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布雷克 wrote:我一個朋友從事算是跟印刷業有點關係的行業,有一次跟我說到,他們給外國客戶看的sample,顏色一直都不過,可是他說從色票上看明明就是一樣的,搞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好像跟RGB 的組成有關係...(恕刪) 我好幾個朋友搞輸出、美工和印刷的,都是用 CMYK 為標準,若拿 RGB 去交件,都會被退件,還會被罵。理由是 RGB 是 2^24 位元,而 CMYK 有 2^32 位元,數值大了很多,所以誤差也相對少了許多。
小豬0614 wrote:joshwang wrote:理由是 RGB 是 2^24 位元,而 CMYK 有 2^32 位元,數值大了很多,所以誤差也相對少了許多。講清楚點好嗎?RGB:2^24=2的24次方CMYK:2^23=2的23次方後者會大於前者,誤差也相對少了許多?????!!!! 我上面寫的是 2的32次方,你卻改成 2的23次方。來來來,快來看。有圖為證2的32次方大於2的24次方,不是嗎?因為數值越大,色差也就越小。
單就要印出跟色票一樣的顏色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一件事要考慮到紙質的吸墨、紋路、濕度等等..(舉個例:墨乾跟未完全乾常常就是兩種顏色)再加上機器、印刷師傅的操作,變數太多太多了肉眼看還要考量週遭的光線,顏色準不準完全要看標準定的多高基本上在台灣5%以內的色差都算印的不錯了所以我是覺得樓主說的印的跟色票一樣,我是覺得不太可能啦!先別說幾次方的問題...色光色是可以弄出螢光色而且色光是越加越乾淨,色料色是越加越髒的!
要認真講到色彩校樣你知道嗎?同一個 RGB 或 CMYK 數值在不同的色域上,是"不同顏色"?國外常用工作色域與台灣或亞洲多數廠商所使用的工作色域有所不同?如果完稿到印前校樣缺乏“色彩描述檔(Color Profile)”與色彩管理流程驗收缺乏高演色光源的標準對色環境或儀器驗證基本上不論 RGB 或 CMYK 數值,都不具有多大意義有興趣的話,可多瞭解一下色彩管理如果以上都有進行,剩下的只是在雙方對於“容許誤差值”的協議了,在儀器上 ΔE 是3以下?還是1以下?坦白說,國內印刷業,有許多廠商不論機台有多好多新請他們如果控制台原廠燈管壞了,多花幾百元買個高演色燈管都不願意還談什麼對色?抱歉了!陳述一下事實,也希望台灣印刷業能與國際接軌得更緊密話說回來,如果同一標準光源下,只要沒有色盲若與同樣標準的色票"比對"為前提,同色就是同色,和哪國人沒有什麼關係!如果還有問題,多數原因是手上色票已經氧化變色這是也印刷廠的常見問題,為了省錢,使用個四、五年以上,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