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感光度及感光度單位解謎:ISO?ASA?Din?


Evolution Win wrote: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不過

證明的方式如下

1. 只要你找的到曾經有底片盒上面是寫 ISO:ASA100/DIN23
那就是代表現在的底片寫 ISO 100/23是誤用

2. 如果你找不到曾經有底片盒上面是寫 ISO:ASA100/DIN23
那就是樓主說錯 也就是根本不是誤用

我猜根本從來沒有底片盒會寫上 ISO:ASA100/DIN23 這樣的標示

因為在同個感光度下 (以ASA100為例)

ASA的官方標示就是 ASA 100
DIN的官方標示就是 DIN 23
ISO的官方標示就是 ISO 100/23

底片盒上可以標ISO 100/23
或是標 ASA100/DIN23
但是沒有 ISO:ASA100/DIN23這種東西
就算有也要標示成 ISO100/23 / ASA100 / DIN23
ASA跟DIN 不是ISO底下的機構 沒辦法ISO:ASA100/DIN23這樣用

ISO 100/23是一個新的名詞與定義 由ISO機構提出
只是 ISO 100/23 故意去等於 ASA100 或 DIN23 這樣而已
為了是使用上的方便

現今寫成 ISO 100 而不寫成 ISO 100/23 則是因為ISO對數位單反上的感光度從新定義的結果
新的定義為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 etc

當然 如果你找的到曾經一個底片盒上面是寫ISO:ASA100/DIN23 那就代表我是錯的


謝謝這位朋友補充,不過我並沒有說「ISO100/21」是錯誤的表示法,我只有說「ISO100」是錯誤的表示法,因為只有ISO100/21,從來沒有ISO100這種東西,要說ISO100這樣不如說ASA100,這才是我的意思。

友善的小徐 wrote:
我也從來沒聽說過ISO是「誤用」的說法....實在是看的一頭霧水。


ISO制當然不是誤用,我已經在文章從新補充過了,我所謂的「誤用」是指我們使用ISO制的方式錯誤了,ISO一定要同時表示ASA和DIN才叫做「ISO」,所以並沒有ISO100這種東西!
我再更明確的闡述我的想法

根本就沒有底片盒標過 ISO: ASA100/Din21°

根本就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標示法 所以根本沒有誤用的問題

底片盒上應該只出現過 ASA100/Din21° 或 ISO 100/21 這兩種

而沒有底片盒標示過 ISO: ASA100/Din21°

所以也沒有從 ISO: ASA100/Din21° 簡化成 ISO 100/21 的問題

就像寫C程式一樣

#define ASA100 感光度的某個數值
#define DIN21 ASA100
#define ISO100/21 ASA100

你在程式裡面用的時候只能用
if((感光度 == ISO100/21) || (感光度== ASA100))

你絕對無法使用 if(感光度 == ISO:ASA100/DIN21)

因為ISO100/21 就是一個新定義(define) 是一個完整的名詞

只是這個100跟21恰等於ASA100與DIN21 也就是名稱相像

今天如果我定義成


#define ASA100 感光度的某個數值
#define DIN21 ASA100
#define ISOAAA ASA100
#define ISOBBB ASA200

相信底片盒上就標是成 ISOAAA 或 ISOBBB

不會標示成 ISO: ASA100/Din21° 如果你要標示成ISO: ASA100/Din21°

那我也可以標示成 ASA: ISOAAA/DIN21° 或 DIN: ISOAAA/ASA100

所以 重點是 先找出曾經有底片標示成 ISO: ASA100/Din21° 再說吧

這才是重點 如果沒有底片這樣標示過 那樓主所要討論的問題就完全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根據我google的結果

根本就沒有ISO: ASA100/Din21°這種寫法曾經存在於底片盒上

這種寫法不存在

要嘛就是寫
ASA100

DIN21°

ASA100/DIN21

ISO100/21

就是寫其中一種

因為ISO100/21是一個完整的名詞 由ISO機構所重新定義 供全球使用

所以直接使用 ISO100/21這樣一個完整的名詞是正確的
久良 wrote:
所以並沒有ISO100這種東西!...(恕刪)


