝時清一色是用raw來拍的,至少白平衡及曝光不足比較容易被修正,可是就是因為是用raw來拍,處理一張相片就需要很多時間,而小弟又正好比較懶,所以基本上我每一場婚禮拍下來不太容易超過500張。現在我一般都會帶著雙機,一台D100+"12-24"+SB80,一台D200+"17-55"+SB800,記得第一次拍時只有D100,光換鏡頭就要換到手抽筋,因為不是每個人家都大的和飯店一樣,有時一個儀式連12-24都會拍的很辛苦,所以後來就一定是固定這些裝備出去,除非有特殊需求才會換鏡頭。婚攝有拍過的人就知道,其實是蠻累人的,尤其是那種整天的,一早拍迎娶的儀式,到宴會中間還有一段時間,最後到宴會至送客。一般在迎娶的儀式時,因為是在家中,天花板都不高,基本上跳燈可以解決大部份的問題,但每次到了宴客時通常餐廳的天花板高就算了,光進場的燈光就有得搞了,加上還有上菜秀,如果開了閃燈真的什麼氣氛都沒了,小弟一般都是吃現場光,再不行就只能硬著頭皮閃燈直打了,至少有總比沒有好啊!!!最讓小弟頭痛的就是敬酒了,如果大家都是坐著的話還好,但是為了表示敬意總是有人會用站的,而我有時只能把相機過頭盲拍了,心想如果有翻轉式LIVE VIEW就好了說,最後除了送客外,最重要的就是親朋好友的合照了,其實我覺得這一步算是最親鬆但也是最重要的鏡頭了,很多長輩對作品的好壞就是來自於家屬合照的感覺,都到這一步了,就堅持下去就對了。這張一定要用到12mm,我背後已經退無可退在儀式中時常會用到12-24這焦段,因為空間實在是太窄了,而且我習慣保留人物整體的完整性,所以也顧不得變形了一般室內用跳燈就可以有不錯的表現在進場前換裝時也是拍照的好時機說實話對於餐廳中的燈光真的令我很難掌握,真的有時只能靠raw檔敬酒時有時真的很難去掌握到底會不會站起來,我覺得敬酒時的照片真的很難拍最後合照時要求清楚為最高原則了以上是小弟為了書只好不擇手段貼上好朋友的照片,希望他別看到!!而我會去幫朋友拍照,也主要是為了沾沾喜氣,所以照片都是以求有為原則,也談不上什麼好不好看之類的,主要是看了有種回憶的感覺就成功了,附加提一點,相機多拍婚禮的話比較不容易故障,我是有這麼一點迷信啦!!!小弟的mail是filexchi@yahoo.com.tw
贈送的書籍處裡狀況如下1. Khufu - 已在1/15上午寄出2. 水星 - 已在1/15上午寄出3. sohoming - 已在1/15上午寄出4. jackyliu2000 - 已在1/15上午寄出5. Ethan_akira - 已在1/16上午寄出6. pantrol - 已在1/16上午寄出7. gianthal - 已在1/16上午寄出8. sky0851 - 已在1/16上午寄出9. chunchiehlai - 已在1/16上午寄出10. godspeed - 已在1/16上午寄出11. jswcheng - 準備在1/17上午寄出12. itequila - 已在1/16上午寄出13. filexchi - 已在1/16上午寄出還有17個名額請大家多加油哩
小威兄真是佛心來的.....小弟我也來說說自己一點心得小弟本身並沒有數位機,只有數台傳統MF鏡頭的底片機而已,所以拍婚禮純粹是友情幫忙而已,順便過過殺底片的癮前面的前輩都把大致上的重點都說明的很清楚了,所以我也不再贅述了我來談談閃燈使用上的心得因為小弟是用傳統相機,所以就不是用各位前輩口中所說的"神燈",而是METZ的小閃燈(不是現在54系列大顆的喔 )之所以會選擇Metz的40系列的原因,是在於....第一、色溫很準,第二、他有子母燈(而且有減光片)就是有子母燈,所以在拍攝上,會比N家或是C家的燈眼神來的有神.....看到這或許有人會想問....想要拍出那樣,那不是就要去找有子母燈的閃燈來用嗎??答案是....不用,只需要將手頭上的閃燈作一點小調整即可.....現在N家或是C家頂級的閃燈,應該都有一片白色不透明的反光片,用那反光片雖可以反射少許的光到被拍攝者的眼睛,但是說實話,效果不是很好因為體積太小,能反射的光線有限,所以我們就將閃燈作小規模的改造(比sohoming兄的更簡單喔)先準備一張6*8大小的全白相片紙,將相片紙護貝,在閃燈上貼上魔鬼氈(不用四面都貼,只需貼三面或是兩面即可,視你直幅習慣翻轉的方向來貼即可,記得多貼幾條喔)也在已護貝的相片貼上魔鬼氈(貼在相片直幅的中下方,也多貼幾條,這樣才方便黏貼),這樣就完成了一各大型的反光片,不管相機怎麼翻轉,不轉是直幅還是橫幅,只要撕下來再貼上,永遠都可以捕到眼神光,而且效果還很不錯喔 這是小弟之前玩CANON閃燈的一點心得小弟的mail是asdlrfd722鼠雅虎點com點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