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group wrote:依據amao 大所說......小弟改得不是很好應該是類似這樣吧?...(恕刪) 沒錯,就像是這個樣子,人物的影像若是再大一點,人物就會變成主題,而人物的影像維持不變,則晨光雲彩加上人影,整個畫面的主題比較會集中在雲彩,只是主題的焦點,會因人而異,有不同的感受,畫面中的透視感與層次感,與你所站的位置加上鏡頭焦距的使用有關,最後決定取捨哪些元素要在畫面中,元素的色彩對比和表示形態強弱,會在構圖中的決定主題,如下便是我常用的構圖法則,舉幾個圖片給各位參考構圖的方式: 發現自己最常用的焦段竟是18mm,這也是我近幾年來重學攝影時初次使用的焦段,反而焦距越長,越不常用,所以有時想建議新手,先將手上的鏡頭用熟後再買新的鏡頭,說到這兒反倒有點離題了,不過拍攝日出日落倒是一個學習攝影構圖及技術的好開始,原因是構圖元素單純,光線變化快速,每天都會出現,只是要有耐心,花點心思將單純的元素在腦海前想一想要如何構圖,取好景後,等待想要的景色出現,依臨場反應面對快速變化的光線拍攝,這也是所謂在01論壇上,最常聽到那令人討厭的一句話:『用用相機後面的那個腦袋』所要表達的意思吧~個人的經驗是,先不要拿起相機,觀察眼前的景色有哪些元素,取捨需要的元素,在腦海中構圖後,再拿起相機,上下前後移動位置,到最接近所想的畫面,然後測光對焦,按下快門,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畫面,重複修正,不過若是搶拍,恐怕不適用這個方法了...就暫時說到這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