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enchen wrote:
婚禮拍攝有人拍但是喪...(恕刪)



要看有沒有考量到禁忌問題
單純拍攝應該跟家人親友溝通好,不算太有難度
把最真實的一面拍下來就對了.

我阿公阿媽相隔三個月相繼過世,都是小弟負責拍攝.
家人大都不會太刻意怎麼拍,畢竟自己人比較好處理.

如果要找外人來拍.
要跟對方有拍攝上的共識,哪裡可拍哪裡不可拍.
都要喬好,畢竟喪禮不是人人適合去的場合.

之前小弟拍的,給您參考.
讓您看看拍的感覺.

請節哀!
希望痛失親人的朋友們, 能夠走過傷痛.

看了幾位朋友的喪禮攝影, 心裡百感交集. 我的朋友的父親前幾天驟然辭世, ...

不管要的是送走往生者, 還是在於讓活著的人止步, 我想喪事很多繁瑣的儀式, 也有讓生者無暇傷痛之意吧.

如果痛的事情能假裝沒看見就不會痛了, 那就不需要喪禮了. 如果說喪禮是一個走過傷痛的儀式, 我想這段故事的紀錄也會是一個幫助.

不管是自己來記錄親人離開的過程, 還是請別人來幫忙, 還有編寫這樣的部落格, 我想都是有很多意義的.

還有很多在外地不能回來見最後一面的親人, 連病榻上的一面都沒來得及見的親人, 錯過這一面, 才是一輩子抹滅不了的痛.

陰天, 要下過雨才會天晴. 眼淚沒哭乾淨, 笑容也就燦爛不起來. 很多只能刻在心裡, 印在夢裡, 說不出來, 看不見的痛苦, 有時候透過照片來舒發, 來宣洩, 來平緩, 也是好的吧. 覺得是為往生者和在世者做的事, 就該去做吧. 別留下無法改變的後悔.

請節哀.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我祖母走的時候
應家人要求(家中也從事傳播業 對這部分很重視)
自己上陣
扛攝影機全程記錄
跪拜 答禮 誦經等等 長孫必須參與的時候
就把攝影機丟給攝助.....

也許對家人來說
由孫子親自紀錄是一種堅持
也比較放心

但是對我來說 其實是一種折磨
整場葬禮從頭到尾沒掉一滴眼淚
心裡很難過
但扛著攝影機眼睛套在FINDER上
就是哭不出來
透過黑白的觀景窗
畫面中的一切彷彿不是真的......

送進爐那一刻
關機
瞬間眼淚用噴的....

影片中除了整個流程
還有許多家人間的對話
聊些老人家生前的大小瑣事
想想 剪出來應該會很有內容

應該會?
沒錯
葬禮結束隔了幾天過帶時
立刻發現自己根本剪不下去......
剪出來家人看到
也只是再一次被挖開傷口

就這樣 七年了
中間被催了無數次
都被我以各種理由擋掉 (有趣的是 想看紀錄片的都是遠房親戚 直系血親倒是一句也沒問....)
兩捲母帶還躺在防潮箱裡
我想再過幾年 應該能比較釋懷...
到時剪出來
當作十週年紀念吧

依此教訓 奉勸樓主千萬不要自己拍
寧可花點錢請人拍 順便整理
情緒的壓抑真的很恐怖!
請問洗照片有禮數規矩嗎? 會被拒收嗎?
oaks wrote:
請問洗照片有禮數規矩嗎? 會被拒收嗎?...(恕刪)


有!
這行是有規矩的!

....
....
就是....
.....

