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鲳 wrote:學校會提出這種需求!怪不得學校的教育越來越差,現行除了接圖,沒有一台相機或鏡頭能符合你的條件....
因為學校需要,必須...(恕刪)
PeterKung wrote:
學校會提出這種需求!怪不得學校的教育越來越差...(恕刪)
其實,從以前到現在,這種現象(某個單位什麼文宣資源也沒有、沾上點邊的人就被認為有能力來解決事情)以及需求(團体、紀念、排排站、還要加上主事者覺得對這群人有意義的背景)都沒變過啊

差別只在現代都市寸土寸金、房子越蓋越密,"學術研討會"或"某某班結業"的典型紀念照,已經從傳統觀念裡"只要有台相機、把人集合起來、校園裡俯拾皆美景",不知不覺變成"外面空地只剩三公尺寬的人行道"的狀況
忽略了有"專業分工"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科系(越分越細,系生所、所生院),外面更是"隔行如隔山"~~這種"專工"已不是隨便叫"相館老板"來就必然搞得定的了,何況是攝影素人的同仁
林鲳 wrote:一些經驗(都是義務拍照)給您作參考:
必須在某大樓前的人行道面完成百餘人團體照
1.
APS機身,35mm鏡頭,等效焦距50mm,
重點是有地方可退,
所以選擇標準焦段,
再把相機架高兩米讓鏡軸成水平,
以上兩點都是務求周圍人物變形最少:

2.
APS機身,17mm鏡頭,等效焦距25mm,
重點是沒地方可退(距離僅三米),
跟樓主的狀況類似,
看兩側人物的變形量,
單排才12人而已,
如果單排40人,
那種超短焦的變形應該很可怕:

3.
有人提到用梯子,
我恰好有一例(下雨天必須在室內拍)。
APS機身,12mm鏡頭,等效焦距18mm,
重點是前面五排間的高度差無法拉開,
所以攝影者站在兩米高鋁梯上俯拍,
左右兩側各架兩支(共四支)GN40離機閃燈全光補光:

PS1:
本張拍攝距離,
前排距離攝影者為四米遠,
還是不符合樓主需求。
PS2:
其實本例人員應該成扇形排列,
效果會比較好,
但是前面左右各五排因為是十個小隊編制,
拆開反而不妥......殘念!
另外,
光圈大概 8~11,
相機一定要三腳架,
快門不用太快,
我都是用 1/40 就夠了,
多拍幾張選閉眼最少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