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受到, 體力消耗非常之大, 尤其婚攝一拍就是一整天, 有時拍到麻木, 變成機械左按快門
其次, 有當服務性行業的覺悟, 受客戶無理要求的氣是難免
第三, 賺錢而按快門, 一點也不好玩, 當新娘是肥婆時.
其四, 不按快門時, 要去處理人際攀關係找案子. 又不一定誰拍得最好就能勝, 識人比識影相更有用
以時間體力 return on investment 來計算. 做回原本正職 (文職) 比較化算, 賺到的錢可買最新最好的器材.
當然爬上最高階層成名攝影師不在此限, 以上只是入門又或低層攝影師的辛酸
回首看, 有人問照片拍得不錯為何不去當攝影師, 笑一笑就算了
crossmatch wrote:
在正職(非攝影) 生(恕刪)
沒錯,這些都是真正有踏入職業攝影才能感受到的甘苦談;剛入行根本就沒得挑,只要是有錢賺的案子就接了,案子都會雜到不行



所以我都一直強調,一定要很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喜歡、熱愛攝影這個技能」?
還是「喜歡玩器材」或「喜歡拍某些特定主題」......
然而絕大多數的人是屬於後者,尤其很多男性按快門的(抱歉我實在不想稱這類人為攝影師

基本上只要沒有到大後期成名階段,能拍到自己喜歡的主題,占總案量 20% 就很偷笑了

crossmatch wrote:
在正職(非攝影) 生涯最低沉時, 也曾經想過去當職業攝影師, 是 10 多年前的事了. 那時攝影行業沒現在那般艱難. 也曾與幾個朋友合夥接案子. 婚攝, 派對記錄, 小孩家庭式棚拍, 求職用專業造型照, 體育比賽大會攝記.. 能賺錢的什麼都去接拍
在台灣的話
人像攝影變的艱難是因為攝影數位化
早期底片年代只有婚紗,並沒有婚攝
所以中山北路婚紗基本包套30張最低45000以上
因為結婚只有拍婚紗而已
所以新人多挑照片很正常
常常多挑到破百張
花個十萬很常見
攝影也很輕鬆
早上十點拍外景,下午棚拍最多到七點收工
修底片委外修,照片回來頂多助理上個廣告顏料
再壓珍珠膜就完工
現在可能也是花十萬
但瓜分成婚紗,婚攝,婚禮顧問活動
所以獲利變差
攝影師賺不夠所以四處兼職
因為兼職的人太多所以壓價的情況嚴重
所以,樓主加油!^^
祝你財源滾滾,生意興隆

積極熱愛生命,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