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chc wrote:
還有這一篇:傻瓜相機立功 學生打敗攝影玩家(...(恕刪)


說實在的,我覺得這就跟打撞球一樣,有些人自己帶球杆,有些人拿公杆,哪一個強?其實很難說。假如球杆10分,技術1分,那就只有十一分。球杆2分,技術九分,也是有十一分。但是一但遇到了高難度的杆法,就見真章了,兩分的球杆是絕對打不出來的!
回到攝影,如果說今天是棚拍,那我想拿什麼鏡頭、用什麼像機,是否差別就不是那麼大了?

題外話: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只要把相機帶出去給朋友看,他們都會說:哇!大砲耶!即使我只是帶顆旅遊鏡或是小小的定焦鏡...但是跟一般的消費機比起來在他們的眼裡就是"大砲"。

小环子 wrote:
那麼照你這麼說,那些...(恕刪)

我應該是筆誤了.抱歉
我的意思是功能強大的相機在設定上比較有彈性.功能較差的相機操作起來就如你所說的可以比較難駕馭

mmoo566 wrote:
我應該是筆誤了.抱歉...(恕刪)


沒什麼...只是剛好偶而回憶起高中同學畢業後;去當攝影助理....跟我說的那種辛苦罷了...
若是在這數位時代.....或許他就能輕鬆點了吧!!!!!

年代不同....大家對攝影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沒有誰對誰錯!!!!
之前版上也曾發生過[ 胖哥事件 ].....
試問?
[攝影]....真的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嗎?

器材...腦袋...而已嗎?

怎沒人討論[ 心靈 ]呢?

胖小豬 wrote:
相機和腦袋一樣重要...(恕刪)
精闢的分析
我的作品集 http://www.wretch.cc/album/freak0

kevin7563 wrote:
一言以敝之[工欲善其...(恕刪)


同意

有人只拘泥在「器」這個字的表面意義

腦袋,也是「器」之一

胖小豬 wrote:
「相機不重要,重要的...(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胖小豬 wrote:
「相機不重要,重要的...(恕刪)


樓主很辛苦
寫這麼長的文章,很有參考價值

但是
「片幅影響鏡頭等效焦距、鏡頭搭配,例如常拍飛羽、大型運動的人,可能會考慮有更高等效焦距的高檔非全幅機,而希望有寬廣視角的風景攝影,則以全幅機為宜。」

這樣的說法有些過於簡化、跳躍

我的看法是
買全幅、非全幅,若不考慮價錢,不一定以「拍飛羽、大型運動」或「風景」來定奪

因為「希望有寬廣視角的風景攝影,則以全幅機為宜」
會有「非全幅機較不宜拍風景」之誤解
非全幅機,等效焦距15mm這類超廣角的鏡頭也不是買不到

如果樓主能再加解釋
一定讓不少人更能選到適合的相機
也會減少一些誤解


最後,還是要給樓主鼓掌
很棒的一篇文~給樓主加個分先~~

小弟個人認為:
在新手剛入門,對器材無概念時,就算器材再好,還是無法得心應手
唯有透過腦袋,吸收了經驗、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去操控器材
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所長
等到技術、能力成熟,器材已無法滿足能力的需求再來調整適當的器材。
讓自己的能力可以更加的發揮
因此選擇適當的器材來搭配自己本身的能力所能駕馭
而不是用口袋的能力來選擇器材。

以上,小弟拙見~




胖小豬 wrote:
「相機不重要,重要的...(恕刪)
jacky.jou wrote:
而不是用口袋的能力來選擇器材

如果口袋能力夠,
一次攻頂(口袋能力的頂,不是器材的頂)也很好,
省得不斷升級的浪費。

我一個朋友是股票上市公司老闆娘,
當年剛學攝影就是 D300 + 三支一套大三元鏡頭,
最近又看她買了一支 300 F2.8 開始練打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