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無關影像本身,而是如何勾勒一種視野

超大屁股的阿勇斯 wrote:
不過我個人是真的想知道
哪裡可以欣賞更高的心靈層次的照片
無意引戰
美女很好看,如同山珍海味
但是久了也會想要嘗試粗茶淡飯的樸實
況且佛曰人的外在也只是個皮囊
因此
個人想要看看另一些層次、另一些風貌的照片
但是好像很少這類平台
目前常看的也還是Flickr而已
希望有好心網友能分享及提供
感恩不盡

是不是更高的心靈層次或是不是另一些層次的作品不敢說,但另一些風貌的照片我個人覺得可以去看看一些大師的作品,近從當代的Steve McCurry或遠到上個世紀的Henri Cartier-Bresson、Robert Frank、Elliott Erwitt 等等
辜狗隨便搜一下"Art Photography"保證看都看不完,這是很基本的常識不必大書特書,有心的自會去探索與自我要求哪需要別人管!?01可愛的地方就在於不夠嚴肅的普羅大眾,放輕鬆一點看看聊聊就好,是抒壓不是加壓,更何況凡事都是相對的,目前版面充斥著不懂感謝的伸手與雞毛蒜皮的廢文,根本毫無必要刻意去踩還願意PO圖充實內容的鄉民來"墊高"自己的論述,反正各吹各的號講就講嘛,攝影一向是自我要求而非苛求別人,連這個都不懂下什麼指導棋談什麼空泛的理論!?在多數鄉民連"散景"都講不出來,硬是要說成"景深效果"的地方,你要求什麼!?

沒什麼是比以身作則更有說服力的,版面很需要實質的內容,樓主不妨"貢獻"一些,圖文並茂在下一定感謝再加分,沒事別去貶抑那些沒礙著你的人,態度不對講得再入理都令人反感!
哈哈哈
任何發文就準備被
flyingf wrote:
1x.com 作品是(恕刪)


感恩flyingf哥
等這陣子工作不那麼忙
我去找找
感恩

swkit wrote:
小弟很好奇,想請問阿(恕刪)


其實也不太知道如何描述
我也還在思索和摸索
佛曰每一天都是新生
可能每個階段甚至是每一天的感受不同
對於影像的想法也就不同吧
我想
不過最近倒是著迷於黑白照與線條幾何
類似這些攝影師的風格
(以下為轉貼,如有違反規定請告知我,我會立刻刪除)
https://flic.kr/p/2j2Z9xL
https://flic.kr/p/2hoKFZa
https://flic.kr/p/2htgq6Q

話說最近看了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的電影
跟太太很是喜歡
打算等今年的07/04至09/06來台展出期間跟太太去欣賞

ivanos wrote:
是不是更高的心靈層次(恕刪)

感恩ivanos哥
我會找時間好好欣賞的
感恩
這棟樓會被轟成這樣,有點意外,又不會太意外。容我也多嘴幾句 . . . . .

01 網站的評測找正妹來拍,實屬不得不然,畢竟企業必須追求生存與獲利。許多人喜歡參加外拍團或是到處追景,我也覺得無可厚非,在相機普及化的今天,這是必然的生態。我甚至覺得這是很好學攝影的途徑,尤其對初學者而言,因為可以很快的跟別人比較與討論,縮短學習基本功的時程。不過許多人在否定樓主的看法之餘,不妨也思索一下,是否部分觀點仍有值得參考之處?

誠然,許多人只是把攝影當成休閒娛樂,用來拍拍旅遊的風景或是紀錄家人的生活,原本就不是要走藝術創作的路線。不過在拍久了這些東西,你是否也曾想將觸角延伸一點,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創意」(樓主的句子)?比方說,現在許多人在拍的流行的懸日、星軌,或是去到那些網路上經常看到的固定點拍大景,這些照片拍出來多半跟網路上看到的雷同,拍久了會不會漸漸覺得沒那麼有成就感?如果有心,時間也允許,何妨試著自己去探索與發掘別人沒拍過的風景或視角,豈不更有意思?

