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mouw wrote:
對啦你們的心態就跟老...(恕刪)
抱歉..我也是新手..
小弟覺得.假如是在外在影響因素完全能控制之下(如室內.無風流.是否有閃燈棚燈.種種)
也許討論是有價值性的.但是如過不是的話.也許用P模式慢慢拍然後再慢慢檢討也許更有學習空間.
當然先決條件也是要對光圈.快門.ISO.曝光的互相干擾有了解的情況下.
單純的以一個完全新上手單眼的人來說.我相信他不懂你寫啥.
但對一個稍有概念的來說.你的參數是否完全套用.我想也不是必然.
但是你的這篇文章...卻也能讓完全新手簡單的去了解去嘗試.只是我想其他大大的意思可能是想說.可以讓剛接觸單眼的人多多嘗試別把這些參數當完全的公式.這樣會限制住原本想表達的.
bigmouw wrote:
對啦你們的心態就跟老...(恕刪)
其實樓主您要怎麼學習也跟大家無關
畢竟這是您發的文詢問大家意見
是您有所求而非大家對您有所求
這部分您可能忽略了
小弟也只是菜鳥一枚
也多虧數位的關係讓我可以TRY AND ERROR的拍照
我的FLOW是
1. 先設定場景自己想要表現的光圈大小
(A)拍人看距離決定光圈大小...越近的話光圈就要縮一些避免五官部分模糊部分清楚
(之前黑麵大上課...五官5.6....半身還是全身就2.8....rule of thumb囉)
(B)拍景的話就縮光圈....很多攝影書籍大概都縮到F/8或是F/11...可以輔助鏡頭景深表尺使用
光圈縮太小會有光線散射什麼的反而成像會模糊
(C)您提到的"芒"系列....縮光圈試看看就可以了
(D)假如車流....就是上腳架長曝...要景深就縮個光圈
(E)星軌...小弟沒經驗...只知道需要長曝
2. 光線均勻就用權衡測光偷懶....光線不均勻就點測光
3. 小弟都先求畫質所以ISO先調低看測光對象反射率在測光表位置判斷
當然您也要知道手上裝備的可接受ISO到哪....看是先求有還是先求好
4. 確保目前快門速度小於安全快門
假如需要比安全快門時間曝光更久就增加ISO以降低手持震動
.....(以上有錯懇請前輩指正)
小弟記性差
所以很多時候抓個大概方向就拍了
是沒有像您弄個清單出來
畢竟場景百百種....等到您找到適合您清單裡的場景可能好的瞬間就消失了
不過我有把被攝體反射率的表格設成手機桌面真的要拍的時候可以查一下
然後拍RAW檔增加可調彈性
可以靠自己的眼睛&器材拍到很棒的照片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希望您也能開心的拍到很棒的照片^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