已下照片來節錄於 Fujifilm SUPERIA PREMIUM 400 底片之Data sheet


已下照片來節錄於 Fujifilm Velvia 50 底片之Data sheet


原來他們都是誤用,我建議你把你的高見─此篇教學文直接寄給富士軟片高層,告訴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彩色底片製造商,他們在誤用。

你可以解釋為通用、沿用,但是用誤用,抱歉真的無法接受,如果你執意這是誤用,那我願意繼續誤用下去,反正連富士都在誤用了。



ps.這篇文章給我的新知竟然是:富士竟然推出新款底片 SUPERIA PREMIUM 『日本人の肌色をいきいきと美しく再現し』,看來有去日本的可以考慮嚐鮮一下,而Venus 400則是『販売終了』,看來這款 取代Venus 400的SUPERIA PREMIUM 400 海外銷售的可能性也是極低。(題外話)
比爾蓋飯 wrote:
原來他們都是誤用,我建議你把你的高見─此篇教學文直接寄給富士軟片高層,告訴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彩色底片製造商,他們在誤用。

你可以解釋為通用、沿用,但是用誤用,抱歉真的無法接受,如果你執意這是誤用,那我願意繼續誤用下去,反正連富士都在誤用了。


沒錯!這就是我說的誤用,不過因為大家都一直這樣使用著ISO,所以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感謝比爾蓋飯大提供這麼好的例子輔助我所言。

另外我相信我不用告訴富士軟片高層,他們也一定知道「ISO100」這是不完全的表示法,完整地應該要使用「ISO100/21」,再者,這並不是我的高見,就和你所給的資訊般,是白紙黑字。

比爾蓋飯 wrote:
你可以解釋為通用、沿用,但是用誤用,抱歉真的無法接受,如果你執意這是誤用,那我願意繼續誤用下去,反正連富士都在誤用了。


我並沒有說這是誤用而就不用,要表示ISO100/21感光度時,我還是會以ISO100稱之,反正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就如我在文章最後一段所述,用詞的旨在於「溝通」,只要意思有傳達到則足矣。
久良 wrote:
看完整個討論串,發現很多人不懂我的意思,如果要用ISO表示的話,就要把ASA和DIN都標明出來,單說ISO然後後面加上ASA數值才是我所說的「誤用」,打個比方,如果要表示ASA100的感光度,用ISO就要說「ISO100/21」,而非「ISO100」,很多網友都誤會我的意思了,ISO本身當然不是誤用,只是我們使用ISO的方法錯了,這才是「誤用」的地方。...(恕刪)


別怪我挑你毛病。真的認真起來,「用ISO就要說ISO100/21」,這種寫法也是誤用。請用ISO 100/21°來標示。為什麼一定要加「 ° 」才是正用呢?因為ASA採用的是數值表示型式,DIN採用的是對數型式(數值差3,感光度差一倍),所以DIN數值的「 ° 」單位不能省,不該省,沒寫也是大大地、嚴重地,誤用。

我的說法,我自己都覺得實在是馬後砲、後見之明、無聊之極!

久良兄花時間打字介紹底片感光度與數位感應器的測量單位演進與改變,相信新手都能獲得資訊,這是好事。但要推論出「但是人們常常習慣只說前面的那個數值,所以隨著時間,ISO:100/21的底片就被人們誤稱為ISO100的底片了」.....未免也太武斷了吧!

精簡即誤用嗎?省略了DIN 21 ° 的標示,與根本不知道DIN的對數值意義而沒寫出「 ° 」,後者似乎更是可怕的誤用。

從來不知道有DIN對數表示型式的玩家也就罷了,在這裡提出意見的人,並不是誤解你的意思。

當然,撰寫攝影史論文的玩家,為了追求嚴謹,最好是老老實實標示清楚,別把後面的21和「 ° 」給漏了。
銀牙烈虎 wrote:


