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jacky wrote:好了 那我一定要...(恕刪) 回覆樓主泛焦..要縮光圈..縮到8到1x都行...他有一定的公式但只要記注..在你要拍攝的畫面的 三分之一處 對焦...那麼就會整個拍出來的景都是清楚的了..(通常這樣拍...都是整個畫面清楚的)詳細的話..可能要參考書輯!
racermax2000 wrote:回覆樓主泛焦..要縮...(恕刪) 哈 變成我是樓主了...不過我想樓主應該已經了解很多了恩 感謝 對焦三分之一的 我在書上看到了之前都沒注意到但我看泛焦的方法 他說轉到無限遠後再轉回來一點....kit鏡上面有啥都沒有標示... 真是XXOO我的書是單眼聖經
cjclisj wrote:想請教文包大什麼是繞...(恕刪) 繞射現象國中物理有教阿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8D%E5%B0%84簡單的講....如果你的孔徑太小....光就會因繞射. 而無法良好的聚集在一點上至於多少光圈值是最理想的工作光圈可以參考photozone的測試
cjclisj wrote:想請教文包大什麼是繞...(恕刪) 繞射效應其實出現得比想像得要早,問題是大多數的鏡頭縮光圈所帶來的畫質提升抵銷掉繞射效應後還有剩,所以縮了光圈畫質會比較好,一般都要在f/8之後才會慢慢開始衰退當鏡頭的像差修正越好時,縮了光圈就無法帶來畫質提升,只會讓繞射效應影響畫質,因此最佳光圈可能在f/5.6甚至更早
久良 wrote:潛水這麼久,很少有看...(恕刪) 題外話:雖然我註冊不久不過這段期間真的很少看到 像這樣的討論串了大家積極,認真的回覆每一段話及探討讓大家覺得"就甘心"希望大家可以,以這討論串為借鏡!!祝大家新年快樂!!
cjclisj wrote:想請教文包大什...(恕刪) 謝謝文包大提點我可以去哪裡找答案,但是我真的看了國中的理化,好像還是不能理解,(wikipedia我又上不去,)不過我到是查了一下一些光學書籍,希望文包大看了再給我一點意見,我在想到底要多小的F number才會讓畫質變差,所以f-number的定義是 f/# = f/D, D=focal length焦段, f=diameter of aperture實際光圈的大小.Thus, if D=50mm, f=25mm 那麼 f/#=25/50=1/2 所以光圈值就是2啦,接下來就是比較複雜了,繞射是光的波動性的一種現象,光圈是圓孔繞射的來源,光圈是圓的,這大家都知道吧~~圓孔繞射圖案示意如下圖但是我看書上寫,只有波長較集中的光源,例如雷射光,繞射的現象才會明顯出現, 但是自然界的光,什麼波長都有,當然現在只針對可見光的波段 380nm~780nm之間的光波,此外,一個簡單判斷繞射的公式: R>a^2/光波長 , R是光圈到被攝物的距離, a是光圈半徑,如果上式成立,就會發生繞射啦,所以幾乎拍遠的東西,(風景之類的)都是會繞射的啦,假想一下,如果你要拍的東西所發出的光是以平行光的模式進入鏡頭並透過光圈,但是在底片或COMS上呈現的物體邊緣有模糊的現象,也就是分辨度不高,想想衛星的空照圖吧,我想這就是繞射吧~~但是這要放很很很很大來看,純粹用肉眼是看不太出來的啦,以上純理論,希望文包與各位大大多加指正,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