拿照片的時候要付錢

拜託
以前底片時代
拍完不沖誰知道那捲是啥?
店家還不都照樣沖
賺錢就是了
沒那麼多忌諱

別忘了
"遺照"也是許多像館的收入來源
有些人往生後
家屬才發現沒有一張像樣的大頭照
這時只好拿生活照或破損舊照送修
價格不便宜
(多半是把生活照局部放大 衣服修整齊 黑白破損舊照翻彩色 再美化一下)

我也曾碰過幾次這種案子
說實在的
晚上一個人在電腦前對著不知名某人的遺照
真的是....四目交接...相看兩不厭
心理難免會有點毛

猜猜看
以前四刑大手上那些血肉模糊的刑案現場照片是誰沖的?
當然也是可憐的師傅
拍攝葬禮的規矩
第一當然是要看喪家有啥特殊禁忌
靈堂前的儀式 安靜記錄
不要白木就好(例如跑的滿場飛 閃燈狂閃 伸手僑位置之類....)
其他特別要注意的
大概就是瞻仰遺容和火化這兩項

有時瞻仰遺容的過程可以拍
家屬輪流到靈堂後方瞻仰
攝影者最好找個好角度離遠點吊畫面
以免打擾到家屬的情緒
這時候閃光燈....關了吧
免得討罵...

也有些瞻仰的過程不能拍(甚至根本沒這過程)
甚至有些規定比較嚴的
靈堂遺照的後方 甚至包含通往火化場的走廊
全部不能拍
其實家屬傷心都來不及了
只要不妨礙到儀式氣氛
哪有時間管啥規矩
規矩多半禮儀公司的司儀或助理會提醒你
也就是說...規矩是看禮儀公司的習慣
幾次都不太一樣....(後台不拍 蓋棺前不拍 蓋蓮花被前不拍 火化不拍....等等 因人而異)

遺體送到火化場時
司儀通常會請所有家屬留步
一方面不希望家屬看到這過程
迷信點的說法是 : 不要有人"跟著一起去"

總之
過了那條線就是真的天人永隔了
當然 裝在箱子裡推進爐的畫面也沒啥好拍
還是回過身去拍下家屬哀痛欲絕的畫面.....
真情流露 哭得死去活來
整場儀式就是這一刻最哀痛欲絕了
壓抑住情緒 拍吧

打黑傘捧遺照的畫面 最好還是抓一下
算是重點
在旁邊貢飯之後
等遺體燒完還要滿長一段時間....
有時會在旁邊誦經直到結束
也有碰過整個家族去附近餐廳吃飯喝茶等撿骨的

燒金...也算是個能拍出點東西的時候
台北市立殯儀館幾年前為了環保
把金爐也改成密閉式的了
整堆金紙折都不用折
放進去門關了開關一按就了事
很沒感覺....

我自己的習慣
哀戚隆重的場合 不閃燈
北部幾個公立私立的靈堂
光都不是太足
大光圈 感度夠
是必要的

另外 如果是在公立殯儀館
好時辰 隔壁幾個靈堂通常不是空的
在靈堂外
鏡頭沒事還是別舉在胸前
你永遠不會知道隔壁躺的是誰
小心被找麻煩
引起無謂的糾紛
前幾位大大說的沒錯
等到這天來臨時候
我的相機 還是在相機包裡
遲遲拿不出來
心情沉重到無法思考
很多事情畢竟不是當初這樣說說就有辦法做到的
也許別人親人我可以做到
但是今天父親入火葬場時候...
說真的...無法言喻....

再一次的傷痛 還是紀念 這都是每個人心情不同所去解讀下的....
幾個月前買壹台D90本來想說拍拍小孩..想不到祖母過世..幾天前出殯拍了一些照片留作往後的紀念..家裡還是有些禁忌沒有拍最後一面..不喜勿入
http://www.wretch.cc/album/photoahsun
qkenchen wrote:
前幾位大大說的沒錯等...(恕刪)



樓主請節哀 畢竟在這時刻要記錄這一切 快門 往往按不下去


我本身是從事殯葬業,也對相機有極高的興趣

在我的服務案件裡 常常會看到家屬們主動拿起小DC紀錄當日的過程
而我 只需拿小DC拍一兩張 回報給公司 控制品質

直到同事的一個服務案件 我前去協助 就動用到單眼了


閃燈是大忌 事前也要先與喪家溝通清楚哪些部份不希望入鏡

一般來說 拍raw檔回家慢慢調吧 有些場地拉高iso也不盡理想

主要我去拍攝是以服務為主 有家屬包紅包過來 但我們是禁收的

主要是抱持做功德的方式去拍 



以上純分享 
拍出來可能很多人眼睛都紅紅的...

所以

記得要消除紅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