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燈原理: ETTL, GN 值 與 ISO,M 模式與自動閃


宅男乙 wrote:
說明書內的各焦段GN表, 應該不致於被省掉.
所以挑貨時, 還是要去找它的 說明書


這樣好累耶型錄附上正確規格不是很好嗎(後面小字列出specification也ok呀),我之前提的那家公司,就是怎樣看都只有望遠端+ISO200數據
jenhoxen wrote:
型錄附上正確規格不是很好嗎


像 Panasonic 的閃燈,
PE-36S 就是 GN=36(可變焦,24mm~85mm)
PE-28S 就是 GN=28
PE-20S 就是 GN=20
一目了然

jenhoxen wrote:
早先其他的名門正派(專業閃燈廠)編號幾乎就代表它的出力,如Metz45系列,GN值就是45、60系列GN值就是60;National(後統一稱Panasonic)編號28開頭GN就是28、30/35開頭指數就是35(3057和357S是同一款),Sunpak、Vivitar也大致都follow這個法則,只有Canon在EOS1那個年代,TTL做不出來(專利還沒繞過去)、燈管也沒特強,就在命名上搞怪,從560開始叫,並在文宣中製造GN56的印象(最望遠端出力).


Nikon 原廠閃燈到現在還是堅持標示「標準 GN」,
真的很不簡單,
至於規格表中特別加上 ISO200(見下圖),
係因為 N 家機身有不少型號是 ISO200 起跳的,
例如我用過的:D70、D90、D300‧‧‧‧等等。
D80 則是 ISO100 起跳。
roachc wrote:
是的!
這是 SD-9 接到 SB-900 的插頭,
上面標示得很清楚:330V 高壓直流電


LDS一下,如果在細雨中使用,一旦漏電應該會被電到吱吱叫~~~

kingliaw99 wrote:
LDS一下,如果在細...(恕刪)


外閃沒有防塵防滴嗎?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binglien wrote:
外閃沒有防塵...(恕刪)

外部电源只是直進式插孔,並没有螺旋可以閉鎖,當接口附近累積夠多水量開始往内滲時,电流會不會導出来,没人知道。

我同事以前是被510V的电包电過。
binglien wrote:
外閃沒有防塵防滴嗎?


其實看到開版這些話,我笑了!
業者的官方資料說明中都有相當大的出入
網路流傳的錯誤論述也被當成真實理論
以正視聽,端正風氣
-----------------------------------
這一回我來談關於閃燈的原理與光圈快門和ISO的關係,
閃燈原理在許多網路流傳資料,甚至業者的官方資料說明中都有相當大的出入,
也就是一般攝影愛好者所難理解的地方,因而也使得運用閃燈自如成為一項難以達成的技術,
很多人也就以背數值,記參數,拼拼湊湊的印象,對閃燈也產生了畏懼感!
甚至網路流傳的錯誤論述也被當成真實理論.
所以我特別要介紹確實的閃燈運作原理,以正視聽,端正風氣,讓大家更能運閃自如!!
‧‧‧(以下略)‧‧‧
jenhoxen wrote:
當接口附近累積夠多水量開始往内滲時,电流會不會導出来,没人知道。

這種(閃燈用的高壓)電跟家庭用電,
先天上有一個很大的差異:

家庭用電的兩條電線,有一條接地(真的是接到地面),
人站在地面上,如果沒有做好絕緣措施(例如穿膠底鞋),
只要手觸摸到火線(驗電筆會亮那一端),一定被電!
摸到地線(驗電筆不亮那一端),則一點問題都沒有。

閃燈電池包的高壓電,
雖然也是一正一負兩條線,
但是並沒有任何一條電線接到地面,
人僅摸到其中一邊是無妨的,
因為高壓電並沒有通路可循,

如果不慎同時摸到兩邊,
鐵定被電,而且被電的感覺比家庭電更慘(330V vs 110V)!
但是持續時間很短,
高壓電容內的蓄電放完就沒了,
家庭電則是持續的電下去,會電死人喔!

回到您的問題:
如果正負兩端同時因潮濕而漏電,
使用者又同時摸到正負兩端的漏電,
一定被電!
binglien wrote:
由下圖,我列舉出三個方式,都屬於ETTL,TTL等做法的應用方式,
第一個是單反相機,因為反光鏡升起後,機頂得測光元件就被遮蓋,所以一定要有預閃,預閃是一個小小的量,且要在反光鏡升起前先發出,


就看到這而已 ...
這句話, 就我印象來說, 應該不正確吧 ...... 因為同時提到 ETTL 跟 TTL ...

底片的單反相機配合 TTL 閃燈, 是沒有預閃的 ... 偵測閃燈光量是在底片附近 ...
底片單反印象中是靠底片反射的部分光來偵測是否足夠的光亮進來 ...
而後來數位單反相機, 因為感光元件無法反射足夠的光來偵測使用,
所以最早期數位單反配合沒有預閃的閃燈, 常會有閃燈曝光不正確的問題 ...
所以, 後來為此, 才改成用預閃的方式 ... 我的印象中是這樣 ...

ETTL 普通應該指的是 Canon 的 E-TTL ... 其實是有 I 跟 II, 做法也是不同 ...
下面這篇落落長的原文資料, 是我看過最完整 Canon 閃燈技術的介紹 ...

Flash Photography with Canon EOS Cameras

看文章就可以知道, 最早期的 TTL 與後來的閃燈技術做法, 是有明顯的不同的 ...

cchsieh wrote:
底片的單反相機配合 TTL 閃燈, 是沒有預閃的 ... 偵測閃燈光量是在底片附近 ...
底片單反印象中是靠底片反射的部分光來偵測是否足夠的光亮進來 ...
而後來數位單反相機, 因為感光元件無法反射足夠的光來偵測使用,
所以最早期數位單反配合沒有預閃的閃燈, 常會有閃燈曝光不正確的問題 (Nikon ???) ...
所以, 後來為此, 才改成用預閃的方式 ... 我的印象中是這樣 ...


Nikon 後期 film SLR 的 TTL flash 已經有預閃了,起碼 F100 就有。以下是 F100 說明書關於 pre-flash 的部分。

已經移除標註的 Nikon ...
歷史對我太遙遠了 ... 哈 ... 說法有所誤導 :P ... Sorry ...

Nikon TTL History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