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出發點或許沒錯但標題也建議修改一下或許有許多叔叔伯伯年輕時並沒有錢或時間去學習什麼是攝影有點年紀了才開始培養興趣很多人也是跌跌撞撞的學習什麼是對的方式?沒有一定就如同許多網友的回應,或許她們學習的攝影過程是開心的就不必太苛求他們了
t535 wrote:首先要聲明的是:本篇...(恕刪) 跟一個素未謀面的「老師」在山路裡巧遇, 相處3、5分鐘.. 就知道對方的攝影技術是下流技術了!? (驚!)感覺發文者非常不懂得尊重長者, 中老年人退休後, 不就是爬爬山健健身 交交朋友 培養(攝影)興趣..我看這些人花錢買設備比起你們這些年輕人沒錢也要買來得節制多了!您還是先擔心你自己吧!!
hchengta wrote:說實在話,不管是教學老師或是賣器材店家,最怕不是遇到完全不懂的新手,而是只有半桶水但卻自認專業的玩家~ 中肯~!!另外樓主所述,數位時代需不需要測光錶,答案是需要的,尤其人像外拍或是服裝之類的棚拍,機身測光錶的點測也無法達到手持式的精細度,起碼機身的測光表不能用在入射測光(名詞錯誤還請先進指正),看來樓主可能還不太了解測光錶好用的地方可能老一輩的攝影玩家喜歡用點測測完全區後,自行加權,或許這樣在他們的認知中是更準也說不定~再者如果樓主一直強調數位時代,那推薦你用HDR,只要做得夠完美,HDR的動態範圍可以大過於純用手搖的黑卡,至少小的認為以樓主目前黑卡的使用手法,學HDR可能還完美一點~總歸一句話,你拍你的,他拍他的,縱使他說的全盤皆錯,也不管你的事情,他老子有錢想去上沒用的攝影課,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又不是花你的錢,有需要上01來抱怨嗎??感覺比較像是馬後砲耶
小弟也覺得改一下標題比較好(有點太過聳動)攝影的世界我涉入不深但也拍了一段時間我一直覺得拍照是要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而不是拍出"大家覺得對"的照片當然技術是很重要不過有的時候一張簡單的照片就足以代表當時的"心". "境".....對不起,小弟得意忘形了我想想...標題"一"流配備,"二"流技術誰之過? --- 如何?
還能怎麼辦台灣有多少人也是因為搭了單眼的流行的風潮一直狂買5d IID900sony AXXX 光機身要 9萬多吧...好像萊卡外掛 SB 800之類的誰知道對方到底會不會拍拍出來到底像不像乾脆用 DC 拍好了能說什麼連光圈 構圖 基本的功 都不知道的人能對他們說什麼嗎不能因為商人沒有那麼笨 就是有這樣追逐的人商人才會賺錢啊.....我對照片有興趣但...不知到底買了入門機 是否是一條對的路呢....我自己也考慮了 從 450D 一直到都出了 500D我還是沒有下手會害怕...因為我記得有一個人卡通人物這樣說鞋子放在櫥窗裡 如果不拿出來運動... 它是會傷心的 .....就因為這樣 我一直一直在考慮 也常來 01 潛水....所以對拿高階產品的人 能說什麼就只是說 喔 原來這就是 XXXX 拍出來的喔....心裡可能暗笑說 原來 我拿 DC 都拍的比他好....
t535 wrote:數位時代測光錶有必要嗎?(恕刪) 樓主,若你當老師對學員說出這句話,恐怕也會被人說成技術下流了攝影不是只出去拍風景,測光表可以幫助攝影者知道畫面中不同位置的正確曝光值才會知道比如說亮部比暗部大幾格光圈在底片時代,甚至得去了解底片本身的曝光寬容度,能夠顯示幾格光圈的階調配合測光出來的反差,來決定正確的曝光值,同時保有亮部跟暗部的細節該亮的地方亮,該是暗的地方暗比起只用相機本身測光,測光表才是一個攝影者更了解攝影技術與原理的好工具樓主一直提到搖黑卡....如果還有機會玩過自己放相的人就知道現在在鏡頭前搖黑卡的動作,跟放相時用工具去改變某部份構圖的曝光量是一樣的如果我前面所提曝光值正確,在攝影時底片就保有亮部跟暗部的細節那相片就不用搖,因為可以呈現出所有的階調與細節要是不完美的曝光,有地方亮到沒細節那在暗房裡,就可以透過搖卡片的方式,改善亮部或暗部細節的呈現可以剪各種形狀的卡片以配合照片來搖搖到了數位時代,底片的階調,轉變成了RAW資料如果RAW檔有記錄到資訊,那透過電腦影像後製就可以改出攝影者想要的照片免去在暗房裡吸著藥水味,等待每一張顯影定影水洗出來的效果您所拍攝的風景照片,雖然天空與山都有美麗的顏色與細節有些部分的反差卻違背了我們視覺上的習慣 比如說天空漸層與太陽位置的關係遠山近景因為搖黑卡改變曝光量所產生的色溫偏差雖然因為搖黑卡而修正了亮部曝光,但照片本身未必自然附上Ansel Adams的作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