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標準是出去玩,不管是一個人還是跟家人,出去的目的是『玩』的話以一個國家地理2345攝影包為上限,塞不進去的就不帶了最常塞的是S5+Nikon16-85VR+Nikon703-00VR如果是一個人專門出去攝影的,可能會背Lowerpro Fastpack100再加腳架比起上面的包包,這個包包最多還可以多塞一顆小定焦鏡跟神燈出去『玩』照些有的沒的紀錄照,說真的,很少用到長鏡頭以後可能只帶一機一鏡出去玩吧其實本來偶而也會故意限制一下自己,只掛一顆35/2出門,其實這樣很好,沒啥不好照的天天在那裡想這想那的,有時還真的是本末倒置了~~遠的東西拍不到?那就算了嘛~~室內黑黑的不好拍,要神燈,沒帶?那就算了嘛~~不然iso硬拉,或是開內閃,沒有糊掉就好了嘛~~要大光圈散景虛化?改天有空專程來弄嘛~~今天是出來『玩』的!!回家後這些紀錄型的照片以只是用光影魔術手批次縮圖銳化一下,這樣看起來就很高興了
如果要求畫質又要輕便,那只帶Sigma DP1也許是解決方案之一。如果需要長焦段又不怕重的朋友,可以帶二機一鏡,就是單眼加長焦段變焦鏡加上DP1,不怕不夠長又有廣角,讓你不用在外面忙著換鏡頭錯過拍照時機。
今天跟朋友去逛動物園 背了一機兩鏡一外閃 就累到不行了但是很多鏡頭都是沒辦法用DC拍下來的如果只是要去逛逛 我就不會帶DSLR了我只會帶個小DC如果是要好好的拍照 (下個月的紐約行)我就全套背去好好的拍一拍就算累 也是值得的 也許一輩子也才去一次而已我覺得帶什麼器材 是要看妳的目的 而定不用到哪裡都背個大大的相機去嚇人帶個小DC也是不錯的
我也曾經陷入這樣的迷思之中我是因旅遊而攝影的從canon的A系到富士的6500fd到現在的Pentax的K200D旅遊中往往到了一個場景就使勁的拍及後發現,怎麼在景點拍來拍去,都好像和明信片的構圖和取景一樣呢當然,再怎樣拍也不及專業攝影師來的好付出的代價也不少而且在拍照當時,不免少了欣賞美景的時間老是想像構圖,光圈,快門甚麼的...還沒計算器材的重量呢直到一次到九寨溝旅行就因為自己如常的一直拍弄得和家人掉了隊導旅和領隊找了我好久才找到我也才知道很晚了整個旅行團的行程也給我一個人打亂了大家都不太愉快這樣才有反思怎麼自己徹底忘記了出去旅遊的本質?其實我認為旅遊不是不應該拍照只是去旅遊的時候...很多地方拍一拍就好了不能要求這麼多如要美景的話,倒不如買名信片好了我認為最好的選擇是一機一鏡最多是一機兩鏡好了最好是只帶 超廣角定焦鏡(14mm) 和 大光圈廣角標準鏡(35mm,50mm甚麼的)拍不到就不要拍了倒不如留多一點時間陪一下家人朋友去四周看看!
我都是去日本比較多以前幾次都用隨身小機拍95年去大阪自助,96年公司北海道旅遊帶5D去深深覺得自助帶單眼是還好,跟團實在沒必要一來跟團的時間受限也沒什麼機會好好拍二來單眼要請人幫拍諸多不便星期五又要去名古屋了這次早早買了F100fd入手熟悉5D就讓它在家裡休息吧!
沒想到我這個討論引起這麼多回應.我自己也覺得矛盾,上面有朋友說到,難得去這個地方一次,一定要帶足設備以免有遺珠之憾.真正符合我的心情,.雖說我已經避免想去攝影為主,但一趟蜜月,總想到這一生可能就只有去一趟加拿大,遺珠之憾的念頭又起.可能會拍到野生動物,,,,,,(事後是想太多)結果小小白被冰了10天(真的是冰,每天都5度以下)就這樣早知帶17-40全程就夠了.人就是有這種心態,避也避不掉.
Noahtsai wrote:一生可能就只有去一趟加拿大,遺珠之憾的念頭又起.可能會拍到野生動物,,,,,,(事後是想太多) 你應該去參加極光團...連續幾個晚上都在等...有很多時間喬裝備...帶再多裝備也不怕...也不用在意只有風景沒有主角變成明信片,因為很少人可以拍出用極光當背景的人物照...但是不保證在3~4晚的時間裡,一定看得到極光的出現...跟團要拍野生動物,通常遊覽車司機發現路邊有的話,會減慢速度讓你看,也不好拍,或許可以半夜到路邊垃圾筒等...也許可以拍到浣熊翻垃圾...
個人會以隨處抓影像當作紀念.例如這張小朋友的眼神, 就是自己在旅行時, 於超商內買東西, 看到窗外正飄著細雪, 幾位小朋友望向店內的糖果所捕捉到. 平實但純真.結論是 : 會記得那時候我正在那間超商買飲料. 旅行, 不就是這樣嗎? 記得你旅行時做過的事, 攝影只是幫你紀錄當下,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