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一篇以偏蓋全的文章蘭批判郎老有失公允
更何況郭老師現在也不敢再拿舊文來批判郎老
連一些攝影前輩都對郎靜山都有另外的看法
就說以偏蓋全.有失公允
郎靜山身後有三次相關紀實展, 一次是tivac的郎靜山隱匿風采的
寫實紀實作品. 一次是目前現在正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
至25日的作品展..一次是去年的美而廉攝影家風華再現時的一個展出
批判郎靜山也要看份量.看其完整作品.目前最終整理
是2009年會在台中科博館有更新的展出發表
郭力昕的批文..已經是N年前的老舊文章...
在日後包括莊靈.張照堂等人都有力求這問題早以消失
因為郎靜山也有紀實的作品出現..只是較少拿出來展出.
請參照:
http://www.wretch.cc/blog/whale543
此外, 紀國章? 麻煩先查清楚. 他至今仍稱郎靜山為老師.
為其入室弟子之一. 紀國章不拍風花雪月人像嗎? 那就錯了
請參照 http://www.sonystyle.com.tw 網站
這次sony 辦凱渥名模展, 紀老師也是加入行列拍攝與當指島老師中
再者, 樓主發表說 攝影學會是台灣攝影的禍害, 這等同跟郭老師一樣的為文
以偏蓋全, 各位可能對攝影學會有些誤解, 以鄧南光發請的台灣攝影學會,
以李釣倫.為首的自由影展...這些都還是持續在紀錄台灣的百態中.
台灣攝影學會..是這一兩年因為台北縣攝影學會前理事長入主,之後才開始參
與全國攝影聯賽,開始拍起美少女活動. 在此之前. 台灣攝影學會 仍是主導台灣攝影
紀實作品為主要的攝影學會. 說他們老舊不堪不符時代潮流. 相信網路才是台灣攝影之害
說dcview, mobile 01, 手扎. 486對台灣網路攝影有很大貢獻, 是沒錯. 但是真的有比攝影學會
好很多嗎? 好的攝影學會還是很多的. 基隆. 台灣. 台北. 桃園. 苗栗. 屏東... 據所知這些攝影學會
還是以記錄台灣紀實攝影.影像歷史為創作主力.
攝影學會把持國內各項攝影活動比賽??? 真的可是很大的扣帽子?? 是殘害台灣攝影發展??
這是以偏蓋全的.....
台灣.台北攝影兩大會...至今會眾仍頗多...會刊也持續在出版...內容也不是跟網路一樣探討器材為主.
影像也不是僅局現在美少女....說其老舊...拍法太舊...無法接受新觀念...那也真是偏頗....
影像是靠時間歲月沉澱....這些學會還是在記錄周遭台灣的歷史...說他們是殘害台灣攝影發展...
其實網路的出現...大多討論器材...才是阻礙...書店/出版商/網路出版器材類的產品才是阻礙...
好...說學會是殘害台灣攝影發展....可以去看一部攝影家的記錄片...為古少麒小姐拍攝苗栗客家硬頸與學會的
葉裁老師的記錄片...這個月才發表....
說學會是抹煞台灣攝影的...大概還不太清楚這些攝影學會...至少保留為數不少的台灣老影像...
影像也不是老的好...新的經由沉澱之後也會便老....報導攝影就是好的嗎??? 報導.與記錄都是人文紀實的一部份...
也不是報導攝影就是最好的....
不知所云....但是不了解各縣市學會對台灣攝影發展是很重要的一環節...希望別因這樣的批判又以偏概全...
試想...倒了一個攝影天地....繼之的 攝影網路..手扎...這類的攝影月刊...對台灣攝影又有多大的幫助???
介紹器材使用為主的這類雜誌就有幫助?? 每出一款DSLR就專書介紹, 專文翻譯就有幫助...
著文批判..洋洋灑灑寫一堆就有幫助?? 我看也未必....
