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Photo wrote:登上這個北愛攝影節的主要版面.進入就可以看到.http://www.belfastphotofestival.com/ 請再給更詳細的版面好嗎? 完全找不到, events? photocinema? partners? locations?謝謝!
effo wrote:roachc 兄我說...(恕刪) 我知道!我說:是因為您沒有深入瞭解廟會的文化除非有信仰在支持,否則很難深入瞭解廟會文化的底蘊,只看到表面的形式甚而被誤導而不自知,夜叉陣(官將首)就是一例坊間有許多自稱「文史工作者」,甚至被官方聘為「文獻委員」者,其實對廟會文化多的是一知半解,用所謂的「田野調查」而不經查證就當作真相來紀錄,甚至是迎合某些人(廟方、官方)而刻意誤導,累人的是他們將廟會文化訴諸文字記載後,把錯誤也一起流傳下去了......唉!最明顯的例子是:媽祖到底有沒有助潮水讓鄭成功順利登陸鹿耳門?離奇的是:施琅克台初期,台灣僅有三間媽祖廟的記載,(康熙25年福建通志祠廟卷台灣府部分)1.澎湖天后宮(明萬曆之前就有的)2.府城水仔尾小天后宮(鄉人在施琅克台後所建)3.安平天后宮(在鳳山縣治安平鎮渡口)也就是明鄭統治時期台灣本土竟然無媽祖廟至於府城大天后宮則是施琅克台後,捐俸把寧靖王故居改建為廟的,而鹿耳門天后宮則建於康熙56年,離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已經是五十幾年後,政權移轉也三十幾年囉!抱歉!離題了
DC Q wrote:不看入目的照片,但是小弟想談的就是......"廟會攝影到底在拍什麼東西?與人文有關嗎?"請看以下不堪入目照片 (有後製拉對比)...(恕刪) 要拍廟會攝影,一定要能認同自己選的拍攝目標,廟會活動本身就是和人文有關,不過,它還是略為嚴肅的題材,和旅遊結合,會不會模糊焦點,要看你能在現場拍到什麼吧!小琉球迎王祭典—逡港腳,巧遇最後一艘船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