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槍的夢





























































縱使我們知道湖面的倒影只是假象
但攝影這種凝固
起碼算是「最真實的假象」




攝影人的困難在於,我們無法閉起眼睛、看著內心就獲得我們心中的那幅圖像,很多時候我們心中甚至也產生不出圖像。就像發現自己的車子半夜被偷,只知道自己氣得說不出話,但要描述這個特殊的「氣」(為了與其它事件所產生的氣做區隔),訴諸影像就比使用文字難上許多。

與繪畫不同,攝影必然以現實世界的光源為根基,才能在其上打造屬於自己的世界。同樣身為平面影像,攝影與繪畫共享符號操作的權利,但是攝影卻更深一層的贏得物理上的客觀見證性,文字的詩不似攝影,擁有的只是心理上的主觀證據。兩者道不同,卻可互相為謀。



DU PHOTO OF NATURAL LIFE
Copyright © DUpisces.
DU 雙魚的海邊
好文!自認寫不出這種文章!純推~

觀察討論區的情形,有一個感想。

一個是悲劇、兩個變喜劇、三個轉鬧劇。

歸咎的原因是人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可以在人家一丁點小錯的地方下文章,

而這一丁點小錯就可衍生變成十惡不赦的大錯。淺碟文化驅使的....

當然有些人本來就是來鬧的,這又另當別論。或是他根本不覺的自己在鬧!

而大家不去討論意涵、內容、哲學...這實在背道而馳。

究竟攝影是什麼?這問題一提出,怎麼回答高下立見!



拜樓主所賜,體會了不少攝影上的深意!
除了讀之外,也很細心體會樓主的一翻話!

故意來回覆不讓它沈下去, 也順便看看還有沒有高深的論調出現 ^^



中科的狗 2008.1.1

大腦之前,訊息不平等

魔術師懂得如何把觀者的注意力引導到其它地方。只要你一張開眼睛,大量的訊息就會如洪水般湧入,大腦必須對這些訊息有所取捨,並對其中的訊息加以組織,否則只會得到混亂的神經激發。這裡有一個重點:「不是所有訊息都是平等的」。就像在國外旅行時,即便餐廳很吵鬧,如果有人講國語你還是可以馬上察覺出來,因為你的母語在腦中早已形成連結,神經可以輕易組織起這些訊息(fire together)並做有意義的解讀。又或者是在吵雜的餐廳中,你還是可以辨識出隔壁桌講話的內容,而不至於將背景中所有的人聲通通搞混在一起。事實上大腦也沒有能力辨識所有的訊息,因為在演化的過程中並沒有這種需要。對生命來說只要維持生存就好,多餘的東西就會退化。

聽覺是如此運作,視覺也是一樣。完形心理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圖與地」的概念(可參照吳嘉寶老師視丘影像美學的理論架構第二十六段或蔣戴榮「觀念攝影」)。白話點說,就是在一張圖片上「主體」「背景」的關係,用認知科學的話來說,就是大腦注意力的「集中」(取)與「忽略」(捨)。在圖像上,屬於主體的東西會較「突出」,其它無關緊要的背景部份會「沉下去」。畫家必須學習如何利用這種視覺特性才能有效引導觀眾。很多人照片拍不好,只是不了解視覺運作的伎倆,而那些領悟成功並順利實踐的人,最後就成了我們口中的攝影師或攝影家。雖然背景不是重點,但不代表沒有訊息。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人到國外出遊的自拍照,主體雖然是自拍者的臉,但是背景通常也包含豐富的「文化訊息」。在某些優質攝影作品上,背景甚至可以跟主體訊息相輝映,甚至互相連結形成「隱喻訊息」。有時背景只是一種襯托,形成觸發邊緣系統的「情緒性訊息」。■


葉詠詩,指揮家  攝影/朱德華
指揮家與大海,背景訊息與主體姿態交錯,呈現出很優雅的詮釋。


同中求異的視覺


【閱讀的姿態】之一
2005

另一個令我懷念的命題:「大腦會去注意有變異的地方」。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命題時,是在吳嘉寶老師人像攝影採光的視覺表現與其美學理論初探上讀到。他所描述的眾多視覺特徵之一就是「視覺是只看有變化之處的」。當時我還請教他「什麼情況下叫沒有變化」,他舉了個例子:「像一整片灰色、均質的圖片就是沒有差異。」這個命題逐漸影響了我對圖像的認知,從此我知道拍照要怎麼樣抓住重點、創造重點,因為在靜態影像中「視覺重點往往就在差異最大的地方」,這觀念再搭配「視覺趣味點」的發掘與設置,影像就可以擁有吸引觀看者注視久一點的特質。

而在現實世界中還有另一個規則:眼睛會去注意移動之物。這種注意力的現象是下意識的。你是否也曾發生過「眼睛忍不住去瞄」的情形?不過這種忍不住看的情形要細分為兩種:一種是「非得看不可」(影響生存),例如走廊牆壁上突然出現移動的黑點,你會去看看那黑點是蟑螂或蜘蛛;另一種是「對有興趣之物」,這種視線的移動會暴露你的喜好。