別怪我挑你毛病。真的認真起來,「用ISO就要說ISO100/21」,這種寫法也是誤用。請用ISO 100/21°來標示。為什麼一定要加「 ° 」才是正用呢?因為ASA採用的是數值表示型式,DIN採用的是對數型式(數值差3,感光度差一倍),所以DIN數值的「 ° 」單位不能省,不該省,沒寫也是大大地、嚴重地,誤用。


感謝銀牙烈虎大提醒,不過那因為在補充和回覆時偷懶,所以沒有打上去,但是在內文我是都有打上「°」的!這點您可以查明。

好吧

我承認浪費時間爭論這個沒什麼用 XD

還是拍照比較重要

俺看海綿寶寶去 thx
久良 wrote:
不過那因為在補充和回覆時偷懶,所以沒有打上去,但是在內文我是都有打上「°」的!這點您可以查明。...(恕刪)

唉。玩攝影的,只有你可以偷懶嗎?偷完懶再來說大家誤用了ISO?不要這樣吧.....我們也很偷懶啊!但我們不想被你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貼上「其實是人們誤用了」的標籤......

並不是。

你可以只介紹ASA/DIN/ISO的由來和演進,當然更可以把重點放在介紹完整的ISO標示法。但,狗尾續貂,硬要說大家都誤用ISO標示,完全沒必要。
久良 wrote:
但是在內文我是都有打上「°」的!這點您可以查明。...

你要查明是吧?那我把最原始的那份文張貼出來,你幫我查一下看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以下引用本篇討論串原發起者網誌內容,也是最原始的本文,目前的本文是經過多次修改的結果
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9nfx4DKeFRLPRQCFu2a4qJk-/article?mid=589&prev=514&next=585

久良 wrote:
在開始之前,久良要先對「感光度(Sensitivity)」做個很簡略的解釋:感光度就是膠捲或是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膠捲或是感光元件就對光越敏感;於單位光源之下可以在更短時間內達到正確曝光的標準,反之,感光度越低,膠捲或是感光元件就對光越不敏感;於單位光源之下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正確曝光的標準。感光度的高低對於底片或是感光元件的成像品質會有一定的影響,通常較高的感光度會在底片上產生較大成像顆粒,而於感光元件上則會產生更多的雜訊,所以攝影人都會盡其所能在最低的感光度內達到安全快門。標示於底片上的感光度,英文稱之為「Film Speed」,即為「底片速度」之意,這種表示法還真的頗有意思。

在攝影的領域中,相信各位都對「ISO」這個名詞有所認識。

自攝影發展至今,各式各樣的專有名詞也從這個領域中衍生了出來,比如說鏡頭焦長(Focal Length)、景深(Depth of Field)‧‧‧等等,但是這些數據背後的「單位」卻因為國制單位的不同而難以統一,以「焦長」作為簡單的例子,相信各位攝影人都知道,攝影領域中的「焦長」即是鏡頭內鏡組的中心點至底片或是感光元件的距離,對於標示這距離的單位,有很多老鏡頭是以英吋(Inch)作為單位,而非現今的公釐 (Millimeter),而今天所討論的感光度也是一樣的,而且由於它的概念比焦長更為抽象,所以各個國家於制定單位時,分歧也就越大,底片的感光度曾經有無數個標準,今天久良即列舉曾經比較有名的幾個單位來向各位介紹及解說它們之後的發展:

-ASA (American Standard Association):
ASA感光度標準是由美國標準協會(ASA, American Standard Association)所制定,為現在表示底片感光度的主流單位,其實這就是大家常常見到並且被誤用為ISO的底片感光度標準:ASA標準的常見的感光度有ASA100、ASA200、ASA400、ASA800、ASA1600‧‧‧等等,ASA感光度數值每提升一倍,底片對於光的敏感度就提昇一倍,而除了之前那些主流的感光度,更早以前其實還有著ASA 20、ASA40、ASA80、ASA160的感光度底片,當然,現在這些古董級的底片早已經絕跡。

