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u007 wrote:常看到很多人分享的相片旁邊列著一堆拍照的參數,光圈F2.8...快門.....啪啦啪啦...真有人會去管你怎麼調整的?有幾個人會去看?很好奇,本人是直接略過 看到有fu的照片就會注意看看別人怎麼調的尤其是想看看哪顆鏡頭拍的
我覺得提供 EXIF 的玩家不錯阿~至少我們新手可以就他使用的器材表現有更深的了解好比說這顆鏡頭的的最大光圈還是很利之類的...不過...一般坊間書籍的作者使用的器材最後不外乎是85mm 50mm 35mm 鏡皇群以及大三元之類的鏡頭
一般不是都是新手入門才放花草照嗎 XD--然後EXIF應該只是加框軟體自己加上去的吧,--其實我個人是覺得加巨大簽名的比較....不知道怎麼講承襲中國山水畫的傳統 - 落款嗎 XDD好像真的很擔心別人不知道照片是自己拍的~
yeu007 wrote:常看到很多人分享的相片旁邊列著一堆拍照的參數,光圈F2.8...快門.....啪啦啪啦...真有人會去管你怎麼調整的?有幾個人會去看?很好奇,本人是直接略過. 我認為這一點意義都沒有多少快門能凍結此畫面 多大的光圈能造成此畫面的景深變因都很多 只能概略推論 更何況難道要完全模仿一張照片!?根本不用提供即使要拍出一樣的構圖 也不一定有一樣的場景光線...
yansson wrote:我剛學攝影時,看風景寫真每一張的數據都研究半天,有的甚至背下來了到後來我幾乎看照片就知道哪個廠牌鏡頭,不過那是底片年代...數位時代後製雖多,基本的曝光和焦段運用還是有參考價值我剛轉數位時很反對後製,都會把exif直接秀在邊框現在學會光影和lightroom,後製的部份也會加以說明,對於想學的朋友應該有所幫助
如果特別喜歡某一個畫面或攝影師會去看他的exif看用的鏡頭跟參數,再加上自己多拍,熟悉一個焦段一顆鏡頭常用光圈的感覺,拍攝距離。當視覺記憶一旦建立起來,以後看到照片大概也知道是用長焦、標準、還是廣角拍的,光圈可能是多少以及主體到相機的距離可能多少。就學習過程的一個方式。當然不用這樣做也能拍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