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 wrote:而不是拍個幾張就收工 說回家靠後製就好 有人將後製視為影像創作的一環,那是另外一個世界.年少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海報店販賣美麗的影像:汽車,軍事,風景,偶像,性....現在這個影像資訊爆炸的年代,要接觸美好的影像太容易也太廉價了.自己拍出美麗的照片,好像變得沒那麼有意思(很容易被比下來).對於非影像工作者的我來說,拍照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延續記憶".媒體,網路上再多影像資訊,那都沒有切身的感受;但自己拍的相片,就很容易把自己帶回拍照當時的情境.我想,過程的意義可能遠超過成果吧.拍照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可以作為與別人溝通的橋梁,成為語言文字之外的傳播媒介.可是這種媒介常常被當成炫耀用的工具,實在很可惜.就好像話不好好講,一開口就吹牛,所以也沒甚麼公信力.手頭上有一個東西可以記錄影像,這麼好玩的玩具,就拿來好好玩一玩吧.請忘記那叫相機!
不會阿,我拍好圖機率不高,但如果拍個五千張,最晶華的一二十張還是有流傳下去的能力。樓主現在需要的是找懂攝影的人對你的照片做出批評跟建議,一個恰到好處的批評就跟開天眼一樣,只是這種角色吃力不討好,導致多數有能力的老師要你繳學費才肯給予批評,而一般對你作品批評的人卻沒有足夠的鑑賞能力。要怎麼解析一張照片然後讓拍攝者知道瓶頸之處需要花很多時間跟功夫的,誰有能力會沒事找事做。不然樓主要自己培養鑑賞能力,然後才有能力自評照片,不過這是黑帶以後的事情了。