-Din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Din感光度標準是由德意志工業標準(DIN,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所制定,這也是主流的感光度表示法之一,現在於世界各地都還有沿用,但是久良相信有很多攝影人連「Din」這樣的感光度單位聽都沒聽過,這是因為在「ISO的誤用事件」過後,除了傳統相機的底片之外,已經很少可以找到使用著Din感光度的數位相機了。如果將Din標準換算為常用的ASA的主流感光度(被誤用的ISO感光度),ASA100為Din21°,ASA200為Din24°,ASA400為Din27°,ASA800為 Din30°,ASA1600則為Din33°,相信眼尖的各位早就已經發現Din感光度每增加3°,底片或是感光元件的感光度就會增加一倍。

-GOST(ГОСТ):
GOST(ГОСТ)感光度標準是前蘇聯國家標準局(俄文不清楚,不過縮寫就是ГОСТ‧‧‧囧rz)所制定,這種感光度的單位於現今已經絕跡,只有在二戰至冷戰期間蘇聯所生產的相機及底片上才找得到這種標示法,不過因為它之後與ASA做了統合,所以原先的俄制標準已經遭到捨棄;現今俄國GOST(ГОСТ)100感光度即為ASA100感光度。ГОСТ常常被人誤認為是rOCT,所以現在還多了個「rOCT」這樣的感光度標準,但是其實它就是GOST,只不過寫成俄文縮寫很像rOCT罷了,相信有接觸LOMO的攝影人對這個感光度單位絕對不陌生。

-NSG與GHQ:
NSG和GHQ同為日本所制定的感光度單位標準,其中NSG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日本攝影學會(NSG, 日本写真学会)所制定的獨立標準,之後於1945年日本戰敗後,NSG被改為GHQ,並等同ASA單位標準。現在這個感光度單位已經絕跡。

以上四種感光度的單位為攝影發展至今較為廣泛使用的單位,但是隨著時間,很多不是主流的單位都被主流的感光度單位同化,比如說俄國的GOST及日本的NSG(GHQ)。

現在久良解釋一下所謂「ISO誤用事件」,看了看上面四種曾經受到廣泛使用以及仍在使用的底片感光度單位,鼎鼎大名的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dization, 簡稱ISO)並沒有介入這些感光度單位的制訂,那怎麼會有ISO100、ISO200、ISO400‧‧‧等,這樣的表示法呢?其實ISO是有介入感光度單位的標準制訂的,ISO規定底片或是感光元件的感光度以美制的ASA和德制的Din為主,所以底片盒上會標示「ISO認證:這底片是ASA幾度/這底片是Din幾度」這樣的訊息,通常標示為「ISO:ASA/Din」,然而因為底片廠都省略單位並且直接標明數字,所以ASA100、Din21°的底片都被標示為「ISO:100/21」,而這樣的標示法其實是在表示「ISO: ASA100/Din21°」,但是人們常常習慣只說前面的那個數值,所以隨著時間,ISO:100/21的底片就被人們誤稱為ISO100的底片了,這就是不是很有名的「ISO誤用事件」。

最後希望大家看完上面的文章之後,能夠在提起「底片感光度」的時候想起這段有意思的小故事,畢竟各位攝影人士所溝通時所使用的ISOXXX表示法,其實都是因為「誤用」而來的呢!當然,久良雖然玩底片起家,也瞭解ISO XXX 實為誤用而來的感光度單位表示法,但是還是常常使用「ISO XXX」和其他同好溝通呢!畢竟語彙的使用旨是在於溝通嘛!所以只要目的有達成就好囉

最後,如果各位朋友看完這篇文章覺得有所收穫,記得要在回應區留下你的感想哦!

久良 15/03/2009 [跛腳人生第四天‧‧‧‧囧rz]


我怎麼會知道原作者網誌? 因為那本來是他的簽名檔(目前已經移除),我只是好奇寫出此教學文的作者背景,只是令我訝異的是,原作者竟然剛滿19歲,果然年輕有為。

事實已經在上面,原作者的確並沒有標上“ ° ”,換言之,這位仁兄說謊,且在他的回文中我也可以猜測,他是受了中文維基的誤導(前文提過,中文維基內關於感光度的論述,竟然是從PTT上面COPY下來的某鄉民言論),而沒有多方查證的結果,所以到此已經沒有討論下去的必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