「我們的視神經如果一直反應同一靜止物件,很快的就對那物件視而不見」這句話講的是視神經的適應。我們國中上健康教育課,老師都教我們體驗過視覺暫留的現象,但從沒告訴過你:眼球是不能靜止不動的。因為視網膜上的神經如果只接收到靜態的影像,很快就會產生「適應現象」、「疲勞現象」,進而停止發出訊號給大腦,導致視野內一片空白。如同 曾志朗 教授所說,不只視覺會如此,其它感官也是。而眼睛為了不要靜止不動,神奇地發展出「震顛」(saccade)運動,這運動很難以意志力壓制。坐在電腦桌前的你可以立刻做個實驗:選定這篇文章中特定一個字,然後盯著那個字看,儘你所能讓眼睛不動。但這非常困難,即便你是盯著一個「難」字看,你會發現你的視線中心無法一直停留在原點,而是會在「難」這個字上漂移。我兩年前去做眼睛雷射手術時曾注意過這問題,如果我的眼睛不斷顛動,那雷射要怎麼精準的為我的角膜塑型?他們用的方法很簡單:用個眼球固定器框住,你的眼球就動不了了。■


DU PHOTO OF NATURAL LIFE
Copyright © DUpisces.
DU 雙魚的海邊




論小腿

高中最後一個夏天,成排的椰子樹像憲兵一樣牢牢的固定在學校的圍牆邊,甩動葉子活動筋骨。早上坐公車趕來的學生穿過陽光,走進校門。十字路口上的糾察隊非常盡職,看他們指揮的多麼用力,彷彿恨不得把手給甩斷、把哨子給吹爆。「教官好!」所有學生行禮如儀。教官這角色並不討喜,但他們得站在校門口得聽上千次「教官好」。而即便是「教官好」三個字,也有各種讓人心力交瘁的喊法,萬一整個早上都聽著氣數已盡的問好,任誰都會短壽。雖然我是通車上學,但因為車子搭得早,平常我到校時糾察隊都尚未開始站岡。有一回我錯過了一班公車,下一班竟然隔了二十分鐘才來。我滿心沉重的在車上睡了一會。車站一到,和我同車的學生都一起以誇張的步伐往學校走去。用走的是因為跑不動,書包裡的知識太沉。

書包黑藍色,馬路灰銀色。大家的背影是模糊的,偶爾有幾個女生的背影是清楚的。在那競爭激烈的時期,藍裙以下、白襪以上是忘卻煩憂的好去處。當一雙好看的小腿走在你面前,你不會想抬頭。人生大部分時間是低頭的,尤其是在那個時代,低頭通常只看到考卷。跟分數比起來,好看的小腿具有相當的撫慰作用。女生的小腿並不都是同一個樣,曲線各異,肌肉的位置、腳毛的疏密、毛孔的大小、血色粉嫩與否都不盡相同。好看的、礙眼的都有。但通常我們看不到礙眼的,因為視覺只挑甜的柿子。

若將女生的小腿放在一起評,我特注重腳踝。這小小一圈非常重要,只是一般人不會注意。例如「短襪」與「帆布鞋」這兩種東西,都得要配腳踝纖細的女生才好,且要腳筋要露得不俗才算極美。深究點,會發現腳踝的形狀與小腿曲線有著唇齒關係。瘦的女生,腿肚通常會由下往上形成「受風阻的拋物線」。這拋物線若拋得太高,或拋得不夠圓滑,就會變成蘿蔔腿。倘若你問我什麼叫好看的小腿,我不願多說其它的,我要說我腦海中深深烙印下來、那最令人意亂情迷的一雙腿。

我在高一時自願當衛生,往後三年也都做衛生。第一年我負責管校園裡的花圃,第二年,我突然被指派去負責掃一樓女廁。我還記得導師在班上宣布這件事時,嘴角似乎在跟我說:「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雖然是負責掃女廁,我卻不用動手,女廁是女生掃的,我只負責檢查通過就好。掃廁所的人員名單由抽籤決定,以免他人懷疑我有所偏袒。當時只覺得窘,並無喜悅之情,況且我對女生的幻想並沒有這麼強烈,充其量只是覺得有些女生會特別讓人想貼近罷了。有一個女生,我發現她每次彎下腰去刷廁所時,就會瞄我一下然後不自主的拉一下裙子,我想了很久才發現原來她是怕我偷看她!為避免可笑的誤會,以後掃廁所時我都盡量往旁邊站。只有一個女生,她的小腿讓人無法不多看幾眼。她的腿並不白皙。有的女生腿很白很好看,在膝蓋皮膚較薄的地方會透點血色,這就很性感。但是那女孩的膚色焦了點,與白皙搭不上關係,卻意外地比白皙更誘人。若硬要用言語形容,我會說那是剛出爐麵包的顏色,不只表皮看起來非常可口,就連她身上的味道也散發出暖香。冬天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她身上的味道,吸到肺裡,身子就暖了。