拍美女或其他人像也可以有很多值得鑽研的地方,露得多也未必比較美,除了佈光等等的技術層面,人的姿態與神韻呢?許多人一起拍擺好姿態的正妹,拍出來多半視角差不了多少,是否可能在正妹不經意的瞬間,或者生活中相熟女性朋友的某個場合,拍出她們特有的韻味?事實上,Henri Cartier-Bresson 與 Elliott Erwitt 這些成名的馬格南攝影師,早年為了生活也拍了不少人像照,這些人的作品或許可以給愛拍美女的人一點啟發也說不定。甚至,在拍膩了正妹照之餘,你或許也會想將觸角伸展到其他相關領域,例如拍一些取得對方允許的陌生人街頭人像照(street portrait)?

英國有家專拍婚禮的攝影工作室叫 York Place Studios,這是一家兩位兄妹或姊弟合開的公司(後來再加入兩位家人)。他們的拍攝風格有別於一般的婚攝公司,充分運用了街頭攝影的精神與技巧,拍出大量抓取真實自然的瞬間畫面,而且效果非常好。他們的 Instagram 在這裡,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看一下。我相信,台灣一定也有婚攝公司會運用類似的技巧,嘗試著多拍一些真實自然照片吧。

或許,藝術創作的風格及技巧離我們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遠,有機會接觸一些,說不定可以觸發我們更多的拍攝可能與更寬廣的創作想像。例如,七月就有個 Vivian Maier 的街頭攝影展 . . . . .
反正想進步就是多看,多投入,多拍,多反思!到自己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自
然會有明顯的進步
locuscc wrote:
英國有家專拍婚禮的攝影工作室叫 York Place Studios,這是一家兩位兄妹或姊弟合開的公司(後來再加入兩位家人)。他們的拍攝風格有別於一般的婚攝公司,充分運用了街頭攝影的精神與技巧,拍出大量抓取真實自然的瞬間畫面,而且效果非常好。他們的 Instagram 在這裡,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看一下。我相信,台灣一定有婚攝公司會運用類似的技巧,也嘗試著多拍一些真實自然照片的吧。

謝謝這麼有趣的婚攝作品,但希望層主多說一些
何謂街頭人像、街頭攝影、肖像或婚攝間的區別
至少我拍照到現在還不曾口頭徵詢過被攝者同意
或說V.M.拍攝十萬位陌生人,就是街頭攝影師嗎
而以前輩的視野,如何評價這張實為偷拍的影像

攝於大我新村的狗和靠前搭話不知情入鏡的女人
兩組平行線和雜亂的構圖,狗偏小加上女人斷頭
影像唾手可得的現代「自己的可能或想像」何在

我試試版上欣賞的例子:街頭攝影街頭人像
locuscc wrote:
這棟樓會被轟成這樣,(恕刪)


觀點角度與立場問題.. 為何不是拍街頭拍攝拍膩了, 可進階來拍攝一下正妹或正規人像呢 ? 又或學習人像拍攝來引入街頭拍攝內 ?

因為骨子裹, 仍然以自己的拍攝主題 (街頭拍攝) 為出發點, 來批判正妹拍攝, 亦有我高你低之意.

我想如果硬是要去分高與低, 只可在同一領域同一主題內比較, A 女像 比 B 女像, C 街拍比 D 街拍. 而不是跨領域 A 女像比 C 街拍. 由從不拍女像的人來批判女像拍攝是荒謬, 反之亦然.