說這些老攝影家沒有在創作...其實也是誤導...除了像李鳴鵰已經年紀一大把...走路都成問題之外...
據所知像 黃則修, 翁庭華, 鄭桑溪, 顏倉吉.....這些攝影前輩...都還有在創作之中...只是都是退居二縣..
http://www.uart.org.tw/egreen/council.html
不要老是說是攝影學會防礙台灣攝影發展...事實上沒有這些學會長年在地經營...很多該記錄的台灣影像都
是這樣憑空消失掉....不了解就不要亂把矛頭指向這些學會....
倒是看看上MOBIL01相機類--有多少篇是在談影像?? 98%都是在談器材吧...
朔這些老師不碰電腦不碰DSLR...人家RF拿的拍的都比用DSLR好...何必用DSLR 或是 PHOTOSHOP來創作??
像翁庭華老師 現在還在用FM2 到處做街拍, 這些老攝影家何必跟年輕人一樣 用DSLR 或是 PHOTOSHOP來後製?? 人家一台FM2 + 50mm 拍好. 自行沖片自行放大. 弄出來的東西 不輸手持 DSLR 的. 何必改用DSLR 或是 PHOTOSHOP ?
所以說這些學會的老攝影前輩..不求長進...其實...人活了 一大把...善用手中最熟悉的東西來拍攝..又有何不可??
--------------------------------------------------------------------
會不會太扯???
如果喜歡批評攝影學會的網友
個人覺得
不用去參加這些團體去瞎攪豁
一位朋友常在拍網路路上發表鳥類作品的
我是張老大他說
攝影是
名利放兩旁快樂擺中間
老是要靠攝影來追求名利是很辛苦的---批比賽
至於參加比賽
個人比較請像參加公辦的美展比賽
很多有名的畫家也都是從比賽中磨練實力
當然不參加這些比賽的人大有人在
但也不需要去批評
比賽
本來第一名就只有一位
沒什麼好生氣的
入圍靠實力得大獎靠運氣
如果覺得自己的東西還不錯以參加摸彩的心態去試試看
說不定得大獎的喜悅會來的多很多
沒事
少噴口水
多拍照比較實在
被批評的人不見得會看到這些
油桐花今年比較晚
假日起各大早
趁人車都沒有經過的時候
拍下整路滿滿的油桐花
那是很美的一件事
以下是去年拍的



TaiwanPhoto wrote:
文包, 請不要把郭老師的舊文章.再拿出來灑狗血.
就那一篇以偏蓋全的文章蘭批判郎老有失公允
我不知道您是誰. 我也不認識您.
我也不過是轉述郭前輩的文章罷了.
那也不代表我的立場
郎靜山前輩在當年戒嚴時期的時空環境. 以及郭前輩著文批判的時空環境
跟現在都已經不同了
很多作品得以解禁. 重新發表. 我也去看過了
我承認學會確實有其歷史意義
不過. 就現在而言.
我對所謂"攝影學會". 依然是沒有好感
就如您文中所述之語氣與立場. 瞧不起新興網路社群. 不屑數位潮流. 不懂數位影像.
新一代的數位影像攝影者. 也不知如何與學會體系互通有無
大家都關起門來摸索自己的東西.
即使有人走在前面. 也不分享.
走在後面的人. 只能憑自己的力量去摸索.
在摸索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很容易迷失.
就算成功摸索出一個方向. 也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
結果大環境整體就是停滯不前
-
我也無意要抬高網路社群的身價. 因為這邊確實絕大多數都是剛入門的
剛入門. 重心一定放在器材. 畢竟沒有器材怎麼玩攝影?
98%是討論器材. 那又如何.
我只要那2%有在討論影像理論. 影像哲學.
只要那2%能盡情討論影像可以傳達什麼樣的內容與情緒. 能盡情探討影像的種種可能性.
只要有人有心精進. 沒有人會去阻擋他.
