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數位單眼觀景窗看出去,不是最大光圈!?

個人猜測
五菱鏡放大倍率應該也會有影響吧!

比方說 50mm 鏡頭
當五菱鏡放大倍率 0.7 的時候
難道透過眼睛來看不會變成 35mm 嗎?
人眼瞳孔其實變化量有限. 而且擴大縮小的速度不快
人眼能夠看到很暗的地方
主要是靠感光細胞的感光程度變化
用相機比喻就是可以開超高iso這樣

而且不僅是感度提高. RGB三色的感度也可以分開調整. 色彩也能依此自動修正
450 wrote:
比方說 50mm 鏡頭
當五菱鏡放大倍率 0.7 的時候
難道透過眼睛來看不會變成 35mm 嗎?


不會啦
觀景窗看出去視角不會改變的
如果視角變廣. 多出來的從哪裡生出來?

景深是會隨觀看條件而改變的. 看觀景窗和看照片的觀看條件不同

-
K.W. wrote:
喔~~這麼一說...(恕刪)

講到瞳孔就扯遠了
簡單來說,是因為最小模糊圈不一樣大

相機的觀景窗放大率頂多是100%(視相機等級)
如果今天從一台135片幅相機的觀景窗看出去
可把它想像成約莫從5公分(視相機設計)外,觀看一幅24mm×35mm的"照片"
這時人眼頂多只能分辨約莫0.1mm的點,這時最小模糊圈為0.1mm

當CCD成像後,假設我們洗成8X10的相片在25公分的距離觀看,這時最小模糊圈約莫為0.03mm

最小模糊圈越小景深就會越淺,所以你當然感覺照的跟看的不一樣囉
景深預覽這個東西還是要靠攝影者的經驗判斷的~~

好啦,上面喇塞了這麼多,用凡人聽的懂的話就是
觀景窗那麼小,失焦的地方眼睛看不出來
等到放大成照片後,失焦的地方眼睛就看出來了
文包 wrote:
不會啦觀景窗...(恕刪)


景深是不會改變的
而是在於影像縮小後,人眼認為那並不是模糊的影像
自然造成了你所謂景深的不同
我記得我的500D鏡頭釋放鈕下方有個幾乎不會去按的景深預覽鈕
天毅 wrote:
景深是不會改變的而是...(恕刪)


景深是會改變的. 會隨觀看條件不同而改變
自然界光學成像都是連續變化. 模糊和清晰景深本來就是人眼決定的

Zeiss估計景深的1730公式. 同時也有限定了觀看條件
呃… 照片的大小,和觀看照片的距離,其失焦點的模糊程度確實看起來是有所不同的 (我是指『看起來』)差距越大越明顯

不過我發現的現象是:觀景窗所看到的畫面大小和距離,嗯,與我拍下之後直接用相機的LCD觀看 (不區部放大)
嗯,距離相機LCD約20公分,相機LCD好像是…2吋多
是上述的觀看條件下,影像之模糊程度就會有所不一樣了

下班回去後,我再試試用TLR (ROLLEIFLEX 2.8C 鏡頭為80mm) 加上135套件 (會將對焦屏遮蔽成135的大小)
看看其模糊程度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呃…這樣試可能沒什麼結果,也不是很客觀,但……作個實驗也無彷呀,呵
照片的大小是不會影響景深的,頂多影響你能看清楚的細節。
這樣的現象倒是有可能跟最後曝光時間長短有關,就像星芒效果,曝光的長短和光圈大小都會影響最後的成像,也就跟你從觀景窗看到的不同,這是我自己堆論。
救命啊,這個問題不時再度跳針。

對此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強烈建議一定要先閱讀景深定義之相關文章。否則光靠自己推論會造成永遠陷入迷路走不出來的後果。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