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多少的快門可以凍結室內的嬰兒呢

假如相機能力夠,調高iso,保險一點,讓快門快於1/125秒以上,
若是高iso不能看,那閃光燈(尤其內閃)是快又便宜有效的方式,無論直打或跳燈!

當然,你的世界是決定於,你相信甚麼,
假如你堅信嬰兒不能閃燈,那就用其他方式吧!

m91 wrote:
拍嬰幼兒不建議用閃光燈
根據甚麼,才作此建議?
聽說的?

也難怪我們就是會比西方國家落後,因為我們習慣想當然爾,而不太重思考與"證據"...

相機閃燈歷史至少一百多年了,閃光燈拍出的嬰兒照,也不知是哪個天文數字了,
真有影響的話,你以為普遍更重視 人與小孩 的歐美國家,不會做出規範嗎?(真有證據,閃燈上早出現嬰兒禁止的符號啦!)

在太陽下,曬個一秒,無論紫外線,或是可見光的強度,都遠遠大過閃燈,難道嬰兒也都不能曬到一絲絲太陽?

(應該會有人開始說,是怕小孩嚇到,不是怕傷到眼睛...等等的論調...
ok的啦,前面就說過,看你相信甚麼咩~)
3位數的快門可以凍結嬰兒,
1/15可以拍他睡著時,
散燈能不用就不用,
其他選項就是後製.....在軟體中調亮度。
iso 400 1/15秒的快門
拉到iso 1600 也有1/60秒的快門
再老的數位單眼 高iso也沒這麼糟(如果連iso 1600都沒有, 是真的可以換一台)
紀錄小孩的成長 不用放大檢視 也不用拿出去比賽
笑容戰勝一切
拍到畫面 比畫質重要
畫質再好 一團糊也沒用
一個動作 一個笑容 一閃就過去了
如果閃燈跟大光圈鏡頭來選
我會比較建議用大光圈鏡頭。
因為雖然可以打跳燈,但還是有些閃光溢出會到嬰兒的眼睛吧!
如果樓主是用C或N系統的相機,都有便宜50mm標準定焦鏡大光圈鏡頭可以選。
甚至比一些神燈便宜。
而且等效焦長在75mm左右,剛好拍特寫OK!

vwing wrote:
根據甚麼,才作此建議?
聽說的?

也難怪我們就是會比西方國家落後,因為我們習慣想當然爾,而不太重思考與"證據"...

相機閃燈歷史至少一百多年了,閃光燈拍出的嬰兒照,也不知是哪個天文數字了,
真有影響的話,你以為普遍更重視 人與小孩 的歐美國家,不會做出規範嗎?(真有證據,閃燈上早出現嬰兒禁止的符號啦!)


這位大大,沒有要筆戰,但是我想有些觀念還是要澄清。
閃光對嬰兒跟大人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請看
嬰幼兒視力之發展

拍嬰兒不能用閃光燈? 道理何在? - 轉載

這就像之前有人在討論拍動物是否可以用閃燈,尤其是夜行性動物。
再者,每個族群中都有一些敏感性個體在,你不確定你家的小朋友是否有些眼睛的敏感性疾病前。
還是儘量避逸做過量的刺激。
要不要考慮直接換一台新的單眼?

我前陣子的狀況有一點類似, 兩年前棄LX3買ZS3想說出去玩比較好用,
沒想到後來絕大部分都是在室內拍攝, 尤其小孩出生後拍沒幾個月就受不了了,
最大光圈僅F/3.5需拉高ISO提升快門速度, 但1/2.33"小CCD的雜訊超重,
(ISO 400我就差不多已經無法接受了... )
在快門速度不足的狀況下, 小孩輕輕動一下就糊了, 失敗率非常高...
(且前面有大大提到, 確實防手震跟被攝物的動作一點關係都沒有啊~)
閃光燈? 抱歉我與我的家人都沒辦法接受用閃燈閃小孩...