這樣就夠了
-
大家都關起門來摸索自己的東西.
即使有人走在前面. 也不分享.
走在後面的人. 只能憑自己的力量去摸索.
在摸索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很容易迷失.
就算成功摸索出一個方向. 也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
結果大環境整體就是停滯不前
回
攝影學會認不認同是一回事.
但是學會不是只關起門來自行交流
它們也有辦全國聯誼賽之類
交流, 各個學會之間也有彼此在交流
根本沒有學會是關起門來摸索自己的東西
也沒有人走在前面也不分享
據知, 像現在已經七老八十的翁庭華 這個月還有在開黑白班課程
大部份的學會在地也有開些基礎攝影.進階攝影.風俗人文紀實的客程.
何來不分享之說?
像中生代的劉泰雄,王古山,陳楚泉,黃丁盛.....這些人都還有在教課
靠自己的力量摸索,很容易迷失, 就如同拿舊文章舊論調來批判郎靜山
與台灣各個攝影學會一樣,只以訛傳訛, 卻有失中立與公正, 這樣能成功
摸索出一個方向嗎?
在轉述別人說法之前,請先考慮清楚郭老師在元尊文化的那本書中那篇文章
後來引起的誤導早已經推翻掉, 郎靜山當時主導的中國攝影學會,現今活動力
已沒落些.郎靜山當時拿出的作品,當然是以他自身自認最好的作品出來發表,
而隱匿其它的作品發表.
對,網路攝影社群只是跟攝影學會一樣,各有其功能在,
但網路社群對台灣攝影提昇有多少,在批判各縣市的攝影學會之前
先想想看之後, 再批判, 至少人家學會有在地默默耕紜,
目前的網路攝群,90%以上是以討論器材為主,
新一代的數位影像攝影者. 也不知如何與學會體系, ??既是數位影像攝影者,
不知道跟攝影學會體系聯絡?? 網路這麼大, google ,yahoo 一打就可以
查到各在地的攝影學會,
很多人對攝影學會沒好感, 但是在整個台灣攝影環境, 沒有這些攝影學會,
可能一些台灣早期的影像早就已經逸失,網路的掘起,有人對這些老舊的在地攝影
學會毫無好感,這是正常的,但是請仔細細想想,沒了他們的存在, 台灣攝影整體
水平就會提昇嗎? 光靠網路談器材,出版社出版器材書一定是不夠的.
攝影學會不是只有拍拍人像,人體,風景, 花鳥, 很多其它們自身會內的大小月賽,
還是有其它的紀實人文自由題材的創作存在, 把自身有的思維, 灌諸於網路,
批判這些攝影學會. 說真的實有不妥之處.
TaiwanPhoto wrote:
靠自己的力量摸索,很容易迷失, 就如同拿舊文章舊論調來批判郎靜山
與台灣各個攝影學會一樣,只以訛傳訛, 卻有失中立與公正, 這樣能成功
摸索出一個方向嗎?
在轉述別人說法之前,請先考慮清楚郭老師在元尊文化的那本書中那篇文章
後來引起的誤導早已經推翻掉, 郎靜山當時主導的中國攝影學會,現今活動力
已沒落些.郎靜山當時拿出的作品,當然是以他自身自認最好的作品出來發表,
而隱匿其它的作品發表.
郎老有郎老的時空背景.
戒嚴時期. 誰敢隨便發表紀實攝影作品?
郭前輩的批判. 也有他的時空背景
郭前輩的批判. 是刊登在"攝影的哲學思考"一書中的序文. 出版時間是1994年
時值解嚴後. 很多舊有的桎梏正急待突破重建
他能不為文批判嗎?
我認為當時應該這麼作
相隔20年後的今天. 則又是截然不同的狀況.
現在是數位影像大幅普及發展
大多數人皆可以擁有相機. 可以依自己的意念製造影像. 而無需在有限的選擇裡隨人擺佈
但是問題來了
拿了相機以後. 拍什麼? 怎麼拍? 要往哪裡去?