因為不同拍攝主題的準則與追求本就不一樣

我不能改變樓主又或任何人認為女像拍攝這主題先天性就比其他攝影主題低俗. 很多時這亦與道德規範有關. 拍的妹愈漂亮就愈招人話柄, 反過來拍醜妹就沒問題. 要拍得醜來突顯自己高超與眾不同, 這個我不能接受. 我只能說這是岐視, 是荒謬, 是針對, 是虛偽.. 別人亦沒法改變我這看法.
locuscc wrote:...轟成這樣,有點意外,又不會太意外...
這不是很故意的目的之一嗎!?我才不相信他把首頁截圖放第一張,自己一張狗屁作品都沒有不是在刻意引戰,寧願被砲總比沒人理好,反正任何替正咩先決說話都很容易被視為不懂藝術丶膚淺物化女性丶腦袋長在下半身沒靈性的雄性動物;

01是在評器材,裝看不懂!?內行看門道丶外行看熱鬧,有人氣廠商才瞧得起自動送上門來談合作,這樣大家才有更完整多樣的評測可以看,沒流量誰鳥你!?01文的屬性本來就是”評測”,產品與器材才是主角,有美女”陪襯”讓畫面更賞心悅目,這樣網友看得高興廠商滿意,各取所需鄉民又不花一毛錢,請問有什麼好批評的!?更何況在相機版要評器材,缺了正咩是很現實的”參考價值大減“,這無論樓主是否瞧得上眼,很多消費者關心的是要花這麼多錢買器材,能不能把人拍好看通常是採購重點之一,請問嫌個什麼鬼東西!?評測中沒拍其他的嘛?01不是沒高檔Profoto的燈,我也不相信編輯的表現手法與能力”僅止於此”,但評測要的是最簡單的原始表現,最直接基本的使用情境,我甚至覺得”拍得好不好”一點也不重要,因為評測我挑剔的是器材表現與數據,不是”作品”,太脫離一般現實的拍攝手法反而會有損參考價值!

樓主既然要談”藝術”姿態擺這麼高,那自己就純粹一點,這類文在01又不是沒人發,用了三流炒作話題的手法還傷及無辜,裝什麼假清高!?拿3C商品評測來說嘴藝術,牛頭不對馬嘴;被你瞧不起批評的對象,至少人家”真誠”,不裝模作樣假清高,拍自己的照片PO自己的東西,”老子就是這樣,怎樣!?”,有這氣魄我先敬三分,色慾丶性焦慮丶偷窺丶痴迷丶戀物癖丶陽物崇拜...etc.都是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別說沒一點創作與表達的慾望,但作品不成熟是絕大多數人的宿命,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崇高偉大的目標,不過分享分享,踩人家幹嘛?
crossmatch wrote:
比其他攝影主題低俗.(恕刪)


別帶風向哦,我的文章沒有指名道姓強調 誰對誰錯、誰高人一等、誰心靈層次高、或歧視誰低俗吧,罵人低俗又沒錢拿,也許我有提到"國外很多藝術研究所的學生回台付出"。但我沒有展現我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姿態,是否有所誤會?(以上回覆crossmatch)

文章前兩段都是以"為何"兩字開頭,以問號"?"結束,我提出的是疑問,疑問多元觀點出現的機率是否太小?疑問我們是否畫地自限?
不刻意製造對立,如陳前副總統所說,對立只會看見彼此的缺點

從一些回文看見,有人注意了這件事,有人生氣,有人反思、有人自己把頭伸進我腳下再說我踩他
不管怎樣 總之我的目的達成了(其實我是來宣傳 Vivian Maier 展?)

我是不是自以為是的來傳道?有必要我多此一舉的來讓人思考? 對啊,因為我腦子有病沒朋友,也沒人理,也沒作品,有這麼多人回文我好高興,故意引戰是個不錯的手法,

也許每隔五年十年我會來發一次文,來"給小"刺一下、刺一下,讓大家不要忘記反思的好處與壞處、多元觀點的重要性,

也許每個月來吵一次「拍照需不需要意義?」。好不好?來討論吧!(開朗的表情符號)

5月攝影活動情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