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獎活動】用照片分享生活中的故事 - 10月主題:「老房子」

假日回瑞芳娘家蹓蹓,來到了日治時代建築-四連棟。老丈人說,他曾在這裡工作,進進出出了20年,這四連棟是當時長官的宿舍,住了兩位處長、兩位副總。自己反過頭想想,曾經工作20年的場所,如今變成熱門的觀光景點,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機身:SONY NEX3
鏡頭:SEL1018
拍攝資訊:f/4、1/25s、ISO 200、10mm。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 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慢观天外 云卷云舒


sony a580 dt16-105mm 16mm f/3.5 1/4s iso1600


樓梯,不知怎麼的,小時候所有的可怕噩夢都和樓梯有關。有時候你是被不斷的追趕著,無止盡的向下層奔跑,卻怎麼也沒有盡頭;有時候你只是像恐怖片看多得了一樣,夢見有一隻蒼白而滿是皺紋的手,猛然從黑暗裡伸出來,抓住你的腳踝。

小時候,是懼怕上下這一座只有一盞小黃燈的樓梯的,但是它是一樓和二樓之間上下的唯一途徑。所以,夜裡尿急時總不敢通過它下到只有一樓才有的廁所,忍不住而急速奔跑的結果,往往只得惹來一頓挨罵。

小學時的我有夢遊的毛病,每每只要是夢到了通過了一條燈火通明的礦坑隧道,隔天醒來時必定是已經躺在一樓的椅子上,而那長長的隧道自然就是這座黃色小燈的樓梯了。

現在,再回到老房子的樓梯上,少了分恐懼與漫長,多了點擁擠和滿滿的回憶。




外公和外婆的老房子...
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
但每次回去都有一種很溫馨的熟悉感~> <

sony arc
地點:台南321巷
機身:PENTAX K5 &1750 f2.8
不一樣的時代,看見一樣的風景

第一次自助到關西,
一定會來一下的觀光客路線,
京都是座充滿古色古香建築的城市,
本來還擔心颱風過後幾天,會不會還有很大損害,
但看來日本人復原效率相當好,
一點都沒有淹水的跡象,
只是時間在京都實在不夠用,
很可惜沒能好好走完。



機身:Panasonic GX1
鏡頭:12-35 f2.8
拍攝資訊:f/5.6、1/500s、ISO 160、12mm。
圖1.: 眷村的後院準備要披曬衣服去
圖2. 時代對比/ 101 VS 古老眷村 ~~ 曾經有我現在有你


機身:尼剛--D700
鏡頭:24MM F1.8


北海岸金山姑婆的老房子 , 殘破的磚瓦紀錄歲月 ...

NEX-5N + 18-55

F4 ISO640

花蓮 鳳林 大榮一村某棟花團錦簇的房子



機身:Nikon FM2
鏡頭:Nikkor 28mm f2.8D
底片:Fujifilm Superia 200
一個人的街角
轉身 回頭
黑白相間的石灰磚古厝
將一顆燄紅燈籠
綻放



機身:NIKON COOLPIX P80
鏡頭:4.7 mm~84.2 mm 1:2.8~4.5
拍攝資訊:f/3.2、1/96s、ISO 64、27mm



不知何時已經被台灣獼猴佔領的老房子,

因遊客的餵食,使這些獼猴慢慢地聚集在此地,

路過的遊客們記得請勿餵食野生動物。


機身:Canon EOS 600D
鏡頭:Canon EF 50mm F 1.8II
拍攝資訊:f/8、1/40s、ISO 100、50m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