這方面的論述影響力還非常的缺乏
所以一開始可見到的狀況就是模仿. 從各網站貼圖區大首頁為觀摩基準的模仿
無形中就形成了新的桎梏.
而需要有能力的人來與之抗衡
有能力的人在哪裡? 在學會裡. 請付費申請. 才能加入
TaiwanPhoto wrote:
對,網路攝影社群只是跟攝影學會一樣,各有其功能在,
但網路社群對台灣攝影提昇有多少,在批判各縣市的攝影學會之前
先想想看之後, 再批判, 至少人家學會有在地默默耕紜,
目前的網路攝群,90%以上是以討論器材為主,
新一代的數位影像攝影者. 也不知如何與學會體系, ??既是數位影像攝影者,
不知道跟攝影學會體系聯絡?? 網路這麼大, google ,yahoo 一打就可以
查到各在地的攝影學會,
很多人對攝影學會沒好感, 但是在整個台灣攝影環境, 沒有這些攝影學會,
可能一些台灣早期的影像早就已經逸失,網路的掘起,有人對這些老舊的在地攝影
學會毫無好感,這是正常的,但是請仔細細想想,沒了他們的存在, 台灣攝影整體
水平就會提昇嗎? 光靠網路談器材,出版社出版器材書一定是不夠的.
攝影學會不是只有拍拍人像,人體,風景, 花鳥, 很多其它們自身會內的大小月賽,
還是有其它的紀實人文自由題材的創作存在, 把自身有的思維, 灌諸於網路,
批判這些攝影學會. 說真的實有不妥之處..
您沒有理解我說"關起門來摸索"這句話的意思.
付會費. 加入. 參加活動.
這只是把門打開自己進去. 以後. 門還是關起來
資訊. 經驗. 研究. 所有資源依然只在內部流通.
大家各玩各的.
網路這麼發達. 應該是時候. 把作品和經驗. 透過網路. 發表到世界上
來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並且打破地域限制
但是. 我沒有見到
我見到的依然是傳統模式. 你要加入. 才可以接觸到學會內部的資源.
資源都不公開.
網路社群90%在討論器材. 沒有關係
只要有那2%在討論影像內容. 影像理論. 這樣就夠了
學會作了研究也不發表. 沒關係.
我可以到別的地方去找.
透過網路.
我可以從書裡面找. 我可以到對岸. 到日本. 到歐美的網路去找.
我可以透過網路知道有誰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然後去拜訪他. 去聽他的講座.
這邊關起門來討論的東西. 到對岸去. 到日本去. 到歐美去. 說不定討論的更廣泛更深入.
而且全部公開.
隨便舉個例子
http://www.flickr.com/photos/cool-photos/2225706302/
這是一位flickr上的國外攝影師. 使用閃光燈拍攝的
他前後有很詳細的圖文解說現場他怎麼架閃燈
http://www.flickr.com/groups/strobist/pool/
這是專門交流閃燈作品的貼圖區. 規定你作品一定要附註閃光燈的訊息
在台灣會這些的. 恐怕沒有幾個願意把自己吃飯的飯碗公開. 好讓別人來搶他的生意
學會之所以能是學會. 就是因為掌握了一些資源. 要你加入才能得到. 如果通通公開誰要加入?
這些迷思不破除. 整體就是停滯不前.
起碼網路是有那2%的可能性存在. 這樣就夠了.
-
1. 戒嚴時期,誰敢隨便發表紀實攝影作品
Ans: 黃則修,吳東興帶頭衝野柳,拍野柳,辦野柳攝影展. 黃則修帶頭拍林家花園的遊民.
黃則修拍龍山寺的遊民.
台灣攝影學會部份成員發起的自由影展,年年舉辦,何來沒有紀實作品?