後來稍微sorting了一下, 最後殺了才剛降價的Sony NEX-5,
較大的感光元件片幅帶來的是較佳的高ISO低雜訊能力,
(這也是當初評估後放棄M4/3的原因)
個人的感覺ISO 1600可能還比前一台的200好一點,
且還有高速連拍與防止移動模糊的大絕招,
成功率整個極大幅度提升, 影像品質也一整個升級了很多~

另外有大大提到開大光圈, 但造成景深過淺反而較不理想吧...

ps. 這裡沒有打算要戰DSLR、APS-C與M4/3, 僅是價格與用途較符合我的需求罷了...
我用我的經驗跟你分享
我建議是拍照+錄影
真的,一定要錄影
小孩子剛學爬那姿態,逗趣的模樣,你用一兩照片片能滿足以後的回憶嗎
小孩子剛學坐的樣子,倒來倒去,小孩倒了還會自己笑咪咪,你想用一兩張三四張照片來帶過嗎
我一想到我女兒剛學站的時候,她是沿著衣櫃慢慢爬起來,還不會站就想要走
那動作很讓人回憶,我剛好有錄起來,不然那時的狀況真的只能用回想了
噗~她學站的時候,屁股一直扭阿扭,我老婆跟我一直笑
以上跟你經驗分享~

也許有些人技術好,用照片就能表達一切
我技術差,我用錄影+拍照
其實跳燈是可以跳的

只是跳的地方 不要是嬰兒的直視方向就好

直打 鐵定傷眼 如果寶寶看著天花板 你跳燈打天花板 多少也有強光影響

但是如果非直視的方式影響就很小

因為平常 室內開燈的時候 日光燈點亮前 閃的幾下 一樣是閃光

寶寶的眼睛耐受度並沒有這麼差

當然最理想還是用穩定光源補光 然後 拉高iso

至於凍結動作 我覺得1/60-1/100 就差不多了

主要還是臉部表情要清晰 至於揮動的小手 有時候帶點殘影反而更有動感
กิิิิิิิิิิิิิิิิิิิิ ก้้้้้้้้้้้้้้้้้้้้ ก็็็็็็็็็็็็็็็็็็็็
sickle wrote:
請看
嬰幼兒視力之發展

拍嬰兒不能用閃光燈? 道理何在? - 轉載
...(恕刪)...每個族群中都有一些敏感性個體在,你不確定你家的小朋友是否有些眼睛的敏感性疾病前。儘量避逸做"過量"的刺激。
看過了

完全脫不出,想當然爾 的論述(尤其 拍嬰兒不能用閃光燈? 道理何在? - 轉載 一篇)...

而你結尾更是自己點出重點所在,何謂"過量"?

這其實不難量化,尤其你手邊的數位相機,就是一個現成的detector,
你在太陽光線充足的地方,快門往往可高達1/1250, 1/2000甚至更高(此並非對太陽照喔,只是光線充足的外景),同樣的景,同樣光圈,你晚上去拍,看看要多少顆閃燈才夠?
此就可輕易破解,閃光燈"超"強,所以嬰兒不能閃,但卻可以白天帶出門,還可曬曬太陽的奇異邏輯!

甚至,你連家裡的電燈都不應該開,因為嬰兒常常盯著電燈看,一看十幾秒,幾十秒,甚至幾分鐘,你可以用相機測測看,假如這樣會"過曝",那為甚麼沒有過曝的閃燈卻不行? 只因為它讓你"覺得"光很強?

另外,人的小孩應該不是夜行性動物吧?拿夜行性動物來比,不覺得奇怪嗎?
假如他終生都要晝伏夜出,眼睛感光細胞如夜行性動物一般,那確實不適合用閃燈...

最後,你如果要用"個案"(...敏感性個體在...眼睛的敏感性疾病...),那就很難討論了,畢竟就通案來說,如我說過的,相機閃燈歷史至少一百多年了,閃光燈拍出的嬰兒照,也不知是哪個天文數字了(尤其西方人更多,他們近視或眼睛的疾病有比較高嗎?似乎也沒有),統計科學上,"沒有證據"說閃燈會造成嬰兒眼睛損傷.

當然啦,我也說了,看你相信甚麼,那就是甚麼嘍.

一開始也回過樓主,
假如相機能力夠,調高iso,保險一點,讓快門快於1/125秒以上,
若是高iso不能看,那閃光燈(尤其內閃)是快又便宜有效的方式,無論直打或跳燈!

假如你堅信嬰兒不能閃燈,那就用其他方式吧!
vwing wrote:
看過了完全脫不出,想...(恕刪)

會反對在室內用閃光燈閃小孩, 跟小嬰兒在大太陽底下是兩回事吧...

別忘了在暗處人眼的瞳孔是會自動調節放大的, 在亮處就自動縮小,
瞬間高亮度的閃光燈, 瞳孔絕對來不及縮小,
我不是醫生也沒有數據, 無法證明怎樣的亮度or頻率會傷害幼兒的視網膜,
但自己確實不喜歡被這樣子閃, 所以也不會這樣閃自己的小孩,

不過折衷一下, 打跳燈並想辦法讓光源再柔和一點, 應該會好一些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