若要問我何時才懂得分析女生局部的美,必然是從我開始注意她誘人的腿部曲線開始。班上腿好看的女生並不是沒有,但她之所以勝出,還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除了上述皮膚的顏色之外,「視覺上的磨擦力」也是要點之一。有的女生皮膚極為細滑,這當然是好的,可這女生的皮膚是具有「磨擦力」的。你不用真摸上一把,也能想像得出來當你將手指碰上時那絕妙的觸感。她走路的時候,也看得出來沒有一分贅肉。有的女生小腿肉質非常軟,稍微晃動就會引起脂肪的波動。那倒也沒什麼不好,軟也有軟的美。但是當看到一雙曲線優美,肌肉卻緊實地恰到好處的一雙腿,總是更令人難以忘懷。

她走路的樣子更是美。欣賞小腿的另一境界,就是要把小腿動起來看。漂亮的曲線不代表什麼,要在雙腿一來一往移動之間,把美「走」出來的人,才能算真正的美腿。有的女生腿相當細緻,但走起來就是沒有美感。腿形於外,但唯有動靜之間還能形成美的人,才能賦予美腿真正的靈魂。雖然走路的姿勢可以後天訓練,但有些訓練出來的就是俗了點、做作了點,如何也比不上那些天生就能走出女人味的女孩。她走路時,你感受到的絕不會只有那雙小腿,連裙子裡延伸到上大腿肌肉,一縮一放都彷彿歷歷可見。她慵懶的步伐並不消極,雙腿之間的自信也不會讓人覺得難以靠近。在這節骨眼上,照片派不上用場,你得讓她在回憶裡動起來,放在回憶裡慢慢欣賞才行。

我還記得有一回我們上生物課,生物教室的每扇窗子做的很小,光線並不明亮。當時下午的夕陽正好照進來,貼在她的左半身上。我坐在她後面的位置,欣賞著現成的室內美景。她在板凳上交叉雙腿而坐,雖然沒有椅背,她的脊椎卻挺得筆直,你可以感受到她上半身的重量如何壓在最後一節脊椎上,又是如何分散在下半身的兩股上。腰身順著腿部,腿部彎曲至鞋底……五個燈。

我很幸運能在高中時就見識到這樣的美腿。或許男生對小腿之所以敏感,是因為我們從學生時代起,最常見到女生身體的一部分就是小腿;夏天時它展現它的魅力,冬天時它將鋒芒遮掩(所以男生的發情期通常以夏天為頂峰?)。以前看到一雙喜歡的小腿,就會想像它捏起來是硬的還是軟的,總以為自己預測的很準,結果常常出乎意料之外:有時候看起來很結實的小腿,捏起來卻柔軟異常;而看來柔軟的小腿,卻有著扎實的肌肉。至於高中女孩那雙腿,我這輩子雖無從證實,擁有暖香的回憶便已足夠。■






2009年七月,人像寫真集

DU PHOTO OF NATURAL LIFE
Copyright © DUpisces
DU 雙魚的海邊
好美的照片
有感覺的照片
我是初學著
不知大大有沒有一些經驗或訣竅可以傳授一下
進入 mobile的世界,有如進入一座寶庫
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Geometry.
DU 雙魚的海邊
這‥不出書可惜了!!!!!!!!!!!!!!!!!
可謂人文攝影藝術家!
高手高手高高手!!
郭大爛 wrote:
論小腿高中最後一個夏...(恕刪)

這篇文章
感覺真像小腿之狼之類會寫出來的XD
GF in summer & winter
一個生物學上的觀察之 3







人類不能在極低溫下生存,不代表我們的身體沒有演化出應付寒冷的方法。一旦身體感覺到寒冷,肌肉會利用顫抖來燃燒醣類,產生熱能。身體末端的微血管網路也會收縮,血液因此被擠壓流向軀幹。在演化上,身體寧可冒著肢體末端被凍傷的危險,也要保護主要臟器。新生兒與一些成人體內有一部分脂肪是特化的產熱組織,稱為棕色脂肪;肌肉顫抖只有幾小時的效果,只要肌肉裡的血糖耗盡就無效了,但棕色脂肪只要有原料就可以一直產生熱能,並且不像大部份組織需要胰島素讓血糖進入細胞。身體的另一項禦寒反應就是「多排尿」,藉由將水分排出體外,造成高濃度的血糖以降低血液的凝固點。 -----Dr. Sharon Moalem,Survival of the sickest



彰化一日遊
Joy,彰化,紙風車,扇形車站,大腸包小腸,熱豬,教堂,芭樂先生


















































DU PHOTO OF NATURAL LIFE
Copyright © DUpisces
DU 雙魚的海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