2. 郭前輩的批判. 也有他的時空背景
郭前輩的批判. 是刊登在"攝影的哲學思考"一書中的序文. 出版時間是1994年
ANS: 攝影的哲學思考,我看是文包個人哲學思考, 麻煩請弄清楚這本書作者是誰? 是郭力昕嗎?
如果對攝影史不熟悉,就請不要亂栽.誤導他人. 我上面都已經寫過是元尊文化出版. 這個批判
原本是在報章刊登,後收入其在元尊出版-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一書, 出版日期請自己查.
時空背景您都弄錯了.出版日期也弄錯.出錯也弄錯.就別再硬凹.
還有解嚴日期與出版日期,麻煩請您自行去查清楚. 不要再硬凹.
3. 但是問題來了拿了相機以後. 拍什麼? 怎麼拍? 要往哪裡去? 這方面的論述影響力還非常的缺乏
ANS: 您的論述已經夠強,怎麼拍,拍什麼? 不就照您下班時間拍拍花,拍拍草,拍拍街上女學生或是OSPLAY?
4. 在學會裡. 請付費申請. 才能加入您沒有理解我說"關起門來摸索"這句話的意思.
付會費. 加入. 參加活動. 只是把門打開自己進去. 以後. 門還是關起來資訊. 經驗. 研究. 所有資源依然只在內部流通. 大家各玩各的.
ANS: 不懂學會就不要亂入, 誰說一定要付費才能加入? 各縣市的攝影學會至今仍有許多是辦免費的攝影講座.
而且還是固定的活動.像所知的台北攝影學會固定每周三免費邀請一些攝影家做分享.像台灣攝影學會也有固定
的免費講座.是不收費的. 還有參加他們的攝影課程,雖要付費,但是不一定是會員才能參加. 沒有一個縣市攝影學會是規定一定要是會員才能參加其攝影課程.免費講座還是有固定在辦理. 所以您不懂人家如何運作,就不要亂入 誤導. 還有誰說關起門來, 現在各縣市的攝影學會都有專屬網站甚至部落格, 連屏東攝影學會都還架起討論版出來.
誰說門是關起來資訊.經驗.研究只在內部流通,大家各玩各的? 注意看: 這些學會的LINK 還是很多 LINK 存在.
誰說沒公開?? 請不要再硬凹.
5. 閃燈課程,
ANS: 很抱歉,現大多的台灣各縣市攝影學會不會教您閃燈,而是教您如何記錄在地台灣生活文化.
畢竟他們不是靠攝影吃飯或是靠商設當家, 而是靠業餘興趣結合.
而不會教您商業攝影課程的.您老可誤解, 還有他們會跟您講閃燈是做環境補光之用,不是拿來亂閃亂入用.
您誤解,若您想學商攝課程,麻煩請找視丘攝影學院報名.畢竟屬性不同.
真的不要亂凹,要硬凹但請先摸清楚頭緒,或提昇一下自身水平再亂入
別亂張三牽李四,出處沒查清楚就回文.這會更顯的粗陋.糗態百出.
連您引述出處,年代都是錯誤,還要凹下去嗎?
真的不想打筆戰, 但是請您回文時, 注意一下. 避免張冠李帶, 連郭力昕的書籍書名,出處.年代與解嚴年代.出籍出版日期都會弄錯.作者都弄不清楚.還大言不慚說是轉述. 真的懶的再回您的大文. >.<
慎之.
文包: 郭前輩的批判. 是刊登在"攝影的哲學思考"一書中的序文. 出版時間是1994年
ANS: 請先查清楚之後再來跟我筆戰.避免誤導隔案觀火的MOBIL01玩家.
要先弄清楚,再回文.不要再張冠李戴.還有您對台灣攝影發展史可能不是很熟悉.
對一些台灣攝影家也不是很熟悉.對一些出版品.作者.年份可能都不太熟悉.
等您弄熟後.再來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